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鄧小平爺爺植樹》是最新選入二年級部編語文課本的文章,文章通過對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親手栽種柏樹苗時動作、神態和語言的描寫,表現了鄧小平爺爺與人民心連心,做事嚴肅、認真的態度,也表達了鄧小平爺爺一心建設國美好家園的希望,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二下第四課鄧小平爺爺植樹知識梳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二下第四課鄧小平爺爺植樹知識梳理
《鄧小平爺爺植樹》是最新選入二年級部編語文課本的文章,文章通過對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親手栽種柏樹苗時動作、神態和語言的描寫,表現了鄧小平爺爺與人民心連心,做事嚴肅、認真的態度,也表達了鄧小平爺爺一心建設國美好家園的希望。
此篇課文因為是新選入教材的文章,因此可用資料比較少,小徐老師分析起來也比較謹慎,但此篇文章在寫人敘事和主題挖掘上很有借鑒意義,今天小徐老師就來分析一下本課。
一、易讀錯字:
“鄧”:聲母“d”,區分“b”,韻母“eng”不要寫成“en”。
“齡”:韻母是”ing“,不要寫成”in“。
“致和茁”:聲母都是翹舌音“zh”,區分“z”。
“勃”:聲母是“b”,區分“d”。
“揮”:韻母“ui”,區分“iu”。
“選和填”:兩字都是三拼章節,不要漏寫了中間的韻腹。
二、易寫錯字:
“植”:共12筆,“直”中間是3小橫。
“休”:單人部加一“木”字,不要寫成“體”。
“引”:共4筆,筆順“橫折、橫、豎折折鉤、豎”
“滿”:左右結構,千萬不要寫成上下結構。
三、形近字和同音字辨析:
“休和體”、“植和直”、“格和各”、“注和柱”、”息、溪和西“幾組形近字或同音字一定要多組詞多運用加以區分。
四、多音字:
“興”字,讀一聲時,有“創辦、建立”的意思,可組詞“興辦、大興土木”;有“旺盛、昌盛”的意思,可組詞為“興旺、興盛”;有“流行,盛行”的意思,可組詞為“新興、時興”;也有“發動”的意思,可組詞為“興師動眾,興兵”;還有表精神振奮,情緒飽滿時,也讀一聲,組詞“興奮”等。
讀四聲時,表示對事物喜愛的情趣,可組詞“興趣、掃興、興頭,興致勃勃、高興、興沖沖”等。
“難”字,表示困難、不容易、不好時,讀二聲,可組詞“困難、難受、難關、難辦、難聽”等,還有組“難道”時也讀二聲。當“災害或禍患等不幸遭遇”時,讀四聲,可組詞“災難、受難、大難臨頭”等,當“質問、責問”講時,也讀四聲,可組詞為“問難、責難、非難”等。
五、重點積累詞語
難忘、碧空如洗、萬里無云、格外、引人注目、興致勃勃、休息、精心、仔細、滿意、綠油油、笑容、筆直、美麗、風景等。
其中還要讓孩子們多讀課文,注意文章中一些好的詞語搭配,比如“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精心地挑選、茁壯的柏樹苗、綠油油的小柏樹、筆直地站在那里、滿意的笑容、美麗的風景”等。
六、詞語拓展:
描寫天氣晴朗的四字詞語:除了文中出現的”碧空如洗、萬里萬云“,還有風和日麗、陽光明媚、云淡風輕、碧空萬里。
ABCC式詞語:除文中出現的”興致勃勃“,還有”金光閃閃、小心翼翼、白發蒼蒼、得意洋洋、可憐巴巴“等。
天壇公園一景
七、課文分析:
分析寫人記事的文章,要以分析人物形象為主,體會文章通過寫事,運用哪些描寫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讀課文,可以引導孩子們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鄧爺爺是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怎樣植樹的?
2、鄧爺爺栽好樹后滿意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3、鄧小平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些事,哪些描寫可以看出來?
4、為什么說“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5、如果你去了天壇,看到鄧爺爺種的柏樹,會想到什么?
以上幾個問題本著由簡入難,由表及里的原則設置,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體會寫人記事的文章刻畫人物的手法,體會敘事的六要素和敘事的條理性。
小平樹
其中著重引導孩子分析“鄧爺爺是個什么樣的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目的是引導孩子體會動作、神態、語言描寫對人物刻畫的作用。重點句子分析如下:
1、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滿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此句運用了動作、神態描寫,從“興致勃勃、滿是汗珠、不肯休息”三個詞語中可以看出鄧爺爺是一個非常認真、執著的人。
2、鄧爺爺精心地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
此句運用了動作、語言描寫,從“精心地挑選、小心地移入、仔細看看、連聲說”等詞上可以看出鄧爺爺做事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態度。
另外,文章最后一段說到”鄧爺爺親手栽種的柏樹已經長大了,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其中”美麗的風景“喻意深刻,不僅指鄧爺爺種的柏樹已綠樹成蔭,風景優美,也指鄧爺爺認真、執著,與人民心連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永存,激勵著我們健康成長,以鄧爺爺為榜樣,綠化祖國、建設祖國。
小朋友們你們學會了嗎?加油!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1349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