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常考點歸納常考點01 詞語的理解,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中考語文詞語辨析真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考語文詞語辨析真題
常考點歸納
常考點01 詞語的理解
【技巧點撥】
(一)詞語(成語)的辨析運用
1. 看詞語(成語)含義與前后文修飾限制成分是否一致。
2. 看使用范圍場合、適用對象是否張冠李戴。
3. 看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是否適合所在語境。
(二)近義詞的辨析運用
1. 從詞的構成上辨析。
如“周密——嚴密——精密”,其辨析重點是“周”(全)、“嚴”(緊)、“精”(細)。
2. 從詞語的意義上辨析。
(1)根據語義輕重辨別。如“優良——優秀”,語義前輕后重。
(2)根據適用范圍辨別。如“戰役——戰爭”,范圍前小后大。
3. 從語體色彩上辨析。口語比較親切,書面語嚴肅莊重。
4. 從語法功能上辨析。
根據搭配對象、造句的習慣來判斷。如“頒布——頒發”,“頒布”通常和法律、法規、條例等詞語搭配,而“頒發”側重于授予、發出等,對象通常是證書、獎品等。
(三)關聯詞的辨析運用
1. 關聯詞語要適應語句表達的具體內容,語句要表達怎樣的意義關系,就選取與之相應的關聯詞語。
2. 在運用和填充關聯詞語時,要注意關聯詞語在使用中有著固定的搭配關系,一般不能更換。
常見成套關聯詞語:
表并列 | 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時……有時……,既(又)……又……,不是……而是…… |
表選擇 | 不是……就是……,是……還是……,與其……不如……,寧可……也不…… |
表遞進 | 不但……而且……,尚且……何況…… |
表轉折 | 雖然……但是……,盡管……可是…… |
表條件 | 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無論……都……,不管……總是…… |
表假設 | 如果……那么(就)……,即使……也……,哪怕……也…… |
表因果 | 因為……所以……,既然……就…… |
【典例1】
(2021·湖北宜昌·中考真題)當代生活日新月異,網絡新詞層出不窮。請在下列新晉熱詞中任選一項解釋它的意思。
A.內卷 B.神獸 C.后浪 D.杠精
【答案】
A.內卷:一般指各行各業內的非理性競爭。
B.神獸:當下家長對自家孩子的一種無奈稱謂。
C.后浪:泛指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超越前輩、后來居上的年輕人。
D.杠精:泛指在爭辯時總是唱反調,不分對錯、固執已見的人。
【詳解】
A.內卷:內卷,網絡流行詞,本意是一類文化模式達到了某種最終的形態以后,既沒有辦法穩定下來,也沒有辦法轉變為新的形態,而只能不斷地在內部變得更加復雜的現象。 經網絡流傳,很多高等學校學生用其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愿”競爭。現指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貨膨脹”。
B.神獸:神獸,網絡流行語,是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居家上網課的孩子的代稱。也是當下家長對自家孩子的一種無奈稱謂。
C.后浪:網絡用語,出自“長江后浪推前浪”,本意指晚輩,一般指90后、00后,因2020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的短視頻《后浪》而走紅。泛指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超越前輩、后來居上的年輕人。
D.杠精:杠精是一個網絡流行詞,指經常的通過抬杠獲取快感的人、總是唱反調的人、爭辯時故意持相反意見的人。2018年12月3日,詞語“杠精”被《咬文嚼字》公布為2018十大流行語。
【典例2】
(2021·內蒙古呼倫貝爾·中考真題)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到過黃山的人,都說黃山的云海日出是不可多得的美景佳境,我早就盼望著能一飽眼福了。(看到珍奇或美好的事物身體上得到很大的滿足。)
B.上面的不速之客顯然不打算走了,而且動靜一天比一天大,我只好向鄰居大嬸討教應對之策。(指受邀請而來的客人。)
C.艦載戰斗機上艦,中國白手起家,一切從零開始。(比喻原來沒有基礎或條件很差而創立起一番事業。)
D.總之,媽出差去過表哥家,回來后就細說表哥的優點,如數家珍。(像數自己家里的珍寶一樣,形容對列舉的事物或敘述的故事十分陌生。)
【答案】C
【解析】
A.一飽眼福:意思是形容看到了不易見到的美好事物。
B.不速之客:指未經邀請而自己來的客人。
C.白手起家,在沒有基礎或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解釋正確。
D.如數家珍:像數自己家里的珍寶一樣,形容對列舉的事物或敘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典例3】
