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3)
試填寫由下列動物名組成的成語,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三年級語文閱讀理解與寫作練習?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語文閱讀理解與寫作練習
試填寫由下列動物名組成的成語。
____ 犬 ____________ 狽 ____________ 狼 ____________ 鹿 ________
____ 鳥 ____________ 馬 ____________ 牛 ____________ 虎 ________
____ 龍 ____________ 猿 ____________ 鼠 ____________ 蟲 ________
____ 蟻 ____________ 蛾 ____________ 魚 ____________ 驢 ________
【參考答案】顧犬補牢 狼狽為奸 豺狼本性 指鹿為馬 百鳥朝鳳 一馬當先 老牛舐犢 放虎歸山 藏龍臥虎 窮猿奔林 投鼠忌器 雕蟲小技 群蟻潰堤 飛蛾撲火 池魚之慮 黔驢技窮
能力提高訓練
(一) 宙斯和綿羊
綿羊生性軟弱,不得不忍受許多動物的欺凌。于是,他來到宙斯跟前向宙斯訴苦:“偉大的主啊,我受不了這種生活!大家都說我軟弱,都欺負我,我還要時時提防狼的傷害,我一點兒都不快樂!”
宙斯對綿羊說:“看起來,我是把你造得太缺少自衛能力了!這樣吧,你來選擇一種克服這個缺點的辦法。讓我在你嘴里裝上可怕的獠牙,在你腳上裝上尖利的爪子,好不好?”
“噢,不,”綿羊回答,“我完全不想跟那些猛獸一個樣子。”
“那么,就讓我給你的唾液加進毒素吧。”宙斯又說。
綿羊搖搖頭說:“我也不愿意與毒蛇為伍,毒蛇遭人痛恨!”
“在你額頭安上角,并且讓你的脖子變得強勁起來。這樣可以嗎?”
“也不要。那樣一來,我就會變得像山羊一樣好斗了。”
“可是,”宙斯說,“如果想讓自己不受別的動物傷害,就必須有傷害別的動物的能力呀!”
“唉,”綿羊嘆了口氣,說,“仁慈的主啊,我擔心,有了傷害別的動物的能力,會喚起傷害別的動物的欲望。我想我還是做回自己快樂一點。”
宙斯笑了笑,說:“你終于明白了生活的本質。”
從此,綿羊便忘記了訴苦和抱怨,成了一只快樂的綿羊。
其實有時候,做回自己更快樂!
【附】宙斯:天神,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神。
【美文妙悟】
訴苦的綿羊是怎樣變成了快樂的綿羊的呢?當宙斯要讓他變成猛獸、毒蛇、山羊時,他都拒絕了,寧愿做一只快樂的綿羊。試想,如果人類不能安守本分、知足常樂的話,豈不是不如一只綿羊嗎?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軟弱——( ) 欺凌——( ) 缺少——( ) 尖利——( )
【參考答案】懦弱 凌辱(欺負 欺侮) 缺乏 銳利
2.仔細閱讀文章,先填空,再試著寫幾個這樣的短語。
( )的獠牙 ( )的爪子
【參考答案】可怕的獠牙 尖利的爪子
3.讀句子,用帶點的關聯詞造句。
“如果想讓自己不受別的動物傷害,就必須有傷害別的動物的能力呀!”
【參考答案】略。
4.讀下面的句子,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你能不能照樣子寫一組這樣的句子呢?
(1)說話人在句中
“噢,不,”綿羊回答,“我完全不想跟那些猛獸一個樣子。”
(2)說話人在句末
“那么,就讓我給你的唾液加進毒素吧。”宙斯又說。
(3)說話人在句首
綿羊搖搖頭說:“我也不愿意與毒蛇為伍,毒蛇遭人痛恨!”
(1)句首:
(2)句中:
(3)句末:
【參考答案】略。
5. 你認為怎樣的生活才會快樂呢?
