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初中語文第22課 寓言四則,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guān)于七上語文第二十二課寓言四則?以下內(nèi)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七上語文第二十二課寓言四則
初中語文
第22課 寓言四則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伊索寓言》
一、作者簡介
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作家。奴隸出身,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后獲得自由。他善于講寓言故事,用這些來諷刺權(quán)貴,最后遭到殺害。他的寓言經(jīng)后人加工,成為《伊索寓言》,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簡潔樸素,富有幽默感,流傳于世。
二、文體知識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大多篇幅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擬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創(chuàng)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xiàn)手法。
三、作品簡介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喻故事,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被釋放的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
《伊索寓言》搜集有古希臘民間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為動物寓言。其中《農(nóng)夫和蛇》《狐貍和葡萄》《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牧童和狼》等已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這些寓言故事將生活中的善與惡、美與丑、是與非都蘊含在短小精悍的故事之中,讀后令人回味無窮。
四、學習目標
1. 通過多種描寫形式的分析,感受寓言的特點。
2.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學會準確地概括寓意以及自編、續(xù)編寓言的方法。
五、字詞積累
赫(hè)拉 宙(zhòu)斯 庇(bì)護 粘(zhān)住
六、知識拓展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中相關(guān)的古希臘神話人物:
(1)宙斯: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眾神之王。希臘神話說他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以雷電為武器,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公牛和鷹是他的標志。他的兄弟波塞東和哈迪斯分別掌管海洋和地獄;宙斯還和許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兒女,如火神赫費斯托,正義和藝術(shù)的保護者、太陽神阿波羅,月神和狩獵之神阿爾迪美斯,旅行和商業(yè)神赫爾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戰(zhàn)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赫拉是希臘神話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羅馬神話中稱為朱諾,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婦女的保護神。
(3)赫爾墨斯,又譯海爾梅斯,是希臘神話中眾神的使者,亡靈的接引神。羅馬神話中稱為墨丘利,掌管商業(yè)、交通、牧畜、競技、演說以及欺詐、盜竊。他行走如飛,多才多藝,傳說首創(chuàng)字母、數(shù)字、天文學、體育運動,發(fā)明古代的豎琴,并把種植橄欖樹的技術(shù)傳給人類。
七、整體感知
1.人物性格:
(1)赫爾墨斯的性格:赫爾墨斯來到人間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現(xiàn)出他愛慕虛榮的性格;赫爾墨斯聽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個銀元,又笑著問赫拉的值多少錢。他以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個銀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錢,表現(xiàn)他自以為是的性格;赫爾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表現(xiàn)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
(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獅子挑戰(zhàn)時說的那一番話,表明它對敵我雙方的長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戰(zhàn)勝對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著喇叭沖過去”;“蚊子戰(zhàn)勝了獅子,又吹起喇叭,唱著凱歌飛走”,表現(xiàn)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點;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的話,表現(xiàn)出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點。
2.兩則寓言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這則寓言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獅子》通過蚊子戰(zhàn)勝獅子卻成了蜘蛛的俘虜?shù)墓适?尖銳地諷刺了那些取得成績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視自己的短處,勢必要被小人物打敗。
3.比較兩則寓言的藝術(shù)特色: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構(gòu)思精巧。采用三問三答,略有變化,有起有伏。正當赫耳墨斯的虛榮心越來越旺盛時,卻遇到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語,陡轉(zhuǎn)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轉(zhuǎn),給讀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諷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卻寫得跌宕有致,耐人尋味。
《蚊子和獅子》構(gòu)思尤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節(jié)卻大起大落,寫出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轉(zhuǎn)化。人們不常見蚊子戰(zhàn)勝獅子,聽蚊子的“宣言”還以為是吹牛,再一看,還真不假。人們常見蚊子被蜘蛛網(wǎng)粘住,但是蚊子剛剛戰(zhàn)勝獅子,正把自己看得無敵于天下時,卻被打敗了,這反而讓人覺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卻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聯(lián)結(jié)起來,構(gòu)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jié),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穿井得一人