(2017·重慶市·中考真題)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與例句中的“暖”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暖心交警為車禍受傷者撐傘,感動山城。
A.“天氣寒冷,帶個熱水袋暖一暖手吧.”媽媽對正要出門
的我說。
B.百花村社區舉行包粽子比賽,為“情系端午”活動暖場。
C.重慶90后暖男手繪漫畫,教父親使用銀行查詢系統。
D.今年五月,汽車市場回暖明顯,呈良好的發展態勢。
【答案】C
【解析】
A.句中的“暖”是動詞,熱一熱的意思;B.句中的“暖”是動詞,“暖場”就是“熱場”;C.句中的
“暖”由被動的意思,“暖男”就是讓人感到溫暖的男人;D.句中的“暖”是形容詞,溫暖的意思。
【典例4】
(2017·浙江衢州·中考真題)春節以來,我們舉全國之力應對疫情,這是一次人類與新冠病毒的對決,堪比戰爭。小語在瀏覽新聞時,發現有的媒體用“狙擊戰”,有的媒體用“阻擊戰”,小語不知道哪個正確。請你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幫她解惑。
強信心,鼓士氣!信心百倍打贏防疫阻擊戰!
(騰訊新聞)
一條心一個目標,打贏防疫狙擊戰!
(澎湃新聞)
《現代漢語詞典》釋義:
【狙擊】jū jī 埋伏在隱秘地點伺機偷襲敵人:~手
【阻擊】zǔ jī 以防御手段阻止敵人增援、逃跑或進攻:~敵人
【答案】“阻擊戰”正確,因為“阻擊”是以防御手段阻止敵人增援、逃跑或進攻。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是用防御的手段阻止病毒進攻,是公開的對抗和較量。而“狙擊”是埋伏在隱秘地點偷襲敵人,這與我們這次的防疫大戰情況不符。
【解析】
“阻擊戰”使用正確。疫情來勢洶洶,我們舉全國之力,調動各種手段阻止疫情的蔓延,這是一場正面的戰爭,是公開的較量,并不是藏在某個隱秘之處準備給病毒以致命一擊,所以應用“阻擊戰”。
【技巧點撥】?
理解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或解釋詞義,一般要求理解或解釋詞語的引申義、比喻義或語境義。解答時要注意以下三點:①準確把握句子或語段的語境;②在語境中揣摩理解,詞語的含義和感情色彩取決于語境,褒義詞可表示貶義,貶義詞也可表示褒義;③將詞語的語境義還原到句中去檢驗,保證準確性。
常考點02 詞語的運用
【典例1】
(2021·重慶·中考真題)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智慧是不會枯竭的,思想和思想碰撞,就會迸濺出無數火花。
B.冬日陽光普照,如妙手回春,公園里游人如織,處處歡聲笑語。
C.那樂聲,高亢雄渾,在夜霧中直沖霄漢,令人嘆為觀止。
D.幾場瀟瀟的春雨后,山青了,水綠了,山下那條潺潺流動的小溪,愈發鮮腴起來。
【答案】A
【解析】
A.迸濺:向四外濺。與語境相合,使用正確;
B.妙手回春:稱贊醫生醫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句中是寫冬日陽光溫暖,像春天一樣,不涉及醫術,所以該成語使用錯誤;
C.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該句中樂聲是聽到的,而非看到的,所以該成語使用錯誤;
D.鮮腴:新鮮肥美。用來形容小溪不合適,所以該成語使用錯誤;
故選A。
【典例2】
(2021·山東濟南·中考真題)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在排演話劇《屈原》時,同學們全心投入,將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
B.自從玫瑰增選為濟南市“市花”后,玫瑰花餅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
C.2021年3月31日“中國天眼”正式對全球開放,這個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D.春天,濟南五龍潭公園的櫻花開放了,如云似雪,美不勝收。
【答案】D
【解析】
A.入木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適用對象錯誤,不能用來形容人的扮演。
B.炙手可熱:比喻權勢很大,氣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語句說的是“玫瑰花餅”受到人們的青睞,望文生義,使用錯誤。
C.大快人心:指壞人受到懲罰使人感到非常痛快。這是個好消息,不能用“大快人心”,與語境不合。
D.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很多,一時看不過來。符合語境,使用正確。
故選D。
【典例3】
(2021·遼寧·中考真題)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我們要向袁隆平學習立志做大事的勇氣擔當。為了讓中國人吃飽飯,他不斷克服困難,實現了水稻畝產1000公斤的目標, 了我國糧食安全。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鉆研,他 地堅持著,憑借“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執著,最終獲得了 的回報。2019年,袁隆平被 “共和國勛章”。
