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嬋娟是什么意思(千里共嬋娟是什么意思)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原句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
蘇軾這首詞可謂是膾炙人口,詩中最主要的意象就是明月,而對于“嬋娟”到底是什么更是議論紛紛,有的人認為是“月光”有的人認為是“嫦娥”那嬋娟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先說一下嬋娟的古意,嬋娟通”蟬蜎“,在張衡《西京賦》中有句”嚼清商而卻轉,增嬋蜎以此豸(音雉)“。 蟬蜎、此豸,解釋為”恣態妖蠱也";蜎,形容蟲子爬行的屈曲蠕動的樣子;豸,古書上指沒有腳的蟲子。《文選·木華〈海賦〉》中的"蟬蜎" ,李善注:"蟬蜎,煙艷飛騰之貌。
之后的嬋娟就有了最常見的三種含義
一、美女
《同沈右率諸公賦鼓吹曲二首》 其一 巫山高(南北朝·劉繪)
出沒不易期,【嬋娟】似惆悵。
這首詩用了宋玉《高唐賦》中巫山云雨的典故,嬋娟代表了神秘的高唐神女。

二、形容姿態美好
《游仙二首 其一》(唐·司空圖)
蛾眉新畫覺【嬋娟】,斗走將花阿母邊。仙曲教成慵不理,玉階相簇打金錢。
梳妝打扮一番,覺得自己挺漂亮,爭著帶花跑到阿母身邊。嬋娟形容美女打扮得美麗。
三、美好姿態的物體 例如月亮等
花木
《竹十一首 其十》(唐·陳陶)
丘壑誰堪話碧鮮,靜尋春譜認【嬋娟】。會當小殺青瑤簡,圖寫龜魚把上天。
這里的嬋娟不是形容詞了,而是作為名詞使用,代表了竹子。

還有一點大家似乎忽略的就是這句并不是蘇軾的原創,是蘇軾化用了前人的詩句。
《懷江南同志》(唐·許渾)
南國別經年,云晴波接天。蒲深鸂鶒戲,花暖鷓鴣眠。竹暗湘妃廟,楓陰楚客船。唯應洞庭月,【萬里共嬋娟】。
《箏》(唐·張祜)
綽綽下云煙,微收皓腕鮮。夜風生碧柱,春水咽紅弦。翠佩輕猶觸,鶯枝澀未遷。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嬋娟】。
蘇軾的”千里共嬋娟“和許渾的”萬里共嬋娟“只是一字之差,可以說是蘇軾用了許渾的詩句。
那么蘇軾的這句“嬋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從《水調歌頭》這句詩來看在“嬋娟”之前已經描述過月了,所以“嬋娟”一定不指月亮,在古詩詞中這種是最忌諱的,詩中描述國的景物,距離不會太近在描述的。
蘇軾這個嬋娟可以理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思,因為有嬋娟二字,可以理解為此時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光。如果把嬋娟直接解釋為月亮不太準確。
一家之言,歡迎詩友們指正探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1475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