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如何看待語文課本古詩詞增加(語文課本寫錯了)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5)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疑:
1,這首詩真的是曹植寫的嗎?
2,曹丕真的要害死曹植嗎?
解:
論據1
《七步詩》七步成詩的故事僅為《世說新語》所錄,是否為史實待考,而且據傳此詩并未收錄于《曹植集》。
分析:
其實就算真的未收錄《曹植集》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假如真有“七步成詩”之事,無論是曹植自己編的集,還是后來明帝曹睿下令編輯的《曹植集》都可能都不太可能把此詩編到集中。
論據2
三國志后來大篇幅記錄了曹植請求為曹魏效命的“求職性”文字。只是曹丕未予理采,曹植郁郁而終。也許史書會因某種原因有虛構的成分,但曹植的文字做假的可能性比較小,即使曾經發生過“七步成詩”事件,但曹丕和曹植的關系也不會像《世說新語》和《三國演義》中所表現的那樣。
分析:
從曹植的文字中可見,曹植是很想建功立業、為家為國做事的,實際上很多真正的詩人之所以能寫出那么大氣磅礴的詩,都是因為有大志向,大胸襟(但也許沒有大能力或者沒有證明能力的機會),他們往往更看重的是成就一番事業,而別人更看重他們的文學習華。
曹丕對曹植的態度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你就安心當你的才子吧,別的就別管了。
也許曹丕會想:本來老爸就喜歡你的才華,大家雖然心里不說,但相信大家也都欣賞你的文學才華,現在要是讓你有機會證明自己的其他能力……人心難測,就算現在你沒有別的心思,不代表到時候沒有,就算你永遠也沒有這個心思,不代表其他人沒有,本來我們的曹魏的江山就是……你懂的。
當然,這也只是比較合理的猜測,拋開三國志可能有違真實歷史的地方,單從曹植的“求職信”中就可以初步猜測,曹丕后來根本對曹植沒有殺心,而且以曹丕的智商,也不必要對曹植下殺手。
論據3
看看《世說新語》是什么?
劉義慶是這本書的編者,并不為作者。《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
是小說!小說!小說!重要的事再說三遍。小說靠什么吸引人?從調動讀者情緒的角度來說,七步詩的故事足矣吸引眼球了!
結論:
七步成詩的故事是不是真的,七步詩到底是不是曹植寫的,也許又是一個歷史謎團了。
既然是歷史謎團,那么也許不該直接肯定標注其作者就是曹植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688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