A.保障 義無反顧 豐厚 授予
B.保護 忘乎所以 豐富 授予
C.保障 忘乎所以 豐厚 給予
D.保護 義無反顧 豐富 給予
【答案】A
【解析】
第一空:保障:指保護(生命、財產、權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壞,也指起保障作用的事物;保護:指盡力照顧,使不受損害,主要是對具象的人或物。這里保護的對象是“糧食安全”,是抽象的,用“保障”更恰當。
第二空:義無反顧:指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對不能退縮回頭,含褒義;忘乎所以:指由于過度興奮或驕傲自滿而忘記了言行應該把握的分寸,含貶義。這里形容袁隆平面對一次次的失敗,仍然堅持鉆研,用“義無反顧”更恰當。
第三空:豐厚:指數量多、品種多,一般指東西貴重,包含深情厚誼;豐富:是指種類多或者數量大。這里形容袁隆平經過一次次的失敗,仍然堅持,最終獲得了回報,用“豐厚”更恰當。
第四空:授予:給予(勛章、學位、榮譽稱號等);給予:意思是給,贈送,使別人得到。這里指的是袁隆平獲得“共和國勛章”勛章,所以應該使用“授予”。
故選A。
【典例4】
(2021·江蘇無錫·中考真題)填入下面文段橫線上的詞語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無錫地處太湖之濱,東臨蘇州,北靠長江,交通便利,經濟發達,____,____,是十分理想的投資場所、宜居城市。近年來,城市更顯活力,競爭力不斷提升。
A.市場活躍 善于經商 B.市場活躍 商業繁華
C.善于經商 活躍市場 D.商業繁華 活躍市場
【答案】B
【解析】
根據前文語句“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為主謂結構短語,可知橫線上所填短語也應是主謂短語,而“善于經商”是偏正短語,“活躍市場”是動賓短語,故排除ACD三項。B.“市場活躍”“商業繁華”都是主謂短語,故選B。
【典例5】
(2020·湖南岳陽·中考真題)下面是一位學生寫的“學習英雄”隨筆中的一段,其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越是困難時刻,越能見證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緊要關頭,越要凝聚同舟共濟的力量。在醫院前線,醫護人員不擇手段與病毒較量。在醫院這個戰場之外,還有不計其數的人,在物資保障、科研攻關、民生供應、基礎預防等方面全力以赴,與疫情競速。謝謝你們,真心英雄,是你們凝聚成阻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A.同舟共濟 B.不擇手段 C.不計其數 D.全力以赴
【答案】B
【解析】
A.同舟共濟:坐一條船,共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使用正確;
B.不擇手段:指為了達到目的,任何手段都能采用。貶義詞,不合語境,使用錯誤;
C.不計其數:沒法計算數目,形容很多。使用正確;
D.全力以赴: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進去。使用正確;
故選B。
【典例6】
(2021·山東兗州·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標識,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生活在距今2500多年前人類社會創造性思維意識集體迸發的文明“軸心時代”,他和同時代的老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巨匠并稱為偉大的精神導師,引導人們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面對世界。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不僅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① (左右/控制)著人類的整體精神歷程,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今天東西方文明不同的文化形態。時至今日,每當人類社會面臨危機或新的② (飛越/飛躍)時,我們總是能在先哲那里獲得精神上的指導和啟迪。在中華文明中,以禮、仁、中庸、大同、小康、天下為公等為基本內容的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深度結合,( )在中國思想文化領域長期居于主導地位,表現出恒久旺盛的生命力,( )先后傳播至東亞、東南亞、歐美等地區,成為啟蒙思想家的理論原泉之一,為世界文明發展提供了豐厚滋養,( )為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提供了一定啟示。