【參考答案】答題要點提示:做回自己更快樂。
美詞佳句
軟弱 欺凌 提防 尖利 痛恨 強勁 仁慈 抱怨
方法點撥
當宙斯要給綿羊裝上“可怕的獠牙”“尖利的爪子”時,他不愿成為“猛獸”;當宙斯要給綿羊的唾液“加進毒素”時,他不愿成為“毒蛇”;當宙斯要給綿羊“安上角”時,他不愿成為“山羊”。從綿羊和宙斯的對話中,我們看到了一只本性溫順、善良的綿羊。通過語言來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是我們在閱讀中經常用到的手段。
【教學思路導引】
這是一篇寓言,教師要告訴學生閱讀寓言的方法(見后),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將分析方法融入文章,不要教條地只講方法,那樣學生不能透徹理解。
(二) 蝸牛搬家
蝸牛( )水池邊的石縫里,周圍沒有花沒有草,光禿禿的連個( )也沒有,他每天( )風吹日曬之苦,只有陰天下雨時,才從殼子里( )身來,( )一下蜷曲的身子。
一天,蜻蜓、螞蟻來看蝸牛。
蜻蜓說:“前邊有個小土岡子,那兒可是個好地方:有密密的叢林,有鮮花和野果,旁邊還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我倆現在就住在那兒。”
螞蟻說:“蜜蜂、蝴蝶、青蛙、蚯蚓他們也住在那里。蜜蜂釀蜜,蝴蝶傳播花粉,青蛙捕捉害蟲,蚯蚓翻松泥土,大家同心協力干活,別提多快活啦!”
蝸牛聽了蜻蜓和螞蟻的話,很興奮。他打定主意,到小山岡去住,并決心做出一番事業來!
過了兩天,蜜蜂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頭頂的太陽,就有些猶豫了,他說:“我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是今天不能搬家。”
蜜蜂不解地問:“為什么呀?”
蝸牛說:“今天太熱了,我行動又慢,強烈的日光會把我曬壞的!”
蜜蜂走了。
過了兩天,蝴蝶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望望滿天的風沙,有些猶豫了,他說:“我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是今天不能搬家。”
蝴蝶不解地問:“為什么呀?”
蝸牛說:“我細皮嫩肉,可經不住這風沙摔打。”
蝴蝶走了。
又過了兩天,青蛙來幫助蝸牛搬家。這天,天空下著小雨,既沒有太陽,又沒有風沙,可是蝸牛望望那蒙蒙的細雨,又有些猶豫了,他說:“我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是今天不能搬家。”
青蛙不解地問:“為什么呀?”
蝸牛嘆了口氣說:“天潮地滑,小土岡的斜坡,無論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沒辦法,青蛙也只好走了。
蝸牛的家雖然沒有搬成 可是當他有興趣的時候 總是朝著小土岡那邊張望張望 低聲嘆息著 只怪我身體不濟 要不我早在那邊過著愉快的生活了
【美文妙悟】
每個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美好的理想,要想夢想成真,就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如果像故事中的蝸牛那樣,光有愿望,沒有行動,終將會一事無成!來,讓我們一起加油,朝著理想邁進吧,因為今天你盡了最大的努力,明天將會碩果累累。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蜷曲 叢林 準備 嫩肉 斜坡
A.juǎn cónɡ zǔn nèi xiá B.quán cónɡ zhǔn nèn xié
C.qüán chónɡ zhǔn nèi xié D.quán cónɡ zǔn nèn xié
【參考答案】B
2.在第一自然段括號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停在 遮擋 飽受 探出 伸展
B.住在 遮攔 遭受 爬出 舒展
C.停在 護欄 飽受 鉆出 展開
D.住在 遮攔 飽受 探出 舒展
E.歇在 遮擋 遭受 爬出 伸展
【參考答案】D
3.下列各句中關聯詞語使用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盡管蝸牛沒有搬成家,然而當他有興趣時,總是嘆息說:“只怪我身體不濟呀!” ( )
(2)因為陰天下雨時,蝸牛才從殼子里探出身子來。( )
(3)今天之所以不能搬家,是因為太陽光太強烈了。( )
(4)只要蝸牛不害怕困難,才能搬到小土岡子上,才能與大家一起過著愉快的生活。( )
【參考答案】(1) √ (2) × (3) √ (4) ×
4.給最后一個自然段選擇標點( )
A.,,,::。”。 B.,。,:“,!” C.。,。,“。”。 D.。,。,“,”! E.,,,:“,。”
