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6)
歡迎關注我,我是小學教師,自由撰稿人,熱愛讀書與音樂。
學習目標1. 會認“錄、凡”等10個生字,讀準“螞”1個多音字。
2. 了解昆蟲的復眼、花大姐、獨角仙、螞蚱的特點。
3. 說說自己觀察過的一種昆蟲,包括外形、習性等。
4. 體會文章語言的特點,感受其中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錄(錄用)(錄取)凡(平凡)(凡人)距(距離)(差距)款(收款)(款項)綢(絲綢)(綢帶)膜(硬膜)(膜翅)瞎(瞎眼)(瞎子)益(益蟲)(公益)約(大約)(約定)螞(螞蚱)斑(斑紋)(斑點)
多音字螞:mǎ(螞蟻)mà (螞蚱)。
詞語解釋復眼:甲殼類、昆蟲類等節肢動物的視覺器官,由許多六角形的小眼構成。
琢磨:思索;考慮。
靈敏:反應快;能對極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應。
收攏:把散開地聚集起來;合攏。
順順溜溜:通暢順當,沒有阻攔。
嚴絲合縫:縫隙密合。

琢磨——尋思、收攏——合攏、靈敏——機敏、掌握——掌控。
反義詞靈敏——遲鈍、收攏——散開、粗短——細長、完整——殘缺。
課文主題本文通過描寫昆蟲的復眼和花大姐、獨角仙、螞蚱的外形、習性和活動等,表達了作者對昆蟲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昆蟲復眼的特點。
第二部分(5—7自然段):瓢蟲的類別。
第三部分(8—10自然段):獨角仙的概況。
第四部分(11—14自然段):螞蚱的概況。
內容解析復眼
第一自然段:
“我”對蜻蜓的復眼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堅持不懈地思考復眼的奧秘。作者關于蜻蜓復眼怎么看東西的想法,說明作者善于思考問題,有強烈的求知欲。
第二自然段:
作者以生活實例,即蜻蜓、蒼蠅待人走近便飛走,證實有復眼的昆蟲視覺靈敏,增強了說服力。

第三自然段:
“如果人長了一對復眼……”作者提出這個設想,并未詳寫人真的長了一對復眼后的情景,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花大姐
第五自然段:
“款款”寫出了瓢蟲落下來時優雅、輕盈的樣子。
第七自然段:
形象地寫出了瓢蟲翅膀的色澤和質感,“花大姐”名副其實。星點不同,瓢蟲的類別也不同。

獨角仙
第九自然段:
交代了獨角仙體型的大小。寫了獨角仙的顏色及外形特點。
第十自然段:
“獨角仙的力氣很大。”這是本段的中心句。

螞蚱
第十一自然段:
用河北方言介紹尖頭螞蚱的別名,很有鄉土氣息。
第十三自然段:
尖頭螞蚱色彩美麗,體現出作者對尖頭螞蚱的喜愛。
第十四自然段:
介紹“土螞蚱”的外形特點,與尖頭螞蚱形態好掌握、膜翅桃紅色外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討厭“土螞蚱”。

關于昆蟲的歇后語:
春天的蜜蜂——閑不住
螞蚱看莊稼——越看越光
炸了窩的馬蜂——亂哄哄
蒼蠅會蜘蛛——自投羅網
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
蚊子飛到電燈上——棄暗投明
《昆蟲備忘錄》課堂筆記整理:


歡迎關注我,我是小學語文李老師,分享語文學習方法,探討教育熱點話題。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058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