1.依次選用文中括號里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左右 飛越 B.左右 飛躍
C.控制 飛越 D.控制 飛躍
2.文中三處括號依次填入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不僅……而且……也 B.因為……所以……也
C.不是……而是……還 D.因為……所以……更
【答案】
1.B 2.A
【解析】
1.“左右”支配,操縱。“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動或越出范圍,使處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響之下。從“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不僅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 著人類的整體精神歷程”語境看,應使用“左右”,排除CD。
“飛越”:是指從上空飛行越過,飛揚;也指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飛躍”:事物從舊質到新質的轉化;比喻突飛猛進。語境是“時至今日,每當人類社會面臨危機或新”,應使用“飛躍”。
故選B。
2.從“在中國思想文化領域長期居于主導地位,表現出恒久旺盛的生命力”與“先后傳播至東亞、東南亞、歐美等地區”兩句的關系看,為遞進關系;“為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提供了一定啟示”句與前文也是遞進關系;故選A。
【變式演練】
1.(2020·湖北宜昌·中考真題)請根據你對下列成語的理解,將“斤、兩、銖、鈞”四個古代量單位按從輕到重的順序排列。
半斤八兩 銖兩悉稱 雷霆萬鈞 錙銖必較
【答案】銖 兩 斤 鈞
【解析】
(1)半斤八兩: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實力相當。
(2)銖兩悉稱:意思是形容兩者輕重相當,絲毫不差。
(3)雷霆萬鈞:形容威力極大,無法阻擋。
(4)錙銖必較:用來形容非常小氣,很少的錢也一定要計較;也比喻氣量狹小,很小的事也要計較。
結合“錙銖必較”的意思可知,突出小氣,故“銖”應該是比較輕的。結合“銖兩悉稱”的意思可知,“銖”和“兩”的輕重差不多,結合“半斤八兩”的意思可知,半斤和八兩的輕重差不多,故“兩”比“銖”要重,“斤”應該比“兩”重。結合“雷霆萬鈞”的意思可知,這里突出威力大,故“鈞”最重。故正確排序:銖,兩,斤,鈞。
2.(2020·內蒙古呼和浩特·九年級學業考試)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女店主看著老婦人留下的紙條,不禁潸然淚下。(突然)
B.小海燕說:“這大海上的風云瞬息萬變,我可不打算在大海里葬埋。”(一眨眼,轉眼)
C.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披著俏麗的彩衣。(條紋相間)
D.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一直往前走)
【答案】B
【解析】A.潸然:流淚的樣子;C.斑斕:色彩燦爛絢麗的樣子;D.徘徊:表示在一個地方來回走動;故選B。
3.(2018·四川遂寧·中考真題)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無端:無緣無故。 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左右流之:撈取。
B.駢進:一同前進。 理至易明:道理極容易明白。 馬作的盧飛快:變作。
C.詰責:質問并責備。 煞它風景:破壞人的興致。 萬鐘于我何加焉:什么好處。
D.呈報:報告(上級)。 傖俗:粗俗鄙陋。 爾輩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規律。
【答案】C
【解析】“馬作的盧飛快”的意思是戰馬像的盧馬那樣跑得飛快。“作”的意思是“像,好像,如同”
4.(2020·湖北宜昌·中考真題)下面詞語中,加點的“載”與“厚德載物”的“載”,意思最接近的是( )
A.千載難逢 B.風雪載途 C.滿載而歸 D.載歌載舞
【答案】C
【解析】A“年”。B“充滿”。C“承載”。D“又”。“厚德載物”的“載”,意思“承載”,與 C 項相符。
5.(2018·湖北宜昌·中考真題)請在下邊方框內分別填充一個恰當的字,并解釋這個字的意思。
A.狐( )虎威 意思:______ B.聞名( )邇 意思:______
【答案】 (1). A假: (2). 借,假借 (3). B遐: (4). 遠,遙遠
【解析】
遇到形近、音近或義近類成語填空時,要注意從相近成語的相異語素去分析,找出其差別。從而確定答案的文字。釋義時可用連字解詞法來解決,連字解詞法就是先解釋詞語中的每個字的意思,再連起來解釋整個詞語的意思。如“邇”的意思是“近”,那么相對應的應該是“遠”,這正是“遐”的意思。
6.(2019·湖南湘潭·中考真題)對下列加點粗詞的理解或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錢。--“排”:擺出。刻畫出孔乙己擺闊氣、炫耀的神氣,也從深層揭示出他的窮酸本相。