【參考答案】E
5.對蝸牛幾次猶豫不搬家的根本原因進行分析,正確的是( )
A.蝸牛幾次不搬家的根本原因是嫌天氣太熱了。
B.蝸牛幾次不搬家的根本原因是埋怨風沙太大了。
C.蝸牛幾次不搬家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地面太滑了。
D.蝸牛幾次不搬家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小山岡子不適合他。
E.蝸牛幾次不搬家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怕日曬,嫌風沙大,怨天潮地滑。
F.蝸牛幾次不搬家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懶惰本性。
【參考答案】F
6.這則寓言的寓意是
【參考答案】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光有愿望,沒有行動,終將一事無成。如果想實現自己的愿望,就要不怕困難,朝著目標努力。
美詞佳句
密密的叢林 清清的小河 滿天的風沙 蒙蒙的細雨
方法點撥
文章采用了重復的故事情節,重點描述了蜜蜂、蝴蝶、青蛙來幫蝸牛搬家但又沒搬成的經過,同時又以蝸牛三次重復出現的——“我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是今天不能搬家”這句為自己找借口的話語來突出蝸牛的懶惰的本性,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光有想法而不行動是不行的。
【教學思路導引】這篇文章后面題目較多,涉及了填入恰當詞、標點符號等的知識,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如發現學生有某個知識點還沒有掌握,需再次強調。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在于帶領學生一起領會寓意。
(三) 心靈之窗
一位圣人曾把許多人帶到一間四面無窗的空房子里,向他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假如屋子里有一扇窗,設想一下:窗外會有些什么呢?”
一位盲人思忖了一會兒,說:“窗外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至于黑暗中有什么,恐怕只有神才知道。唉,這個世界如同地獄!”
一位商人理了理領帶,說:“窗外是商機。假如你把握得住,你就能擁有金錢。”
一個因犯殺人罪而被判無期徒刑的囚徒嘆了口氣,說:“窗外還能有什么呢?全是警察。我這輩子只能在牢房中度過了。”
“窗外有病人。”醫生說,“他們身上患有重病。他們為了能忘掉病痛經常下來散步。唉!可憐的人,被病魔纏上了。希望他們能早日康復。”
一個乞丐說:“窗外?窗外只有貧困、痛苦。假如我有一間小茅屋,我就能幸福生活啦!”
一位明星撫了撫自己的頭發,莞爾一笑,道:“先生,您不知道嗎?我的窗外全是我忠實的追星族呀!”說完,高傲地看著旁人。
『請允許我說一句吧 一位年過八旬的白發老人道 依我看 窗外有什么 取決于你的心靈 這扇窗』
“什么意思?”明星忍不住問道。
“換句話說,窗外什么都有,心中想的不同,窗外你看見的,自然也不同。心靈,才是窗的本身。”
【美文妙悟】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中想的是什么,就能從眼睛里“讀”出什么。難怪人們說,小孩的眼睛晶瑩透亮,那是因為小孩純真可愛呀。所以也印證了文中八旬老者的話:“窗外什么都有,心中想的不同,窗外你看見的,自然也不同。”多讀讀文章,再聯系實際想一想,你又會有不同的感受哦!
1.查字典,給下面帶點的字注音。
思忖( ) 地獄( ) 允許( ) 莞爾一笑( )
【參考答案】忖cǔn 域yù 允yǔn 莞wǎn
2.認真閱讀文中被“『』”標記的一個自然段,正確領會意思,將文中標點補充完整。
【參考答案】“請允許我說一句吧!”一位年過八旬的白發老人道,“依我看,窗外有什么,取決于你的心靈——這扇窗。”
3.把思維掉個頭,找一找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漆黑——( ) 地獄——( ) 希望——( )
貧困——( ) 痛苦——( ) 高傲——( )
【參考答案】
漆黑——雪白 地域——天堂 希望——失望 貧困——富裕 痛苦——幸福 高傲——謙虛
4.窗外是什么?把不同人的不同想法用線連起來。
盲人 貧困、痛苦
商人 重病人
囚徒 追星族
醫生 漆黑
乞丐 商機
明星 警察
【參考答案】
盲人——漆黑 商人——商機 囚徒——警察 醫生——重病人
乞丐——貧困、痛苦 明星——追星族
5.怎樣理解“窗外有什么,取決于你的心靈”這句話?
