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從今天開始,孩子們的寒假就正式開始了。
之前寫榮哥練習冊的時候就有媽媽問我,像依姐這樣需要幼小銜接的小朋友,寒假能用些什么書?

依姐的寒假今天才剛開始,假期日程表一般說來要磨合個幾天,同時也要根據兄妹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調整,需要點時日,等成熟之后我再分享。等不及的話可以先參考依姐暑假的日程→揭秘依姐的暑假日程!幼小銜接正式開啟,暑假結束依姐便會脫胎換骨!
今天就主要說說幼小銜接和練習冊的問題。
我其實之前給榮哥做幼小銜接的時候就寫過不少類似的文章,不過兩年過去了,榮哥也已經二年級了,我對幼小銜接又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增加了一些有的沒的練習在妹妹身上做嘗試。
這一次我再寫個增強版的總結帖,方便大家查看,之前詳細介紹過的,我就帶歷史鏈接寫簡略一點,但目測這將會是又一篇很長的文章。
為什么要幼小銜接?寫文之前,我覺得有必要糾正一下很多人對于幼小銜接的認知,很多人認為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沒有必要,但我得說,狹隘了不是,不要為自己的懶惰找官方借口。
第一,幼小銜接它不是簡單機械地教孩子一年級乃至更高年級的內容,一切能夠幫助孩子日后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的訓練,都是幼小銜接。
比如體育鍛煉、跳繩,比如自理能力的訓練,自己收拾書包、穿衣穿鞋、自己大小便、會簡單地打掃工作等等,都算是幼小銜接,還有好些大家都不注意的內容其實也很重要→這些幼小銜接項目老師不會教,父母得自己來!
第二,幼小銜接的開始時間不限,它不是大班孩子的專利,很多能力完全可以從小班就開始培養,逐漸進階,根本不需要填鴨,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自然就會了,它是個長期的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過程。
第三,幼小銜接做好了,不代表孩子就能學習好,一年級學習好,不代表他小學畢業的時候還能學習好。
所以要正確看待幼小銜接的作用,它僅僅只是能讓孩子更好地去適應小學生活,但成為一名小學生之后,孩子要走的求學之路還很長。
現階段,即使是雞娃雞出天花板,能教給孩子的知識也是很有限的,超不過三年級,學習的后勁兒要靠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所以幼小銜接的初衷,是讓孩子在啟蒙的學習中,了解學習的艱苦和收獲知識的快樂,而非教給他那些基礎得不能再基礎的題目。
幼兒園時期是最容易“造神童”的,因為孩子的啟蒙,跟父母的付出成正比,你抓得緊,他就會顯得比更多孩子優秀。
從另一個層面上說,這也是孩子最容易看到努力了就會有回報的階段。
學習了認字,就能讀出街邊的廣告語;練習了計算,就能幫媽媽買東西;會讀拼音,就能讀哥哥姐姐的書……
當他發現我咬牙堅持下來的學習成果,原來能帶給我這么多成就感時,非常有助于他的自信心和求知欲的初步建立。
當然,前提是你得讓他覺得努力之后,有收獲的快樂,不然一味的題海戰術,只會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所以幼小銜接不是填鴨式的知識灌輸。我也是大榮上了小學之后才意識到,自己曾經給他做的那些幼小銜接到底有什么用,當時其實根本沒想明白,都是跟著直覺走的。
現在想明白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帶著謎之自信踏進學校,這會讓他對融入集體生活充滿向往和動力,這就是幼小銜接的作用。至于挫折教育,不用擔心,進了小學之后,有的是社會的毒打,老師跟集體生活會教他謙遜做人。
這樣。孩子才可以一邊自信陽光,一邊謙遜穩重,這也是我認為的最和諧的家校共育——家里給予他十足的支持和自信(一定的文化輸出和知識積累 ),學校給予他可靠的約束和教育(正統的知識體系和人格建立)。
闡明了觀點之后,我再推薦幼小銜接教材時,大家就能明白,為什么有些書其實跟一年級知識關系不大,但是我卻會不遺余力地讓孩子們涉獵。
幼小銜接的啟動時間誠如我上面所說,幼小銜接不是大班孩子的專利,我們其實是可以從小班就著手鋪墊的,所以這篇文章也不只是大班的媽媽可以看,整個幼兒園階段其實都值得借鑒。
對于大榮來說,他的幼小銜接基本都是大班時開始的,因為榮哥小時候我還比較菜,很多問題也沒有意識到,再有就是忙著生老二、帶老二,精力和腦力也無暇顧及。
但依姐不是,當哥哥五歲半開始做幼小銜接的時候,她也已經三歲半了,依姐幾乎是跟著哥哥同步進行的幼小銜接項目。

