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楷書豎劃有側(cè)鋒用筆的嗎(書法筆畫中的懸針豎和垂露豎)
發(fā)布時(shí)間:2024-01-23閱讀(12)
書法筆畫中的懸針豎和垂露豎,有什么區(qū)別,有哪些講究
文/@成長新視點(diǎn)
書法中的豎畫,有懸針豎和垂露豎兩種表現(xiàn)形式。它們在起筆和行筆時(shí)相同,主要區(qū)別在外部形狀、收筆方法和使用位置等三個方面。

寫字時(shí),什么時(shí)候用垂露豎,什么時(shí)候用懸針豎,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安排。
一、外部形狀。垂露豎和懸針豎之間的共同點(diǎn),都是要寫得直、正。它們相比,外部形狀的不同點(diǎn),就是一個尖、一個圓。
垂露豎收筆處,類似一滴水欲滴未滴時(shí)形成的一個圓點(diǎn),它與懸針豎的區(qū)別是無尖。垂露豎的起筆和收筆處,都向右斜,且起筆和收筆處較粗,行筆處偏細(xì)。垂露豎的姿勢,是垂直有力,末端形如欲滴的露水珠。

懸針豎,就像一支垂直懸起來的針。懸針豎的起筆和垂露豎相同,行筆處漸細(xì),收筆處呈尖狀,末端豎形如吊懸的縫衣針。
二、收筆方法。垂露豎,起筆向右下方稍按,方向較平;行筆微提,豎直向下行走;行至收筆處時(shí),收筆時(shí)向右下方稍按,然后向左回收筆鋒,筆鋒回到畫內(nèi)。

書寫時(shí),至收筆處,要頓筆回鋒。露珠的收筆,需在筆畫的中線位置,不可偏離。
懸針豎,起筆向右下方稍按,方向較平;行筆邊行邊提,豎直向下行走;行至收筆處時(shí),收筆時(shí)不頓不按,向下出鋒。
書寫時(shí)出鋒的尖要干脆銳利,不能虛、弱。

一般情況下,在任何時(shí)候,垂露豎都可以代替懸針豎。但在具體寫法、位置時(shí),也有幾個方面的區(qū)別。
1.豎在左邊,就用垂露,如“情”。
2.豎在右邊,就用懸針,如“仟”。

3.豎在中間,上面出頭,用懸針,如“中”。
4.豎在中間,上面不出頭,用垂露,也可用懸針,如“干、千、下”。
5.豎畫不是最后一筆,使用懸針;豎畫是最后一筆,則二者皆可以。如“來、木”。
在一個字中,有兩筆豎畫時(shí),則左邊為垂露,右邊可為懸針或垂露。如“林”。

但是在寫“川”字時(shí),略有不同,它類似于三豎。第一筆,為“豎撇”,需要有一段行筆體現(xiàn)出“豎”的形態(tài)和第二筆平行。三筆之中,中間最短,最后最長,三筆之間間距相等。后面兩豎都是使用垂露豎,不可用懸針豎。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301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