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重點知識(六年級語文上冊)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親愛的小學友們,期末考試你們準備好了嗎?現在是不是每天都在復習、做題中忙碌呢?期末復習怎樣才能利用繁雜的復習資料提高成績呢?左左老師給小學友們準備了一份重點、難點和易考點的復習匯總資料,在期末復習的沖刺階段,助力小學友們更上一層樓,加油,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重點知識?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重點知識
親愛的小學友們,期末考試你們準備好了嗎?現在是不是每天都在復習、做題中忙碌呢?期末復習怎樣才能利用繁雜的復習資料提高成績呢?左左老師給小學友們準備了一份重點、難點和易考點的復習匯總資料,在期末復習的沖刺階段,助力小學友們更上一層樓,加油!
一、基礎知識部分易考內容匯總
(一)重點詞語(考試中考察比率高,易錯)
苔蘚 瀑布 諺語 盡量 伸縮 情況 預報 蹦跳 顛簸 天涯 包裹 壯觀 和藹 資源 慷慨 骨戒 毀壞 例如 譜寫 茅屋 純熟 景象 陶醉 家景 鄭重 講究 羞怯 束縛 經歷 蕩漾 退縮 瘦削 瞬間 凝視 陡然 驟然 擁戴
(二)易考多音字總結
(1)扁:①biǎn(扁平)②piān(扁舟)
(2)曲:①qū(曲折)②qǔ(歌曲)
(3)禁:①jìn(禁止)②jīn(禁不住)
(4)宿:①sù(宿舍)②xiǔ(一宿)③xiù(星宿)
(5)便:①pián(便宜)②biàn(方便)
(6)省:①shěn(節省)②xǐng(省親)
(7)散:①sàn(散步)②sǎn(散裝)
(8)參:①cān(參加)②shēn(人參)③cēn(參差)
(三)易考近義詞匯總
迅速——快速 透明——透亮 安靜——寂靜
忽然——突然 慷慨——大方 節制——控制
枯竭——干涸 指望——希望 遨游——漫游
合適——適當 舒服——舒適 恬靜——安靜
鄭重——慎重 無端——無故 退縮——畏縮
預告——預報 情愿——寧愿 驟然——陡然
(四)易考反義詞匯總
敏捷——笨拙 密切——疏遠 馴良——頑劣
慷慨——吝嗇 貢獻——索取 無私——自私
恭敬——傲慢 舒服——難受 幽靜——喧鬧
微弱——強烈 陌生——熟悉 虛擬——真實
鄭重——隨便 允許——拒絕 伶俐——笨拙
枯瘦——健壯 不朽——腐爛 永遠——短暫
二、課文內容重點、易考點匯總
1、全冊課文中出現的人物、事物體現的特點總結:
(1)內蒙古草原:風光美、人情美、民俗美。
(2)丁香:靈動優雅、純潔無瑕、可愛芬芳。
(3)紅軍:不怕艱難困苦。
(4)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
(5)故宮: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
(6)老支書:無私無畏、舍己為人、不徇私情。
(7)桑娜和漁夫:樂于助人。
(8)黃河:源遠流長、波濤洶涌。
(9)老農:堅持不懈、默默奉獻。
(10)少年閏土:見識豐富、活潑可愛、聰明能干。
(11)魯迅:愛憎分明、無私奉獻。
2、《伯牙鼓琴》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不管俞伯牙彈奏什么,鍾子期都能準確道出俞伯牙的心意。鍾子期死后,俞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再彈琴。這個故事反映了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表達了對真摯友誼的贊美。同時故事還向我們展現了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3、重點詞語解釋:
(1)伯牙鼓琴 鼓:彈。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方:剛才。志:心志,情志。太山:泛指大山,高山。
(3)善哉乎鼓琴 善哉:好啊。
(4)巍巍乎若太山 巍巍:高大的樣子。若:像
(5)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 少選:形容極短的時間。
(6)湯湯乎若流水 湯湯:水流大而急的樣子。
(7)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足:值得。 復:再。
4、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解析】這句話的意識是:鍾子期死了,伯牙把心愛的琴摔碎、把琴弦弄斷,終身不再彈琴,他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這里指伯牙把鍾子期當作他的知音。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鍾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朋友間的深情厚誼令人動容。
5、《書戴嵩畫牛》記敘了四川杜處士非常珍愛收藏的戴嵩的《斗牛圖》,被一牧童指出畫中常識性錯誤的事,告訴我們:要認真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象。不能迷信權威,要從客觀事物出發。同時也告誡人們要因事求人,不要做憑空想象的外行人。
6、重點詞語解釋:
(1)蜀中有杜處士 處士: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
(2)所寶以百數 所寶:所珍藏的寶貝。
(3)有戴嵩《牛》一軸 戴嵩:唐代畫家。《牛》:指戴嵩畫的《斗牛圖》
(4)錦囊玉軸 : 用錦緞作畫囊,用玉作畫軸。
(5)拊掌大笑 拊掌:拍掌。
(6)尾搐入兩股間 搐:抽縮。 股:大腿。
(7)今乃掉尾而斗 乃:卻。 掉:擺動,搖。
(8)謬矣:錯誤。
(9)處士笑而然之 然之:認為他說得對。
7、處士笑而然之。古語有云:“更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解析】這句話的意思是:杜處士笑笑,認為牧童說得對。古人有句話說:“耕種的事應該去問農民,織布的事應該去問織工。”這個道理是不會改變的呀!處士面對牧童的話“笑而然之”,由此可見杜處士是一個敢于應戰、樂于接受別人意見的人。下一句揭示了本文的道理:藝術創作離不開對生活的細心觀察,藝術家應該向富有實踐經驗的勞動人民虛心學習。