哥哥5歲半,在做七大能力,妹妹3歲半,在做摩比愛數學▲
當然,哥哥當時的訓練更為系統也更為嚴格,她更多時候是打醬油,為了我一拖二給哥哥營造一個更安靜的學習環境。
可即使是順帶的,從小耳濡目染而來的依姐,在學習的自覺和自律上面,也比哥哥強很多。

當然你可以說妹妹是看著哥哥被爸爸媽媽訓大的,所以很小就有了學習的覺悟,你也可以說這是女孩子的天性,比男孩子乖巧懂事……

妹妹3歲半,在做邏輯狗,哥哥五歲半,在練字▲
但不管怎么說吧,依姐早早地就很清楚地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很早就給自己的身上加上了專注、認真等良好的學習品格,在她看來那就是理所應當學習的樣子。
有了哥哥這個前車之鑒 ,省了我很多思想教育和整風運動的功夫,依姐幾乎看著哥哥這一路走來便已經知道后續她不可避免的也要面臨些什么。
因此,依姐的經驗告訴我,幼小銜接沒有什么早晚,只要媽媽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開始。
早做和晚做的區別在于,循序漸進地接受學習的苦樂和泰山壓頂般感受學習的苦樂。
語文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我們在針對語文科目內的幼小銜接,可以包括四個部分:拼音、識字、寫字和繪本閱讀。
其中拼音、識字、繪本這三項小班或中班就可以開始,唯獨寫字,最好到了大班以后再說。
過早地寫字對孩子沒有什么好處,榮哥就走了這方面的歪路,直到現在握筆都不對→這些誤區不知道,就不要讓孩子練字了,練也白練。

榮哥當年的錯誤姿勢,五花八門▲
所以如果可能,請6歲以后再讓孩子去練習橫平豎直→幼兒園的孩子要不要學寫字?我們其實都在逆天而行。
不過,不是只有寫字才算是練字,幼兒園小朋友完全可以先從畫畫和練運筆開始。因為練字的部分比較少,所以我先說練字吧。
練字
榮哥是大班的暑假開始上硬筆書法的,學了一年,升入小學后就是寫字課上的的模范了。
當然了,字可以寫好,跟字寫得好是兩碼事,直到現在,他好好寫的字跟不好好寫的字都判若兩人……

所以說,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練字是多么的重要,沒有練字這一項有儀式感的要求,他幾乎是不可能有任何自覺性把字寫好的,尤其是男生。
因為哥哥當時寫字早(中班下開始練田字格),導致現在握筆都不對,大班報了一整年硬筆書法,握筆也沒有糾正過來,后來學了毛筆字之后,更是握筆直接變成了軟筆書法的握筆姿勢!

