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中國原子彈之父(中國原子彈之父應該是誰)
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20)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chuàng),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中國原子彈之父應該是誰?1958年6月30日:蘇聯(lián)幫助中國建成第一座實驗性重水型原子反應堆并正式運轉。

蘇聯(lián)對于中國的原子彈和彈道導彈項目,有著重大的幫助。
上到上面說的反應堆,下到幫助中國尋找鈾礦,甚至手把手交手制造導彈,蘇聯(lián)幫了中國很大的忙。
1964年10月,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前幾天,赫魯曉夫會晤了日本外相藤山愛一郎。日本人詢問中國現(xiàn)在是否有能力進行核試驗,赫魯曉夫坦率地回答說,中國人完全可以進行核試驗。蘇聯(lián)已經(jīng)提供了許多核技術和核設備,并向他們示范了如何去做這些事情,中國人距離成功爆炸原子彈的距離已經(jīng)很近了。
如果說蘇聯(lián)對中國原子彈幫助很大,那么中國原子彈之父究竟是誰?
有人說是鄧稼先,有人說是一個團體,有人說根本就不存在中國原子彈之父。
薩沙個人認為,中國原子彈之父就是錢三強。
原子彈之父并不是說,原子彈是這個人自己造出來的。

任何一個國家的原子彈,都是一批頂級科學精英的研究成果,是他們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心血的結晶。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由一兩個人造出原子彈,中國也是如此。
我們熟知的兩彈元勛就有:王淦昌、鄧稼先、錢三強、郭永懷、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程開甲、彭桓武等著名科學家。
所謂原子彈之父,指的是在原子彈研發(fā)過程中,起到?jīng)Q定性指導工作的人。
在美國,原子彈之父毫無疑問是奧本海默,他是曼哈頓計劃的秘密武器實驗室主任。
奧本海默并不是某一個領域的專家,而是對多個領域都有一定了解,也有一定的威望。

而曼哈頓計劃比最初設想的還要龐大,是涉及物理、化學、冶金學、軍械和工程學的大型跨學科計劃,到1945年參與研究的人員高達6000人。
奧本海默對各個領域都有所了解,能夠平衡領域之間的沖突,還能平衡科學家和軍人之間的復雜關系。
雖然領域內(nèi)有很多杰出的科學家,他們的學術成就還超過了奧本海默,但后者地位是無法取代的。

美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維克托·魏斯科普夫這么評價他:奧本海默是真正地領導這些理論和實驗上的研究。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他能夠以異乎尋常的速度理解任何課題的要點。在工作上的每一部分,他都能夠掌握最重要的細節(jié)。他不是坐在領導辦公室中指手畫腳,而是在心身上都親臨每一個決定性環(huán)節(jié)。
每當測量出新的現(xiàn)象,他都會出現(xiàn)在實驗室里;每當構思出新的主意,他都會出現(xiàn)在研討室里。倒不是他提出了多少主意和建議,而是他全始全終地參與,這使得我們每個人都親身感覺到直接的參與感,也使得整個實驗室都一直充斥著熱情和挑戰(zhàn)的獨特氣息。

薩沙個人認為,中國原子彈之父非錢三強莫屬。
除了是巴黎大學核物理博士以外,錢三強的地位同奧本海默類似,他是原子彈項目的總負責人,是負責把握全局的技術線一號人物。
錢三強一直很受重視,被認為是有大將之才的科學家,也足夠忠誠。
在1948年,錢三強帶著妻女回國,1949年3月北平剛剛解放就被重用。
錢三強被周恩來委任去巴黎參加和平大會,實際上借機去去購買用于發(fā)展原子核科學的儀器設備。
在經(jīng)濟極度困難的時候,上面砸鍋賣鐵籌集了5萬美元皺巴巴的鈔票,全部交給錢三強。
可見,組織上對錢三強是足夠信任的。

