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以擺渡為話題仿寫三個句子(我們常常找老孫頭)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作者:吳夕龍(江蘇省鹽城東臺市安豐鎮小學教師)

吳夕龍和學生在一起閱讀
師范學校畢業30年的同學聚會上,大家不約而同地提起了教語文的孫老師。孫老師名叫孫立德,背地里我們叫他"老孫頭",一來因為他頭發斑白稀疏,脊背微微弓起,形象與他的實際年齡不相稱;二來因為他待人隨和,沒有一點老師的架子,儼然一位慈祥的"老爺爺"。
孫老師授課時只拿粉筆和教科書,講起課來口若懸河,聲音抑揚頓挫。有一回他給我們講授"小學語文教材教法",我問他小語教材《林海》中的"看,海邊上不是還有些白的浪花嗎"一句是什么句式,他的回答是"反問",我則不以為然,理由是緊承該句所講的"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干是銀白色的"是對前面所提問題的回答。為此,孫老師特地到他曾經就讀過的師范??茖W校請教中文系的教授們,最終證實了他原先的解答是正確的,并將這一有爭議的句式在課堂上作了剖析。
孫老師喜好抽煙,他說,深夜改作文最管用的提神方法就是抽煙。他批改作文極其認真,每篇都是精批細改,并作詳細的批改記錄,碰到使用不當的句子,他不輕易刪去或是一改了之,而是通過查詢工具書反復推敲,有時還會跑到我們宿舍問個明白。作文發下來以后,我們對他的批語與評分如果有意見,可以直言不諱地向他提出來。我的一篇作文中用到"小不點兒"一詞,他在旁批中認為"生造詞語",我找他申辯:"小不點兒就是小巧可愛的意思,可以用來稱呼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孫老師回頭查閱了一些資料,特地在原旁批下方重批道:"老師判斷有誤,文中使用正確。"后來,華東地區六省一市聯合舉行中學生作文競賽,在孫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以蒙太奇的寫作手法敘寫了師范二年級時的見習生活,這篇題為"我和孩子們"的文章最終獲得了一等獎。有一次,班上一位徐同學對作文批語不滿,在批語下方"回擊"他是"梁實秋式的人物",孫老師知道后也沒生氣,因為在他眼中,我們既是他的學生,又是一群尚未懂事的孩子,犯錯誤在所難免,他相信我們會隨著年歲和閱歷的增長逐漸成熟起來。在我印象中,之后好長一段時間,孫老師與徐同學都在探討"梁實秋",交流梁實秋的文學主張、文藝思想和他的代表作品。
孫老師的嚴謹、認真甚至執著,讓他收獲了學生的愛戴,也培養出了三個有出息的子女(都從事教育工作)。他說,"站講臺"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每天都在希望中度過,有什么不好?市政府頒發的"教師之家"和"模范家庭"的匾額,被他端端正正地懸掛在客廳墻上,他要讓他的后輩們都選擇教育事業,且"以德立人",傳承家風。
來源:《教師報》;編輯:關中小伙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815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