不過,硬筆書法班還是有用,除了讓榮哥的字能寫漂亮之外,它給我植入了“練運筆”的概念。

這是榮哥當年書法班時練的運筆▲
到了在依姐這里,練字這事兒我就沒激進,直到現在都沒有要求她在米字格里橫平豎直的練字。
小班的時候,我鼓勵她多畫畫,用畫線條和涂色來讓她感知握筆和運筆。

中班的時候,我又給她買過可水洗的畫板,讓她拓著上面的字去臨摹書寫。

因為依姐一直用的都是粗桿的水彩筆,畫線條或者拓印寫數字也都是非常大只的,并不是精細化的田字格小字,更符合四五歲這個年齡段手部精細動作和小肌肉群的發展,所以妹妹的握筆一直沒啥大問題,
除此之外,今年暑假,我給她買了一套可擦拭控筆練習卡,正式開始為寫字做準備。
有人說一練過運筆跟沒練過運筆其實差距還是很大的。

這是暑假時兩小只一起練運筆時我拍的,同樣是level4的圖畫,哥哥畫的線跟妹妹畫的線差距就是這么大。當然了,拿哥哥對比不公平,他都已經有兩年的練字史了。
等孩子的控筆練好了之后,我們可以要求他去做更精細的控筆練習,這個寒假我就打算哥哥練字的時候讓依姐干這個▼

為下一步拿鉛筆寫米字格的小字做準備。如果娃能把運筆練成這個樣子,那么他寫什么字應該都差不到哪里去了。
這個寒假依姐依舊會只練運筆不寫字,等大班畢業的暑假,給她報個硬筆的暑期班再認認真真跟著老師一筆一劃地學習寫字,那時她也六歲多的,正經接觸硬筆剛好。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書法跟寫字還是有區別的,寫字僅僅單純是讓人看得懂就行,書法還講究結構和審美,這個我不會,得找專門的人來教。
拼音
拼音可是個頭疼的項目,誰教誰知道。但偏巧你不教的話,上了一年級,更崩潰,這個問題我之前在孩子才上大班要不要開始拼音啟蒙?一文中講過。
目前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書里對于拼音的設置,只給孩子們留了一個月到兩個月的學習時間。
可拼音有多少要記呢?聲母23個、單韻母6個、復韻母9個、前鼻韻母5個、后鼻韻母4個、整體認讀16個,加在一起63個,英文字母才26個而已!
更何況這63個拼音排列組合后還有多少種可能性?介音、輕聲外加四個聲調,如果一點都沒學過的話,一個孩子有沒有可能在一個半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熟練掌握拼音的各種拼讀和書寫?

不用多說,這個至今貼在我們家床頭密密麻麻的拼音表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你要問我的話,我會說“絕對不可能!”
因為即使是經過大班的拼音特訓,一年級又復習又考試,榮哥到現在拼音都還能時不時寫作,bd不分!榮哥雖說不上是多么的優秀,但起碼也是個普通小孩,他辦不到的事情,大多數孩子相比也都一樣辦不到。
所以拼音毫無疑問,在上小學之前是要給孩子先過上一遍。我說的過上一遍不只是能拼讀,最好是聽寫也能寫對→警惕學習拼音誤區!拼得出來才算學會,光認識不算!
我認為拼音是需要拉長時間讓孩子消化的,很多時候它跟記單詞是一個意思,除了多讀多背,多去思考它的拼讀規律,沒有別的辦法。下夠了功夫,自然就熟練了。
因為它不能速成,沒學過的孩子想用一兩個月就把拼音掌握好了,神仙語文老師也做不到。
依姐的拼音是從大班開始學的,平時幼兒園里老師會口頭教一教,榮哥小時候還讓在課堂上偷摸寫一寫,依姐這一撥就寫是不可能寫了,能教都算良心幼兒園了。
有老師教,我就只需盯著寫的部分,平日里上學我也會督促她完成拼音作業,但疫情來得快,學校就指望不上了,依姐的拼音、就只能我親自上陣教了。
最近我在帶著她復習之前學過的拼音,疫情期間奶奶家沒有拼音的相關書籍和卡片,我就拿本子每天讓她練習書寫,邊寫邊讀。

目前來說依姐已經把單韻母和聲母都學完了,除了平舌音和翹舌音還傻傻分不清楚之外,其他都能分清楚了。
當然,我也會適時地去提問她,看她是不是真的認識這些聲母。這個練習從12月23號西安疫情封城以來做到現在,基本上可以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就是練習聲母韻母一起拼讀了。

