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家庭版木須肉這樣做比飯店還好吃還做傳統木須肉嗎
發布時間:2025-11-12閱讀(1)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 “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
有關木須肉的歷史?
木須肉是傳統魯菜里面的一道經典孔府菜,以精肉片、炒好的木須雞蛋、水發木耳、玉蘭片(干筍片)為主料,炒制而成的經典傳統名菜。這道經典菜品,最早記載在清朝梁恭辰的《北東園筆錄·三編》:“北方店中以雞子炒肉,名木樨肉,蓋取其有碎黃色也”。因炒好的雞蛋色澤金黃,狀如木樨,故名木樨肉。
因為木樨與木須同音,慢慢就叫成了“木須肉”了。再后來,這道菜傳到北京城之后,用干黃花菜代替了里面的筍片(玉蘭片),成就了創新版的“京派”木須肉。也有用鮮嫩黃瓜片代替玉蘭片,成就了美味的“家常版”木須肉。在魯菜的發祥地泉城濟南,一般會用土豆絲代替玉蘭片,獨創了“泉城木須肉”。
今天,給朋友們介紹的這道木須肉,與上面所述的幾款木須肉,完全沒有關系,而是一款創新版的“海鮮”木須肉。還做傳統木須肉嗎,那太out了!大廚分享海鮮木須肉,太鮮了。今天,給朋友們分享一道木須蟶子,做成海鮮版木須肉。7月正是吃海鮮的季節,各種時令小海鮮鮮香肥美。特別是蟶子,扁橢圓形的外殼,夾著肥美的蟶子肉,看著都有食欲。今天,給朋友們分享的這道菜就是木須蟶子,用蟶子代替肉片,保留了鮮香脆嫩的黃瓜片、水發木耳、木樨雞蛋等。
木須蟶子
主料:蟶子500克、黃瓜1只約150克、水發木耳100克、雞蛋3個
配料:蔥10克、姜10克、蒜10克、香菜或小香蔥10克
調料:植物油30 30克、醬油15克、料酒10克、清水20克、老抽醬油2克、鹽2克、白糖2克、味精或雞粉1克(可選)、蠔油10克(可選)、水淀粉30克(可選)、明油(即熟植物油)5克(可選)
說明:所有標注“(可選)”用料,請根據個人愛好自由選擇。
制作過程
1、干木耳一小把,放入碗內,倒入一碗溫水,浸泡4小時,把干木耳浸泡至自然灑脫、飽滿滋潤、厚重豐腴。擇去少量底部老根,再次清洗2遍,擇成水發木耳小朵,選用約100克。
2、選用肥美的新鮮蟶子500克,吐凈殘沙,反復清洗干凈。借助一把小勺,掰開蟶子外殼,把蟶子肉取出,再次淘洗2遍,去除里面的殘存沙粒,瀝凈水分。
3、黃瓜1只,清洗干凈,先切成3厘米厚的斜刀大塊,放倒后改刀成菱形片。切細蔥花10克、指甲大小姜片10克、蒜末10克、香菜小段或小香蔥碎10克。
4、雞蛋3個,清洗干凈外皮,打入碗內,攪打成均勻細膩的全蛋液,要挑不起蛋清才行。提前炙鍋,把鍋體溫度提高上來,倒入植物油30克,炒雞蛋油量要略寬才行。在高溫度鍋體的熱傳遞作用下,油溫瞬間就達到了七成熱,約200度。這就是中式烹飪的精髓:提前炙鍋,熱鍋熱油。這樣極大縮短了加熱植物油的時間,就不用擔心有害物質生成了。倒入攪打好的全蛋液,在高油溫作用下,雞蛋瞬間蓬發,用筷子快速劃散,停火,把炒好的木樨雞蛋盛出備用。做木須肉,雞蛋一定要炒得鮮嫩才行。
5、凈鍋后鍋具上灶,再次炙鍋,倒入植物油30克,熱鍋溫油,下入細蔥花、姜片、蒜末,小火炒出香味。下入處理好的蟶子,調中火,翻炒斷生。調入醬油15克,炒出醬香味道后,烹入料酒10克,濃香四溢。下入切好的黃瓜片、水發木耳小朵,烹入清水20克,開大火,翻炒均勻。調入老抽醬油2克調和菜品色澤;下入鹽2克、白糖2克、味精或雞粉1克(可選)調和味道;調入蠔油10克(可選),增加菜品鮮味。
6、淋入水淀粉30克(可選),下入炒好盛出的木樨雞蛋,待淀粉略微糊化,翻炒均勻。淋入明油(即熟植物油)5克(可選),增加菜品的色澤與亮度,撒入香菜小段或小香蔥碎點綴。停火,把炒好的木須蟶子盛入淺盂,趁鮮上桌享用。還吃傳統木須肉嗎,那out了!大廚解鎖海鮮木須肉做法,鮮美。
注意事項
1、重點說一下這幾種備注(可選)調料:味精或者是雞粉,是增鮮的調味品,主要成分為谷氨酸與谷氨酸鈉,是一種氨基酸。人們對于味精或雞粉,有太多誤解,這個請根據個人愛好,自由選擇。
2、蠔油是從生蠔中提取的一種鮮味劑,制作海鮮類菜品的時候,加入少量,鮮味成倍增加。
3、明油,就是熟制的植物油或復合蔥油,在出鍋前淋入少量,主要作用是為了增加菜品色澤、亮度,提升菜品品相與味道。
4、水淀粉,即清水比淀粉4比1的淡淀粉水,淋入后,通過淀粉的糊化,使味汁緊緊包裹住食材,吃起來才有滋有味。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