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網紅吃大白鯊(網紅使用瀕危大白鯊做美食)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12)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本刊實習記者何倍)2022年7月14日,一位名叫“提子”的美食網紅博主拍攝水煮鯊魚和燒烤鯊魚的視頻火爆網絡,有科普博主反映,這條鯊魚是國際瀕危野生動物噬人....<p>(本刊實習記者何倍)2022年7月14日,一位名叫“提子”的美食網紅博主拍攝水煮鯊魚和燒烤鯊魚的視頻火爆網絡,有科普博主反映,這條鯊魚是國際瀕危野生動物噬人鯊,相當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網紅疑用瀕危大白鯊做美食”迅速沖上熱搜。</p><p><img alt="如何看待網紅吃大白鯊(網紅使用瀕危大白鯊做美食)(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c6c70885a9bc49bead9463b4c139ce1f.jpg"/></p><p>7月31日,經南充警方鑒定,網紅“提子”視頻中的鯊魚確是噬人鯊(也稱大白鯊),此次事件再次登上熱搜,引發網民評論。在此之前,“提子”創作的短視頻也不乏以獵奇之名收割流量的吃播作品。翻看她吃過的食物,就有30斤的金色娃娃魚、30斤的章魚、20斤魔鬼魚以及大土龍、老虎蟹、大鴕鳥等。目前,“提子”賬號中所有視頻均已下架,其本人也將面臨相應的法律責任。</p><p><img alt="如何看待網紅吃大白鯊(網紅使用瀕危大白鯊做美食)(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a222b91c2b4f4a34a427134f342a04d8.jpg"/></p><p>“吃播”是從2014年底2015年初在韓國網絡上興起的一種“美食真人秀”節目,具體來說,就是坐在攝像頭前,向網友直播自己吃飯的過程,依靠“吃相”的受歡迎程度獲得“打賞”。隨著國內短視頻平臺的發展,吃播逐漸與直播帶貨相融合,主播在向觀眾展示品嘗食品的過程的同時還進行商品的售賣,這在給予觀眾觀賞體驗的同時還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深受觀眾的喜愛。</p><p><img alt="如何看待網紅吃大白鯊(網紅使用瀕危大白鯊做美食)(3)"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4e81fbfbfdfc48acbb728533754922c4.jpg"/></p><p>但近年來吃播行業卻出現了種種亂象,部分吃播主播通過無節制的鋪張浪費到食用常人難以接受的“奇珍異肴”再到如今的食用瀕危動物以此來獲取高額的流量,這類極端的吃播不斷地刷新了大眾對于“吃”的概念,顛覆了大眾對于美食的概念,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p><p>此次“提子”食用瀕危動物并不是吃播首次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在短視頻興起之初,“吃播”領域曾興起一波以夸張食量和吃相爭奪流量的“大胃王吃播”,并催生出假吃、催吐等行業亂象。2020年,“大胃王吃播”遭整頓,各平臺加強對美食內容的審核、杜絕餐飲浪費。2021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正式頒行,嚴令禁止制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內容,否則監管部門將給予停業整頓、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等行政處罰,并追究包括主播在內的相關人員和責任人員法律責任。</p><p><img alt="如何看待網紅吃大白鯊(網紅使用瀕危大白鯊做美食)(4)"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171c5e8547a9453795e87ba5a85a0e07.jpg"/></p><p>吃播行業應該如何良性發展?首先作為食品類主播以及短視頻創作者最重要的就是遵守法律,明確法律底線,切忌讓流量沖昏了頭腦;加強內容創作能力,致力于宣傳中國優良的美食傳統,不引導食用“奇珍異肴”;取之有度,杜絕鋪張浪費。作為視頻平臺,應該設置負面清單,加強引導以及規范;加強創作者的內容審核,及時下架刪除違規作品。另外就政府而言,還應該加強對食品市場的管理,打擊不合法的食品交易,避免劣質產品擾亂市場秩序,促進食品行業健康發展。</p><p>中國的“吃”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入挖掘中華飲食文化,就可以成就一番美食佳肴,何必非要貼上“標新立異”“大胃王”等標簽,甚至做出越過法律的底線的行為。現在活躍于網絡的吃播都應該以提子為戒,不要倒別人的胃口,更不要砸自己的飯碗。</p><p>編輯:周紅艷 責任編輯:陳世鳳</p><p>值班編委:劉良明</p><p>來源:食品報道網</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