原本我在網上買了一本拼讀書,用來給妹妹做拼讀練習用,但是書商說20號才能發貨,而且寄到北京再讓我媽順豐給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了,發文也不趕趟我就找了張網上的圖。

給大家做個參考,不知道買什么拼讀練習冊的,可以考慮這個,大班用完一年級還可以用的。
現成的不知道啥時候來,依姐的教學進度不能停,接下來只能由我手動出題,最后落實到聽寫上面。
這個寒假,我的打算是讓妹妹把單韻母、聲母相拼以及整體認搞熟練,聽寫能寫對就行。
這個是基礎,先把拼讀法則和聲調掌握清楚,為學復韻母打基礎了。
相信我,復韻母才是拼音王國里最難啃的骨頭,在依姐沒把單韻母和聲母的拼讀搞熟練之前,我是不會染指的→復韻母是拼音啟蒙的劫數!如何讓一團漿糊的孩子掌握好拼音?
總之拼音沒有什么好辦法,除了多讀多寫多拼,沒有捷徑可言。
除此之外,大榮小時候給他買過一套拼音的啟蒙繪本,也挺好的,給中班和大班的小朋友做拼音啟蒙用完全可以。(小班的朋友與其在拼音上費盡,倒不是先做英語啟蒙,26個字母還是更簡單一點。)

前面四冊是聲母、韻母、復韻母和整體認讀,里面有很多順口溜,還有一些拼讀的方法,很形象▼

后面兩冊是《熱熱鬧鬧動物城》和《歡迎來到一年級》,里面是故事會本,同時還有很多拼讀,供孩子去聯系。

總體來說,繪本教學的趣味性高,每天都讀一遍,磨耳朵也能記住不少,適合不那么著急循序漸進的家庭,
上文那個密密麻麻的拼音圖也是這本書附帶的,用來給孩子啟蒙或者復習拼音也很好。
除此之外,有條件的,還可以準備一套拼音卡。

如圖,類似的卡片有很多,可以用來輔助教學或者是測驗孩子對于拼音的掌握情況。
不過要注意,不要買帶圖畫的,就買單純的拼音字母的卡片,防止孩子記住了畫而不是記住了拼音。
書跟卡都在我自己家,等疫情解封就會給依姐見縫插針地用上。不過這個已經是后話了,前提是娃已經能熟記一定量的拼讀之后。
識字
識字的話,比較簡單,就一套書足夠了——《四五快讀》。

這套書我已經說得不想再說了,雖然有點枯燥,但是認真把這八冊啃下來,孩子就可以小學一二年級語文課本就可以隨便讀,老師推薦的書單隨便看,家里的兒童繪本自己讀,看日語動漫和英文電影也可以掃字幕了!

榮哥當年學四五快讀趕上疫情,從第一冊學穿第八冊,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可以說只要下功夫,幾個月就能讓孩子從文盲搖身一變讀書看報都不成問題。
教四五快讀之前,建議大家先看一下第一冊《寫給家長的話》,讀完會很有啟發,這本書應該是現行的最好的教識字的教材用書了。

關于四五快讀的好處以及用法,我之前已經寫過了,大家可以參考→四五快讀用好了,真能讓孩子實現四五歲讀啥都快!
很多媽媽都會說四五快讀太枯燥了,自己都進行不下去。但是我得說,識字原本就是重在積累,是日積月累、水滴穿石的功夫,再笨的孩子,只要每天堅持認字,哪怕慢一點,一天只記兩個到三個字。也不過是把這八本書讀穿的時間拉長兩倍到三倍而已。
榮哥集中突擊4個月,三倍長也不過是一年的時間而已,早點開始就是。
可能有人會說,那么多識字APP,有趣又輕松,為啥還要尋求這種枯燥的上課方式,孩子也覺得難受,大人還經常火冒三丈。
榮媽我也用過,當時給哥哥做幼小銜接的時候,為了讓妹妹不搗亂,安安靜靜地學習,給哥哥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妹妹不學點什么哥哥會心里不平衡),分身乏術的我就給妹妹搞了熊貓博士的識字APP做。

