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作業設計(七年級語文作業設計)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1.鄧稼先學校: 姓名: 學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作業設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作業設計
1.鄧稼先
學校: 姓名: 學號:
【課前預習】
1.看拼音寫漢字。(A)
yuán xūn( ) diàn jī( ) yān hóng( )
xuǎn pìn( ) fù rú jiē zhī( )
jū gōng jìn cuì( ) zhì sǐ bù xiè( )
2.根據意思寫出字詞。(A)
很少有人知道。( )
連婦女小孩都知道,表示眾所周知。( )
指銳氣和才干全都表現出來。多形容人氣盛逞強。( )
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為止。( )
3.課文哪些句段最讓你感動?這些語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A)
4.請同學們閱讀文章第三部分,勾畫出作者的評價性語句。(A)
5.課文第五部分,開頭引用《吊古戰場文》,有什么作用?結尾處又引用兒時學到的“五四”時代的一首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B)
【課后鞏固】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A)
①鄧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識地前進的。沒有páng huáng( ),沒有矛盾。
②佩服他yǎng mù( )他的人很多,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少。
③“jū gōng jìn cuì( ),sǐ ér hòu yǐ( )”正好準確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④鄧稼先繼續他的工作,zhì sǐ bù xiè( ),對國際武器作出了許多新的巨大貢獻。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理想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要文字來奠基。
B.平沙無垠,渺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
C.“俯首甘為孺子?!?,魯迅這句鮮為人知的名言一直深受眾人追捧。
D.為我們的文學事業嘔心瀝血的人,為我國人民革命鞠躬盡瘁的人,他們的英名和業績是永存的。
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由于運用了科學的復習方法,他的學習效率有了很大改善。(將“改善”改為“提高”)
B.我們在心里由衷地感激教師多年來的默默付出。(刪去“由衷”)
C.這些深受學生喜愛的活動,使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得到了增強和培養。(把“培養”與“增強”互換位置。)
D.最近全國各地加大了對醉酒駕車的懲處力度,為的是避免那些駭人聽聞的交通事故不再發生。(將“不再”改為“再次”或刪去“避免”)
4.從下列詞語中任選三個寫一段話。(A)
奠基 摯友 可歌可泣 鞠躬盡瘁 當之無愧 家喻戶曉
5.從環境描寫的角度,說一說第五部分引用的《吊古戰場文》的作用。 (A)
6.課文最后一段寫道:“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結合課文,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B)
2.說和做
——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學校:姓名:學號:
【課前預習】
1.看拼音寫漢字。(A)
bào qiàn( ) zhì xù( ) shēn xiāo( ) bàn lǚ( )
qiè ér bù shě( ) mù bù kuī yuán( ) lì jìn xīn xuè( )
2.根據意思寫出字詞。(A)
指一次又一次地出現。( )
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形容專心致志,埋頭苦讀。( )
心思不在這里,指思想不集中。( )
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 )
3.“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薄叭思艺f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闭n文開頭引用聞一多先生這兩句話起什么作用?這兩句話用了什么寫法?表現了聞一多怎樣的品質?(A)
4.分析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A)
他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
5.課文的兩個部分之間,是用哪些話過渡的?把這些話找出來,說說是怎樣起過渡作用的。(B)
【課后鞏固】
1.根據拼音,寫出下列句子中的詞語。(A)
(1)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shuò guǒ( )。
(2)在李公樸同志被害之后,警報dié qǐ( ),形勢緊張。
(3)而聞先生大無畏地在群眾大會上,大罵特務,kānɡ kǎi lín lí( )。
(4)說得真痛快,動人心,鼓壯志,qì chōnɡ dǒu niú( ),聲震天地!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
A.老頭克服著年老的衰微,步履蹣跚地撿著垃圾。
B.小云拿自己的書法作品向長輩請教:“初學不久,技藝不精,敬請雅正?!?/p>
C.他在電視上看到歹徒非常殘忍地殺死了那么多無辜的生命,頓時氣沖斗牛。
D.母親為了一家人的生計辛勤勞作,兀兀窮年。
3.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A.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將“弘揚”與“培育”互換位置)
B.川航機組突遇險情,成功備降,強烈地震撼著網友的心,紛紛為他們的專業素養點贊。(在“紛紛”前加上“網友們”)
C.畢業聯歡會后,小雅那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聲,時常縈繞在我的耳畔。(刪去“優美的舞姿、”)
