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文末可免費下載本文檔。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字詞
2、找出文章、段落的中心句和文章中的過渡句,并學會概括段意。理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文中描寫鳥的方法,為你所熟悉的動物寫一個“素描”。
重難點:
1、把握段意,學會抓中心句和概括文段內容。
2、通過文本細讀,理解作者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導自學
(一)、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的字詞
學生活動:讀課文,圈字詞
學習的方式,先從文中畫出來。(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圈劃,因為這樣節省時間)也可采取冬艷老師的方法: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將不認識和不懂的字詞寫再讀黑板上,然后大家一起解決。
教師活動:對比講解兩組詞語
豐腴:(身體)豐滿
臃腫:形容物體粗大笨重
佇立:長時間地站著。
駐立:駐立是短時間停留。
(二)、劃出文中的中心句(分清文章的中心句和段落的中心句)和過渡句
學生活動:按要求劃句子
教師活動:根據學生活動情況進行點評和補充。
中心句:1、我愛鳥。(文章的)
2、我感興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閑,卻是那鳥的苦悶。(第二段的)
過渡句:
1、在白晝,聽不到鳥鳴,但是看得見鳥的形體。(第三段的)
2、我愛鳥的聲音、鳥的形體,這愛好是很單純的,我對鳥并不存任何幻想。(第五段的)
3、鳥并不永久給人喜悅,有時也給人悲苦。(第六段的)
概括第三段段意:本段寫的是鳥是聲音。
概括第三段段意:
(三)、完成思考課后思考探究題
(1)這篇文章表達的中心是什么?開頭和結尾都寫到“籠中的鳥”,這對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第5段中說:“我愛鳥的聲音、鳥的形體,這愛好是很單純的,我對鳥并不存在任何幻想。”如何理解這句話?
(3)文章第6段寫道,鳥“有時也給人悲苦”,這與作者看到籠中鳥時的感覺有何不同?
第二課時
(一)、你從文中的哪些地方讀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學生談感受)
預設:學生答出“愛鳥”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5、6段不一定。
(1)、5、6段能讀出對鳥的喜愛之情嗎?
明確:第5段,解決學生難點。對鳥的喜歡與它承載的文化,它做的事情無關。
第6段:鳥也需要物質的自足,這樣才能有美感。因愛鳥,才會感同身受的有“悲苦”之感。
(2)、第2段、第7段“籠中的鳥”有何作用?不寫可以不?
明確:失卻自由的鳥,只能讓人難受,因此作者“不忍看”。
(3)、 理解作者情感脈絡:愛—不忍—欣賞—喜悅—反思—悲哀—失落
(二)、聚焦文中的第三、四段,分析寫法。
1、對比:黎明時,窗外是一片鳥囀( zhuàn),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烏鴉,那一片聲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總寫)。
對比突出鳥兒清脆、嘹亮的聲音,令人心生喜悅。
2、排比、比喻:
(1)、有的一聲長叫,包括著六七個音階;有的只是一個聲音,圓潤而不覺其單調;有時候是獨奏,有時候是合唱,簡直是一派和諧的交響樂。
(2)、多少樣不知名的小鳥,在枝頭跳躍,有的曳著長長的尾巴,有的翹著尖尖的長喙,有的是胸襟帶著一塊照眼的顏色,有的是飛起來的時候才閃露一下斑爛的花彩。
排比的修辭寫出了不同的聲音。
(3)、跳蕩得那樣輕靈,腳上像是有彈簧(對鳥跳躍姿態的描摹,“腳上像是有彈簧”,極為形象,鳥的輕靈如在眼前。)。
3、半文言、引用詩句
(分寫,俊俏)幾乎沒有例外的,鳥的身軀都是玲瓏飽滿的,細瘦而不干癟,豐腴而不臃腫,真是減一分則太瘦,增一分則太肥那樣的秾纖合度,(胖瘦合適。秾,豐滿、肥胖。纖,瘦小、瘦弱。合度,適宜)(對偶句,文雅而又精煉的詞匯,盛贊鳥的形體之美。學者性的散文。)
具體分析作者情感表達的方法。(學生提出交流,老師總結提示)
1、準確描摹:“清脆、嘹亮,玲瓏飽滿”等詞語,“曳著長長的尾巴,翹著尖尖的長喙”等詞組的直接刻畫,給人以美感;
2、全面刻畫:有的……有的……,有時……有時……,各種情況的綜合,群體之美;
3、對比突出:三四段都有對比,突出美。
4、修辭手法:比喻、排比、擬人,引用的使用,將鳥做人來寫,突出其活力之美。
5、動靜結合:有畫面有動作,鳥的聲音之妙,靈動之美。
(反思:我思維總是限定自己所限制的范圍之內,不夠開闊。聚焦三四的寫法,很好,但聚焦了此處,忽略了——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這一目標的落實。張老師的思路卻是完整的。并且,對三四段的寫法分析也是站在描寫鳥這一事物的高度之上。有總——準確描摹、全面刻畫等,也有分——修辭、描寫手法動靜結合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1099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