【參考答案】答題要點提示:人的追求各不相同。
美詞佳句
思忖 忠實 高傲 漆黑 莞爾一笑
方法點撥
文章為了告訴我們“心中想的不同,窗外你看見的,自然也不同”這一道理,特地請來盲人、商人、罪犯、醫生、乞丐、明星和老人七位各具特色的代表人物來“演義”故事,請他們在無窗的黑屋里來暢談對“窗外有什么”的遐想。通過這些因身份不同而對“窗外有什么”的理解不同的事例,很有說服力地講明了道理,文章構思巧妙,讀起來饒有情趣。
(四) 咚,又是一顆露珠
咚,又是一顆露珠從荷葉大姐的碧玉盤里落入水中。“八十七。”一條挺大的鯉魚在一邊輕輕地數著。鯉魚還在它童年的時候就聽奶奶說過,有誰吞下一百顆從荷葉上落下的露珠,誰就能變得堅強有力,成為一條幸福的鯉魚。它能跳過龍門,變成一條金光閃閃的龍。
鯉魚還在它童年的時候,每天清早就在荷葉下等著。等它吞下二十九顆露珠時,有一天,它發現一條鮭魚得了重病,孤孤單單地生活著,很痛苦。于是鯉魚就挑起了照顧它的重任。它每天為鮭魚找藥,為它找吃的東西。它再也沒有時間去荷葉下等露珠了。
過了好久,鮭魚的病終于好了。它們成了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不知怎么的,鯉魚從此再也沒有去吞吃荷葉上掉下來的露珠,因為它不想變成一條金光閃閃、然而又是孤單的龍了。它愿意和它的好朋友在這個池塘里生活,它覺得這比什么都愉快。
咚,又是一顆露珠落下了水。“八十八。”鯉魚又輕輕地數了聲。但是,它從此養成了一個習慣:每當看到一顆露珠從荷葉上落下來,它都要數一下。它知道,這露珠的味道遠沒有它的聲音來得逗人喜愛。它相信,等它聽到第一百顆露珠落下水的時候,它一定會變成一條更堅強、更幸福、心地更善良的鯉魚。這樣生活著的鯉魚難道不比金光閃閃的龍更有意義嗎?
【美文賞析】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這條數露珠的鯉魚用它的選擇告訴了我們。金光閃閃的龍讓人景仰,讓人崇拜,讓人羨慕,可是它幸福嗎?沒有人知道!但它的孤單卻是肯定的。所以鯉魚選擇了現實的幸福,和好朋友在一起,相親相愛,互相幫助。以善良的心地、堅強的性格,生活在現實中,那才是一種真正的幸福!露珠便從一個虛幻的夢想的象征變成了一個現實的幸福的信念。
1. 階梯性思考題:
(1)當鯉魚吞下二十九顆露珠時,發生了什么事情?
(2)后來鯉魚為什么不去吞露珠了?
(3)現在鯉魚有一個什么習慣?
【教學思路導引】這三道思考題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教師可以借著這三道題讓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也為回答下面的問題做鋪墊。
2.“這樣生活著的鯉魚難道不比金光閃閃的龍更有意義嗎?”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為什么要這樣表達?
【參考答案】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一個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普通鯉魚比做高高在上的龍更幸福。這句話用了反問的修辭方法,使肯定的語氣更加強烈。
3.鯉魚希望成為一條什么樣的鯉魚?