8、《京劇趣談》為我們介紹了京劇中最有代表性的道具馬鞭和表演動作亮相,讓我們感受到了京劇文化的獨特與有趣,表達了作者對京劇的喜愛之情和對祖國傳統文化的強烈的自豪感。
9、同時用一根虛擬的馬鞭,給演員以無窮無盡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揚,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還在家門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解析】這句話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把演員運用馬鞭時的表演自由形象地寫了出來。
10、馬鞭是實在的道具,是可感覺可使用的。京劇還有一些虛擬的道具,但一樣可感覺可使用。【解析】這句話從描寫馬鞭這個實在的道具過渡到描寫虛擬道具,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使文章結構更緊湊。
11、俗話說“一動不如一靜”,古詩也說“此時無聲勝有聲”,講的就是這種情況。【解析】運用引用的修辭手法,說明有時候沒有聲音比有聲音更有表現力,人們的情緒已經與京劇表演中傳達的情感相融相通,突出了京劇藝術的高妙之處。
12、作者簡介: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1918年,他首次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魯迅以筆為武器,戰斗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等。
13、《少年閏土》一文描述了“我”和閏土相識、相處的過程,重點記敘了閏土給“我”講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和看跳魚兒四件事。從中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見識豐富、活潑可愛、聰明能干、勇敢機智的農村少年。表現了“我”與閏土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
14、“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愿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解析】“紫色的圓臉”說明閏土是農村孩子,經常參加勞動,風吹日曬。“銀項圈”表現了閏土的父母對閏土的寵愛和珍視。這段外貌描寫,刻畫了一個健康可愛、受父母寵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
15、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解析】“他們”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狹窄,由于整天關在高墻深院里,與生活在海邊的閏土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句話的意識是:“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爺”,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廣泛地接觸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狹窄。這句話表達了“我”對自己所處環境的不滿,流露出對農村豐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16、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
17、《好的故事》是一首散文詩。通過對夢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繪,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帶有明亮的暖色和淡淡的溫馨的美麗畫卷,表現了作者魯迅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執著追求,對黑暗社會的強烈抨擊與反抗,對理想的熱烈憧憬以及對還在混沌中的人們覺醒的呼吁。
18、這故事很美麗,幽雅,有趣。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天云錦,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動著,同時又展開去,以至于無窮。【解析】這故事“很美麗,幽雅,有趣”,有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天云錦”,飛動起來像“萬顆奔星”,幻化無窮,充滿生機。這既是“好的故事”的總體形象,又是作者憧憬的理想的象征。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出了魯迅思想深處那種對理想的執著追求,自然而然地成為本文的文眼。
19、但我總記得見過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解析】在“昏沉的夜”里,本來就沒有什么“好的故事”的發生。“好的故事”只能在夢境中可以看到,是一種美好的理想境界,表達了作者決心要同“昏沉的夜”進行堅持不懈的頑強抗爭的精神,以及對美好理想的強烈的渴望和執著的追求。
20、《好的故事》在開頭描寫了“昏沉的夜”,結尾又寫到“昏沉的燈光”,結合課文相關內容簡要分析它們的作用。【解析】①影射社會現實。燈光昏暗,夜色昏沉,既是當時作者書房的環境特征,也是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影射。②渲染沉悶氛圍。昏暗的燈光與夜色,渲染出窒息、沉悶的氛圍,表現出作者當時的苦悶心情。③與“好的故事”形成對比。書房的昏暗沉悶,與夢境中美麗的風光、和平寧靜的生活形成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④為下文作鋪墊。寫書房的昏暗沉悶,影射黑暗現實,為下文寫“好的故事”作鋪墊。