妹妹很開心,但整體下來,效果不好,玩跟動畫占用了孩子太多的注意力,能記住的字非常有限,依舊需要我用字卡來不斷地強調和鞏固。
為了調劑也就罷了,如果是認真做識字啟蒙,恕我直言,親力親為會更有成效。
要知道孩子入學的時間是一定的,浪費掉的時間彌補不回來,不如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四五快讀夯實了,一天兩三個字,一年也教完了。
如果覺得教字好難,沒有頭緒,可以考慮試試用造字六藝的辦法給孩子講字,我給榮哥依姐教字,很多時候不是用死記硬背的辦法,有很多竅門可以幫助孩子記憶,還能學習漢字的源流是怎么來的→榮媽這份私家秘籍,可以讓孩子認字又快又準!
不過要強調的是,文章里介紹的“國學大師”的字源查詢網站被封了(因為是免費的,可能動了別人的蛋糕),我后期又找了一個新的查字源的網址,雖然沒有之前的那么全面,但是用來給孩子講字足夠了。

網址:http://qiyuan.chaziwang.com/
復制上面這個網址,發到微信文件傳輸助手的聊天記錄里,打開鏈接收藏一下,隨時用時隨時在微信的收藏里找就行了。
有了哥哥的經驗,依姐的四五快讀開啟時間更早,中班的時候就開始了。

有了字源解釋,很多字都可以變成圖畫講給孩子聽,一定程度上能緩解枯燥。
哥哥當時是比較激進,四五快讀是在高壓和濃縮的時間中完成的,到了妹妹這里我當然規劃的更長遠,走的是循序漸進路線,把認字的時間拉長到一整年。
去年暑假,依姐在我的“魔鬼式”訓練下,完成了前四冊的學習,第五冊進行了一小半就開學了,四五快讀就中斷了。
這個寒假我開始從第五冊從頭帶依姐復習,記憶曲線真的很神奇,她記牢的字拿起來可以直接讀,但之前記起來就費勁的字,如今就跟沒學過一樣。
我讓她讀第五冊的短文,相當于一邊帶著她鞏固和復習之前學的字,一邊在重新教新字。

因為講字的只剩下第五冊和第六冊了,第七冊是字族字,第八冊是故事短文,都是輔助和鞏固性質的,所以我這個寒假其實只需要講完第五和第六冊就行了,任務不重,我就慢慢講,爭取讓依姐第五冊第六冊的每一課都學扎實,短文都讀得通順連貫。
目標就是第五冊第六冊教扎實,第七冊第八冊讀完,迎接開學。到時候,依姐應該就是能把大班的教材數目隨便讀的程度了。
閱讀
繪本閱讀這個不用說,大家也都在做 ,從一歲就能開始,這個是最沒有年齡限制的事情。
當然,不同年齡段,適合孩子的書也不一樣,在陪伴孩子讀書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去挑選合適他們年齡和心理認知的書籍→榮媽吐血盤點!0-6歲各階段孩子看什么書最合適?
讀繪本能夠讓親子關系更和睦,也從書本里學很多知識,認識大千世界,還有一些我們講孩子不喜歡聽的道理,也可以通過繪本教給孩子。
無論如何,不管你的工作多忙,每天堅持給孩子講一本繪本,都會是增進親子關系、增長孩子見識的好途徑,而且還可以培養他熱愛閱讀的好習慣,讀書變成他生活的一部分 。
當然,我們也要懂得適時適度地抽身,把讀書這件事從媽媽讀逐漸過渡的自己讀。如果孩子能夠順利的愛上閱讀,那么祝賀你,到了五六歲,隨著四五快讀的跟進,你就可以愉快地脫離讀書的行列,只需要時不時地花點銀子填充書架就行了。
我感覺依姐應該差不多可以進入這個行列的,因為她做的住,也喜歡看出,即使認不了很多字的時候,也喜歡拿本書咿咿呀呀的講半天。