B.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群蟻排衙”這里指整齊地排列著,運用比喻手法表現聞一多先生書寫工整,體現了他治學嚴謹的精神。
C.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寂寞”在文中是指孤孤單單的意思。
D.母親是個好勞動。--“好勞動”是指勞動的好手。
【答案】C
【解析】
ABD.正確。 C.有誤,“寂寞“本意指“孤單冷清”,文中寫出多種花樹的栽培,景物不單調。故此“寂寞”文中指“景物單調”的意思。故選C。
7.(2021·山東青島·中考真題)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B.在全球范圍內,生物多樣性整體喪失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C.山河無恙,是因為無數先烈前仆后繼,拋灑鮮血;國秦民安,是因為千萬英雄不忘初心,無私奉獻
D.阿木爺爺不用一顆釘子、一滿膠水,僅用木頭就親手制作出泡泡機、小豬佩奇等玩具,真可謂妙手偶得!
【答案】D
【解析】
A.旁騖:對正業不專心而追求其他。此處前面有“不”字,一起形容對待“一件事”專心;使用正確;
B.遏制:阻止。此處與“未得”連用,說明“生物多樣性整體喪失的趨勢”沒有改變;使用正確;
C.前仆后繼:前邊的倒下了,后邊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怕犧牲,英勇奮戰。此處形容無數先烈的不怕犧牲,無私奉獻;使用正確;
D.妙手偶得:技術高超的人,偶然間即可得到。也用來形容文學素養很深的人,出于靈感,即可偶然間得到妙語佳作。此處形容阿木爺爺“僅用木頭就親手制作出泡泡機、小豬佩奇等玩具”,一般人均能做到,看不出技術高超;使用不當;
故選D。
8.(2021·貴州遵義·中考真題)下面文段中加點詞語的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我們雖然和世界一流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決不能自慚形穢。只要每一位人民教師都強聒不舍,在育人中樂于奉獻: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恪盡職守,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每一位科研人員都鍥而不舍,在研究中克難攻堅:……所有中國人同心同德,努力奮斗,就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A.自慚形穢 B.強聒不舍 C.恪盡職守 D.鍥而不舍
【答案】B
【解析】
A.“自慚形穢”指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此處使用正確;
B.“強聒不舍”指形容別人不愿意聽,還絮絮叨叨說個不停。這里用于形容教師的教誨,應當用“誨人不倦”,故本項用詞不恰當;
C.“恪盡職守”指謹慎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此處使用正確;
D.“鍥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此處使用正確;
故選B。
9.(2021·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下列加點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中華文明與亞洲眾多文明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同時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攜手前行。
B.黎明湖龍舟賽拉開了戰幕,疾馳的龍舟宛如蛟龍,岸上的觀眾摩肩接踵,吶喊助威。
C.語文老師經常在課堂上提醒我們,寫字時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離書本一尺遠。
D.袁隆平一生致力于發展雜交水稻,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被授予“共和國助章”當之無愧。
【答案】C
【解析】
A.相得益彰:兩者互相配合或映襯,雙方的長處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符合語境,使用正確;
B.摩肩接踵:肩碰肩,腳碰腳。形容來往的人很多,很擁擠。寫觀眾多,使用正確;
C.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恭敬或拘謹的樣子。用來寫人的坐姿,望文生義,使用錯誤;
D.當之無愧:完全當得起,沒有可慚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種榮譽或稱號等是完全夠條件的。符合語境,使用正確;
故選C。