21、《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周曄寫的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的文章,通過回憶了五件事:趣談《水滸傳》、笑談“碰壁”、除夕放花筒、救助車夫、關心女傭,從而說明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
22、伯父摸著胡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解析】這句話表面看是魯迅夸自己記性好,實際上是用幽默的語言、委婉的語氣批評“我”讀書太馬虎。這簡短的語言描寫,透出魯迅先生含蓄、幽默、風趣的性格特點。
2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解析】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當時的社會一片黑暗,看不到一點兒光明,人民連一點兒民主和自由都沒有。“碰壁”是與反動勢力作斗爭時受到的挫折與迫害。從這談笑似的話語中,可以體會到魯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懼迫害的頑強斗爭精神和革命的樂觀主義態度。
24、作者回憶了魯迅先生的哪幾件事?從中可見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解析】作者回憶了魯迅先生的五件事:①談《水滸傳》,表現了他對青少年的關心和愛護。②笑談“碰壁”,表現了他頑強的斗爭精神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③除夕,和家人一起放爆竹和花筒,表現了他慈祥和藹的一面。④救助黃包車車夫,表現了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關心。⑤關心女傭阿三,表現了他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總之,魯迅先生是一個慈祥和藹,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25、《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一詩的作者是臧克家,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者,歌頌了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人。
26、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解析】第一個“有的人”指的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軀殼活著,雖生猶死,生命毫無價值;第二個“有的人”指的是像魯迅一樣一生為人民、甘愿給人民當牛馬的人,這種人雖生命不復存在了,但他們的思想、精神永駐人間。
27、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啊,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解析】一個“騎”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動統治者驕橫的形象,兇暴的本質;“啊,我多偉大”刻畫了反動統治者的外強中干、自我吹噓的丑態;“俯下身子”刻畫了魯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28、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解析】第一個“活”指肉體活著,第二個“活”指精神活著;第一個“死”指精神死亡,第二個“死”指軀體死亡。
三、閱讀題答題公式總結
1、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1)在文首:①開篇點題;②渲染氣氛;③埋下伏筆;④設置懸念;⑤為下文作鋪墊;⑥總領下文。
(2)在文中:①承上啟下;②總領下文;③總結上文。
(3)在文末:①點明中心;②深化主題;③照應開頭。
2、仿寫句子的方法:①數清例句的字數;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辭手法;③讀懂例句與所要仿寫的句子在概念和現象上的聯系。
3、修辭的作用:(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答題格式】把x x比作……(把x x擬人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事物)……的特點,表達了(人物)……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應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齊,更有氣勢,強調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點。
(3)引用:引用詩句,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語言更優美或引用詩句是為了說明……
4、文中畫線句、段運用何種描寫方法,有何作用?
【答題格式】(1)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正面、側面描寫。作用:表現人物……的特點,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質、思想)
①外貌:描寫了……的樣子,表現了……;②語言:……的語言,生動、傳神地展現了……內心,表現了……;③動作:運用……的詞語,生動、準確地刻畫了……④心理:……等詞語寫出了……,表現了……
(2)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作用:烘托……的氣氛,表達一種……的思想感情。
六年級上冊期末語文第七、八單元課文重點內容復習資料匯總
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第五、六單元課文重點內容復習資料匯總
六年級第八單元《少年閏土》《好的故事》《有的人》等筆記匯總
六年級第26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預習筆記,共同懷念魯迅先生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