【參考答案】堅強、幸福、心地善良的鯉魚。
4.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心地善良、助人為樂、和朋友在一起比高高在上的虛名更好。
美詞佳句
碧玉盤 金光閃閃 孤孤單單 挑起重任 逗人喜愛
方法點撥
一個充滿懸念的題目,一個跳躍的結構。露珠掉下來了,一條鯉魚在數。怎么回事?為什么?讀者的心中定會充滿好奇。于是有鯉魚奶奶留下來的傳說,有鯉魚的童年愿望。為什么鯉魚這么大了還沒有吞夠呢?又有了鯉魚幫助別人的故事。幫助別人不僅是付出,也是得到。鯉魚在助人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咚,又是一顆露珠落下了水。”文章再次回到正敘,與第一自然段銜接起來。為什么鯉魚還要數露珠呢?因為露珠已經變成了鯉魚對現實生活的一種信念。從第一顆露珠到第二顆露珠,時間也許只是瞬間,作者卻在這瞬間展現了鯉魚的一生。
【閱讀寓言(成語、故事)的方法指導】
寓言,就是“寓意于言”,也就是包含著正確道理的小故事。是把寓意當種子,栽進故事的花盆里,長出的一棵故事樹,結出的一顆智慧果。成語源于故事,故事由成語而展開。成語簡練,故事鮮活。怎樣閱讀寓言和成語故事呢?
1.透過故事外殼尋找主題
寓言故事也好,成語故事也好,都是通過敘述故事來說明道理。它們講究的是故事與寓意的融合,是以其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豐富的知識性以及耐人尋味的寓意,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因而,我們要讀懂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理解故事的真實感情,才能真正尋找到故事后面所蘊涵的思想,了解并懂得故事所要揭示的深刻道理。
2.聯系現實生活領悟思想
寓言故事、成語故事中的道理都來源于生活,提煉于生活。我們只有聯系自己的現實生活,融入自己獨特的生活感受來理解、感悟故事的思想,并把故事中的道理運用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品悟,去實踐,我們才能更明白、更透徹地升華文章的思想內涵,受到道德思想和審美教育。
3.掌握藝術手法以讀促寫
寓言故事經常使用擬人、夸張、諷刺等表現手法,而成語故事更是言簡意豐,形象生動,內涵深刻,妙趣無窮。它們使用的藝術手法,足以成為我們寫作的好源頭、好幫手。所以,在閱讀中,我們要學會讀與寫緊密結合,以讀促寫,同時提高自己讀與寫的能力。
毛驢和牛大哥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時把腿摔壞了,請毛驢把它背回家,毛驢向它要十斤山芋做報酬。老山羊一聽,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過了一會兒,老山羊騎在牛大哥背上緩緩走來,毛驢看見了,上前問道:“牛大哥,它出多少山芋請你背它?”
“千斤。”
毛驢冷笑道:“十斤山芋還不干呢;千斤,你可別做夢了!”
牛大哥認真地說道:“不是我做夢了,而是你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誼的分量才千斤重啊!”
毛驢聽了牛大哥的一席話,站在那兒扇了扇長長的耳朵,垂下頭不好意思地走了。
1.讀了這個小故事,你知道牛大哥向老山羊要了多少山芋嗎?
【參考答案】沒有要。
2.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答題要點提示:友誼的分量重千斤。友誼是最重要的。
小故事大道理
弓的主人
一個人有一張用烏檀木制成的非常棒的弓,他用這張弓可以射得又遠又準。他視它為至寶。可是有一天,當他仔細打量它時,不由得惋惜道:“唉,你就是粗糙了一點!再光潔一些就十全十美了。真遺憾!”
“不過,還有補救的辦法,”他突然想出了一個主意,“我要去找一個最好的雕刻藝人,請他在這張弓上面刻上美麗的圖案。”他果真去這樣做了。
雕刻藝人在弓上面刻上了一幅完整的狩獵圖;有什么再比一幅狩獵圖更合適的呢?
那人萬分高興:“你真配這樣的裝飾,我親愛的弓!”說著,他便迫不及待地試了起來。他拉緊弓弦,拉,拉——啪,弓斷了。
不要過分追求華麗的外表,有時,可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1003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