10.(2021·湖南益陽·中考真題)閱讀下面語段,語段括號中所填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美與時代從來都是相互聯系、( )的,我們可以從藝術與科技的關系來理解這個問題。藝術與科學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者以不同的方式追求真善美。隨著科技的發展,往往導致藝術發展,使藝術具有更多樣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將藝術引入科技,會使科技獲得令人賞心悅目的形式,增強科技的人文意蘊。G20峰會開幕式當天,一面整合了科技與藝術、傳統與現代的中國扇于西湖之上打開,扇面與湖面產生的鏡像( ),形成一個圓,體現出中國崇尚圓滿、完美的傳統精神,令世界( )。剎那間,來自世界各地的掌聲( )。
A.相輔相成 互為一體 驚艷 經久不衰
B.相得益彰 融為一體 驚悚 經久不息
C.相輔相成 融為一體 驚艷 經久不息
D.相得益彰 互為一體 驚悚 經久不衰
【答案】C
【解析】
相輔相成: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輔助,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從語境“美與時代從來都是相互聯系”看,應使用“相輔相成”,排除BD;互為一體:比喻幾種事物關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個整體。融為一體:融合為整體。比喻幾種事物關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個整體。“融為一體”強調融合性,不分彼此;“互為一體”強調了支持度。從語境“一面整合了科技與藝術、傳統與現代的中國扇于西湖之上打開,扇面與湖面產生的鏡像( ),形成一個圓”,應使用“融為一體”,故選C。
11. (2020·湖北宜昌·中考真題)請結合語境,將正確的選項填寫到相應的橫線上。
凡事順其__________;遇事處之___________;得意之時_____________;失意之時_____________;艱辛曲折必然;歷盡滄桑悟然。
A.泰然 B.自然 C.坦然 D.淡然
【答案】B A D C
【詳解】
(1)自然:不勉強;不局促;不呆板,自由發展。任何事情都要順從它的自然發展的狀態,故第一個空填選B。
(2)泰然:心神安定的樣子。遇到突發的事情對待它要心神安定,不慌亂,故第二個空選擇A。
(3)淡然:形容不經心;不在意。稱心如意的時候、人生處于高峰狀態時要對周圍的夸耀、贊美保持一種不經心、不在意的態度,不被贊美所迷惑,故第三個空選D。
(4)坦然:形容心里平靜,無顧慮,不懼。人生處于低谷、處于不如意的階段的時候,面對自己的失敗、面對周圍的不滿時,要做到內心平靜,沒有顧慮、不懼怕,故第四個空選C。
12.(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題)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款煌所在的古絲綢之路,________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________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作為古絲綢之路上多元文明交融互鑒的結晶,________屬于中國,但________是屬于世界的。
A.與其 不如 敦煌學 敦煌 B.只有 才 敦煌學 敦煌
C.不僅 而且 敦煌 敦煌學 D.或者 或者 敦煌 敦煌學
【答案】C
【解析】
“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與“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之間由具體到抽象,是遞進關系,應選“不僅……而且”;此段介紹的是“敦煌”以及“絲綢之路”,后兩空需要填寫句子主語,由前文對敦煌“絲綢之路”的表述,“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可知“敦煌”屬于中國;由“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可知“敦煌學”屬于世界。故選C。
13.(2017·江蘇南京·中考真題)從備選詞語中選擇填空。
漫步語文世界,才能欣賞到一幅幅理想的生活畫卷,這里,____有重山那邊波濤喧囂的大海,____有夾岸桃花引路的世外桃源,____生活的理想如此光明美好,我們就沒有理由不為之努力奮斗。
(備選詞語:只有,不僅,況且,可是,而且,既然)
【答案】不僅 而且 既然
【解析】解答此題要弄清關聯詞的固定搭配,及常用用法,結合句段內容去選擇,解答后要通讀確認。關聯詞有:如果就,如果那么,表假設。因為所以,表因果。不僅還(也、而且),表并列。雖然但是,表轉折,既然就,表條件等。解答此題,要熟悉常見關聯詞的搭配及常用用法,然后分析句意辨析,如句中“生活畫卷”中有“大海”,有“世外桃源”兩者是關列關系,可選:不僅 、 而且;從語意中的“就”和關聯詞的固定搭配可辨析,“ 既然就“最恰當。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1240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