但并不是每一個孩子從小聽媽媽讀繪本,長大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喜歡自主閱讀,比如榮哥。
我之前就寫過比起自己讀,他更喜歡聽我讀書,即使他已經認識那么多字了,每天晚上還是喜歡聽我讀睡前故事。
對于非書蟲屬性的孩子來說,你很難通過說教或者是習慣培養讓他愛上讀書,因為比起閱讀填補碎片時間來說,他們可能會第一選擇踢球、拼積木或者做數獨……
讀書不一定會成為每個孩子的興趣所在,就如同踢球也不是每個男孩子都喜歡一樣。這個道理,希望廣大雞娃家長明白。
那……萬一上天給咱們分到的不是依姐而是榮哥怎么辦呢?
為了保證一定的閱讀量,我們能做的事情有兩件,第一,硬性規定閱讀時間,施壓,逼著他去做閱讀的工作,即使不是從興趣愛好出發也無所謂。

同時還要跟孩子進行閱讀內容的交流,幫助他思考,當然也是親子交流的時間,比單純讀繪本,更睿智的時間。
第二件事,就是睡前讀你喜歡的故事給他聽,而不是他要讀啥就讀啥。因為對于五歲、六歲、乃至七歲的孩子,他們的鑒賞水平往往不太高,他們愛聽的很可能是《米小圈上學記》之類他自己讀也能讀明白的書。
但是既然是聽書,由我們來讀,那么我自然希望他能涉獵一些更深刻的,不明白可以提問題的書籍,這樣可以讓睡前的讀書時間,也變成思考和鑒賞的時間。
疫情期間,我們在家也沒啥事兒,每天晚上9點來鐘上床,我就開始給孩子們讀書聽。講完了一本《綠野仙蹤》,每一章我都會提問,看兩小只有沒有認真聽,他們很喜歡這個問答環節。

最近在讀《墳場之書》,聽起來嚇人,其實它探討的是生命的意義,目前一多半已經讀過了,但愿這本書讀完之前西安能解封吧。如果解封不了,我還有一整套福爾摩斯探案集。
很多人都會認為讓孩子擁有自主閱讀的能力更重要,但我想說的是,并不是每個孩子對于咨詢的或許都是通過讀書,李大榮顯然跟愿意在跟我的交流中獲取資訊而不是從紙面上。
這當然有利有弊,但不愛讀書的孩子有很多,他們不一定有閱讀障礙,只不過看不進去文字,跟愿意去交流。
那么聽書可能是個折中的好辦法,大家不妨試試,像墳場之書,最開始是榮哥拿出來讀的,后來就放下了,因為外國文學對他來說還是有點水土不服。
但我讀的時候,他漸漸地也能被故事情節和人物時而揪心時而疑惑,包括依姐,似懂非懂,但是同樣能感受故事的力量,在聽我跟哥哥的探討過程中,她其實也在吸收和思考。
如果我們要讀書給孩子聽,盡量找一些稍微難一點的故事,這樣才有孩子思考的必要和價值,同時也是提高他的閱讀審美,像《墳場之書哦》如果不是我讀,榮哥可能好幾年都不會再拿起這本書讀的,依姐更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讀到這個故事。
正是因為我讀了,孩子們聽了,他們才知道了這個溫暖又意味深長的故事。
總之孩子越大,越要讓他從單純的讀變成讀完之后的思考,因為只有思考了,才會變成自己的東西。
熱愛讀書,或者熱愛聽你讀書,在我看來都是好的,在幼小銜接這個階段都是完全可以身體力行的。

現在的孩子真幸福啊,市面上有那么多數可以給他們看,只要我們愿意,他們幾乎可以無所不知,很羨慕啊!
文章寫到這里,很長了,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下一篇,我會寫數學的幼小銜接,目測應該也是篇長文。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782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