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中考文言文重點注釋(文言文常見的幾種省略現象)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5)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都有很多省略現象,古代漢語中更為多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省略主語。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對話中也常常省略。
例如:
永州之野產異蛇,( )黑質而白章,( )觸草木,( )盡死。(柳宗元《捕蛇者說》)
沛公謂張良曰:“……(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司馬遷《鴻門宴》)
(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手自筆錄,( )計日以還。……錄畢,( )走送之,不敢稍逾約。(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 )問:“( )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 )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左傳?曹判論戰》)
2.省略謂語。
與現代漢語比較,文言中謂語的省略較多見。
例如:
一鼓作氣,再( )而衰,三( )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3.省略賓語。
有動詞賓語的省略。
例如:
尉劍挺,廣起,奪( )而殺尉。(司馬遷《陳涉世家》)
每字為一印,火燒( )令( )堅。(沈括《活板》)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 )斗卮酒。(司馬遷《鴻門宴》)
有介詞賓語的省略。例如:
豎子不足與( )謀。(同上)
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陶淵明《桃花源記》)
4.省略介詞。
文言中介詞“于”也常常省略。
例如:
今以鐘磬置( )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蘇軾《石鐘山記》)
激昂( )大義,蹈死不顧(《五人墓碑記》)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分享更多的知識點!

文章 ▏來自網絡,侵刪。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1024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