《呂氏春秋》
一、學習目標
1.朗讀、翻譯并背誦語文言課文;
2.積累一些文言詞語。
二、作品簡介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干,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nóng)、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為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一統(tǒng)后的意識形態(tài)。但后來執(zhí)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nèi)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 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 。
三、相關(guān)歷史名人——呂不韋
呂不韋(?—前235年),戰(zhàn)國末年衛(wèi)國濮陽(今河南濮陽南)人。先為陽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繼任相國,號為“促父”,掌秦國實權(quán)。秦王政親理務后,被免職,貶遷蜀郡,憂懼自殺。
呂不韋掌權(quán)時,有門客三千、家童萬人。他曾組織門客編纂《呂氏春秋》26卷,內(nèi)計12紀、8鑒、6論,共160篇,為先秦時雜家代表作。內(nèi)容以儒道思想為主,兼乃名、法、墨、農(nóng)及陰陽家言,匯合先秦各派學說,為當時秦統(tǒng)一天政治理國家提理供論依據(jù)。
四、課文及譯文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譯文:宋國有戶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到遠處去打水澆田,常常有一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丁氏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個人。"聽了的人就去傳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個人。"舉國上下的人都在談論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宋國國君派人向丁氏問明情況,丁氏答道:"節(jié)省一個空閑的人的勞力,并非在井內(nèi)挖到了一個活人。"像這樣聽到傳聞,還不如不聽。
注釋:
宋:西周及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在今河南商丘一帶。
而:于是,就。
溉汲:打水澆田。溉,澆灌;灌溉。汲,從井里取水。
居:停留。
及:待,等到。
國人:指居住在國都中的人。
道:講述。
聞之于宋君: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聞,知道;聽說,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對:應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個人使喚,指多得到一個人的勞力。
五、課堂小結(jié)
《穿井得人》這則寓言選自《呂氏春秋察傳》。“察”即細查明辨,“傳”即傳聞。《穿井得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宋國有個有打井節(jié)省了一個勞動力誤傳為從井挖出了一個人。告訴我們對于傳聞不要輕信,也不要瞎傳,一定要詳察的道理。
杞人憂天
《列子》
一、作品簡介
《列子》是戰(zhàn)國早期列子、列子弟子及其后學所著,到了漢代道教出現(xiàn)以后,便尊之為《沖虛真經(jīng)》,且封列子為沖虛真人,其學說被古人譽為常勝之道。是中國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其書發(fā)揚黃老之幽隱,辭旨縱橫,是道家義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課文及翻譯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跳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譯文: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憂愁而憂愁,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jīng)]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那個人說:"天如果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
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fā)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
那個人又說:"如果地陷下去怎么辦?"
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 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會陷下去呢?"
經(jīng)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注釋:
⑴杞:春秋時期國名,在今河南杞縣。
⑵崩墜:崩塌,墜落。
⑶身亡(wú)所寄:沒有地方存身。亡,通"無"。寄,依附,依托。
⑷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又有一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之,的。憂,憂愁、擔心。
⑸曉:開導。
⑹若:你。屈伸:身體四肢的活動。
⑺終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氣體里活動。行止,行動和停留。
⑻果:如果。
⑼日月星宿(xiù)不當墜邪: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星宿,泛指星辰。
⑽只使:即使。
⑾中(zhòng)傷:打中擊傷。
⑿奈地壞何:那地壞了(又)怎么辦呢?
⒀地積塊耳: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
⒁四虛:四方。
⒂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⒃行止:行動和停止。
⒄奈何:為什么。
⒅舍然:釋然,舍棄心事的樣子。
三、課文小結(jié)
這則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是一則非常有名的古代寓言。它通過杞人憂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種整天懷著毫無必要的擔心和無窮無盡的憂愁,既自擾又擾人的庸人,告訴人們不要毫無根據(jù)地憂慮和擔心。這是一則益智寓言,寫了憂天者與憂人者兩種人。作者并不以這兩種人為然。
在語言表達方面,這則寓言運用對話刻畫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文章基本以對話構(gòu)成,言簡意賅,邏輯嚴謹,讀來文氣貫通。
▼
注:本文由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整理編輯,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214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