4.從下列詞語中任選三個寫一段話。(A)
抱歉、秩序、鍥而不舍、歷盡心血、氣沖斗牛、慷慨淋漓。
5.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與其作為學者“迥乎不同”“一反既往”的地方是什么?(A)
6.作者為什么說聞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B)
3.回憶魯迅先生(節選)
學校:姓名:學號:
【課前預習】
1.看拼音寫漢字。(A)
ké sou( ) jiào duì( ) cǎo shuài( ) shēn wù tòng jué( )
yōu rán( ) mǒ shā( ) fēn fù( ) bù yǐ wéi rán( )
2.根據意思寫出字詞。(A)
用于攪拌或進食的小勺子。( )
所給的酬金。( )
形容粗糙簡略。( )
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
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輕視意)。( )
3.從魯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可看出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A)
4.品味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分析其表達效果。(A)
魯迅先生的書桌整整齊齊的,寫好的文章壓在書下邊,毛筆在燒瓷的小龜背上站著。
5.為什么作者不斷強調魯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B)
【課后鞏固】
1.根據拼音,寫出下列句子中的詞語。(A)
(1)魯迅先生笑得連煙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 ké sou( )起來。
(2)有一天下午魯迅先生正在jiào duì( )著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3)青年人寫信,寫得太cǎo shuài( ),魯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之的。
(4)當時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為魯迅先生不加以休息bù yǐ wéi rán( ),后來讀了魯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2.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
A.他做事太草率,可不能把重要的工作托付給他。
B.老師剛把任務吩咐完畢,大家就開始行動了起來。
C.我們希望各級政府科學理財,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教育,萬不可不以為然。
D.廣大群眾對社會上的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無不深惡痛絕。
3.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A.楊絳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滿創作激情。(將“楊絳先生”與“晚年”互換位置)
B.《中國成語大會》節目受到中小學生喜愛,是因為其形式新穎、有文化內涵的原因。(刪去“的原因”)
C.在中小學中開展創客教育活動,可以全面提升并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將“提升”與“培養”互換位置)
4.從下列詞語中任選三個寫一段話。(A)
咳嗽、草率、校對、抹殺、深惡痛絕、不以為然
5.結尾一段的描寫有何作用?(A)
6.魯迅是偉人,我們平時學習的偉人故事大都是轟轟烈烈的,可是本文作者卻并沒有寫魯迅先生轟轟烈烈的大事,而寫的都是生活瑣事,因此有人說這篇回憶魯迅的“瑣記”是流水賬。你認同這種說法嗎?請談談你的理解。(B)
4.孫權勸學
學校:姓名:學號:
【課前預習】
1字詞積累(A)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卿( ) 邪( ) 孰( ) 遂(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通( ),意思是( )
(3)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卿今當涂掌事 (卿: ) ( 當涂: )
蒙辭以軍中多務 (辭 : ) (務: )
孤常讀書我, (孤: ) (常: )
見往事耳 (見: ) (往事: ) (耳: )
蒙乃始就學 (乃: )
及魯肅過尋陽 (及: ) (過: )
卿今者才略 (才略: )
非復吳下阿蒙 (非復: )
即更刮目相待 (更: )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大兄: ) (見事: )
(4)古今異義
治經為博士 (古義: 今義: )
見往事耳 (古義: 今義: )
但當涉獵 (古義: 今義: )
及魯肅過尋陽 (古義: 今義: )
即更刮目相待 (古義: 今義: )
2 填空。(A)
(1) 《孫權勸學》選自( )(朝代)( )(誰) 編纂的《 》,此書是一部( ),其目的是“觀古今之通變,明治亂之得失”。
(2)成語“吳下阿蒙”出自《孫權勸學》,其原句是:
這一成語的意思是:
(3)成語“刮目相待”出自《孫權勸學》,其原句是:
這一成語的意思是:
【課后鞏固】
1.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A. 蒙辭以軍中多務 / 以刀劈狼首 B. 蒙乃始就學 /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C.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 下車引之 D. 結友而別 / 人不知而不慍
2. 翻譯下列句子。(A)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2)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4)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3.作者是運用什么寫作手法來表現呂蒙學習的成效的?(A)
4.說明文中三個人物的身份,并根據文意,說說各自的性格特點。(B)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1129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