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教育聽我說#
四年級語文,期末復習,第七單元達標檢測卷



基礎百花園(40分)
一、判斷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是否正確,全對的畫“√”,有誤的用“——”標出并改正在后面的括號里。(4分)
1.還(hái)錢 琵琶(pí) 清晰(xī)( )
2.嚴肅(sù) 示范(fàn) 出租(zhū)( )
3.訓斥(chì) 邀(yāo)請 要(yāo)求( )
4.輝煌(huáng) 明媚(méi) 昔(xī)日( )
二、看拼音寫詞語。(8分)
三、詞語搭配,連一連。(8分)
嚴肅的 條件 堅定地 哭訴
高超的 問題 高興地 宣布
優厚的 表演 細聲地 回答
沉郁的 表情 傷心地 吟唱
四、補充詞語并選詞填空。(12分)
斬( )截( ) 茁( )成( ) 琳( )滿( )
毫( )猶( ) ( )天( )地 ( )公( )法
志( )高( ) 疑( )不( )
1.商店里的珠寶首飾( ),美不勝收。
2.對她莫名其妙的行為,我( )。
3.看到新一代的兒童( ),他心里無比高興。
4.我能教你( ),但是不能替你實現目標。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8分)
1.縮句:此時的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這四個字的沉重分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為擬人句:延河的流水叮咚流到遠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加點詞語造句:他寧可賣房度日,也決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統治下登臺演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為直述句:梅蘭芳斬釘截鐵地說,普通的演出他都不參加,這樣的慶祝會當然更不會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題訓練營(15分)
六、古詩句積累。(4分)
1.秦時明月漢時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來征戰幾人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亦為鬼雄。
4.莫愁前路無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據課文內容完成練習。(11分)
1.根據《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回答問題。(8分)
(1)魏校長提出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周恩來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周恩來作出這樣的回答最關鍵的原因是( )(3分)
A.外國租界的熱鬧非凡和租界外的冷落蕭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周恩來認識到只有讓祖國強大才能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和玩耍。
B.中國人在自己祖國的土地上受人欺凌卻不敢反抗,周恩來認識到只有祖國強大,國人才能不受欺負。
2.“南泥灣開荒的镢頭”實際上是指( )(3分)
A.大生產運動中共產黨員使用過的具有紀念價值的農具。
B.大生產運動中人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
讀寫展示臺(45分)
八、課內閱讀。(10分)
一個星期天,周恩來背著伯父,約了一個同學來到了被外國人占據的地方。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街道上熱鬧非凡,往來的大多是外國人。
正當周恩來和同學左顧右盼時,忽然發現巡警局門前圍著一群人。他們湊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女人正在哭訴著什么。一問才知道,這個女人的親人被外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給她撐腰,懲處這個外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外國人,反而訓斥她。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這是在外國人的地盤里,誰又敢怎么樣呢?大家只能勸慰這個不幸的女人。
此時的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這四個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國和人民從苦難和屈辱中拯救出來呢?這個問題像一團烈火一直燃燒在周恩來心中。所以,當修身課上魏校長提出為什么而讀書這個問題時,就有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響亮回答。
1.在選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2分)
果然——( ) 斥責——( )
恥辱——( ) 巴望——( )
2.解釋下面的詞語。(2分)
熱鬧非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畫出描寫外國人占據的地方的句子。你能根據“大不相同”想象這個地方之外是什么樣嗎?請寫一寫。(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國人的地盤里那個女人哭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 根據選文內容補充表格。(3分)
人 物
具體表現
我的感受
最終的原因
中國巡警
不但不懲處肇事的外國人,反而訓斥女人
(1)
(3)
圍觀的中國人
(2)
圍觀的中國人敢怒不敢言,對敵人一味忍讓,不敢反抗
九、課外閱讀。(10分)
彭總的故事
彭德懷同志常說:“工農群眾養育了我們,我們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群眾。”他經常深入群眾,和群眾在一起,他最反對脫離群眾。‖
有一次,我對彭總說:“北海公園的風景很美,游人很多,咱們也去玩玩吧。”他聽了很高興,笑著說:“好,今天下午,我們也去逛逛。”
我按警衛部門的規定,把彭總幾點鐘到的事報告了有關部門。傍晚,我們一到公園門口,他看到一塊“休息”的大牌子,又看了看幾個迎接他的公安人員,問我:“你搞了什么鬼?”彭總怒了,我不想辯解,彭總沖著我說:“掛起休息的牌子,把群眾擋在公園外,讓我一個人玩,這不是要我脫離群眾嗎?”
幾個公安人員說,他們是奉上級命令閉園接待首長的。彭總說:“這么大的公園,為什么我來了,別人就不能來?在共產黨領導的國家里,怎能有這樣的規矩?”說著,他返身走出了公園。‖
彭總喜歡到群眾中去,和群眾在一起,他最反對的就是脫離群眾。
1.文章已用“‖”分為三部分,請概括第二、三部分的大意。(4分)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閱讀短文,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3分)
A.彭總喜歡熱鬧,他覺得游人多才能玩得有趣。
B.彭總平易近人,處處深入群眾,一刻也不脫離群眾。
十、快樂習作。(25分)
梅蘭芳為愛國明志而歷經種種磨難,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們的事跡一定在你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你一定會有自己的感受。請在本單元中選一篇課文寫一篇讀后感。
第七單元 達標檢測卷
一、1.hái huán 2.zhū zū 3.√ 4.méi mèi
二、鬼雄 清晰 肅靜 成效 秦朝 陶醉 照顧 贊美
三、
四、釘 鐵 壯 長 瑯 目 不 豫 頂 立
秉 執 存 遠 惑 解
1.琳瑯滿目 2.疑惑不解
3.茁壯成長 4.志存高遠
五、1.周恩來體會到分量。
2.延河的流水唱著歌兒跑向遠方。
3.劉胡蘭寧可犧牲自己,也決不出賣自己的戰友。
4.梅蘭芳斬釘截鐵地說:“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參加,這樣的慶祝會當然更不會去了。”
六、1.萬里長征人未還 2.醉臥沙場君莫笑
3.生當作人杰 4.天下誰人不識君
七、1.(1)你們為什么而讀書
(2)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3)B
2.B
八、1.果真 訓斥 屈辱 指望
2.形容場面或景象非常繁盛活躍,超過一般地方。
3.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街道上熱鬧非凡,往來的大多是外國人。
蕭條的街道上,偶爾有幾個穿著破舊衣服的行人來往。他們臉色蠟黃,嘴唇毫無血色,看上去毫無生氣。
4.她的親人被外國人的汽車軋死了,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外國人,反而訓斥她
5.(1)中國巡警不主持公道,是外國人的走狗
(2)緊握著拳頭,但是不敢反抗,只是勸慰那個不幸的女人
(3)中華不振
九、1.第二部分:彭總知道有關部門為了他而在公園門口掛起休息的牌子,把群眾擋在外邊,生氣地返身走出了公園。
第三部分:彭總喜歡和群眾在一起。
2.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3.B
十、思路點撥:先要簡述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說說文中關鍵人物的什么事跡或品質讓你深受感動,用幾句話表述出來。圍繞這一點具體描寫自己讀后的感受。詳寫自己的感想,略寫課文大意。 例文略。
——資料整理自網絡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154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