從此以后,錢三強就成為中國原子項目的技術掌門人。
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前期的創(chuàng)建工作,錢三強就是負責牽頭搞著。這是中國第一個原子核物理研究機構,也是后來原子彈項目的源頭。
后來,錢三強成為物理研究所所長,邀請彭桓武、王淦昌等著名物理學家加盟研究所。
中國底子差,原子彈項目需要向蘇聯(lián)學習和接受幫助。
蘇聯(lián)援助中國原子項目,涉及到核擴散問題,是高度保密的。
這么秘密的事情,又是交給錢三強負責的。

在被蘇方列為高度保密的情況下,他帶隊去蘇聯(lián),親自同“蘇聯(lián)原子彈之父”庫爾恰托夫進行數(shù)次長談。到了1956年主導核武器研究的二機部成立,錢三強順理成章成為副部長。
需要說明的是,錢三強這個副部長是主管科研業(yè)務的,部長和其他大部分副部長并不懂技術。如部長劉杰少年時期就參加革命,連中學也沒有畢業(yè),對核技術方面更是一竅不通,只是政工干部。
說來說去,錢三強就是原子彈技術方面的總負責人,根本就不可取代。
一份報告文學這么寫:這時的錢三強,是科學前沿戰(zhàn)場上指揮若定的領軍大將,他總是在關鍵時刻,調(diào)配關鍵人物去解決關鍵問題。在謀劃全局的時候,錢三強總能周密地考慮到布局上還有哪些環(huán)節(jié)是空白點。他不能讓這幾個空白點堵塞千軍萬馬的必經(jīng)之路。
可見,錢三強就是中國的奧本海默。

事實證明,錢三強也是勝任原子彈之父的。
1960年,蘇聯(lián)停止對中國的原子項目援助,黨中央決定完全靠自力更生發(fā)展原子彈。
中國初步掌握了原子彈的資料和技術,卻嚴重缺乏經(jīng)驗。
原子彈不是二踢腳,中國自行研發(fā)的難度非常大,這又是一個大考驗。
二機部副部長的錢三強擔任技術總負責人、總設計師,實際上成為中國原子項目的一號人物。
在錢三強的掌握下,王淦昌、彭桓武、王承書、于敏、黃祖洽等人全部擔當重任,還破格舉薦了鄧稼先、朱光亞等大牛人物。
這些大將的努力下,中國終于在1964年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可見,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事業(yè)重要的開拓者與奠基人,對中國核科學事業(yè)做出了突出貢獻,也是技術上重要人物。就重要性來說,鄧稼先同錢三強是無法相比的。
再說通俗點,錢三強類似于軍隊的總指揮,鄧稼先則是個將軍。軍隊的將軍有很多,總指揮只有一人。

對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國外和國內(nèi)都沒有什么爭議。
看看這份資料: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6月18日,法國法新社科學編輯貝爾發(fā)表文章寫道:“人們認為錢三強是中國的核彈之父。”同一天,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fā)表文章說:“沒有哪個國家進展得這樣快。法國爆炸第一個原子彈比中國早四年,但是仍然沒有試驗氫彈……關于參加這項計劃的人物,外人知道很少,但是這個計劃很可能是錢三強領導的。”這些消息和電訊,第二天就被轉載到新華社編發(fā)的《參考資料》上。
其實,中國早已認可了錢三強的地位。
1999年8月30日,《人民日報》發(fā)表《錢三強:“中國原子彈之父”》。

有意思的是,錢三強自己堅決不同意這個稱呼:“中國原子彈研制成功決不是哪幾個人的功勞,更不是我錢三強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外國人往往看重個人的價值,喜歡用之父這類稱謂。”
除了認為原子彈是大家的功勞以外,錢三強不愿意自稱“中國原子彈之父”也有其他原因,他被整怕了。
文革時期,部長劉杰和副部長錢三強都被整得很慘。
錢三強被整的重要罪名就是:“他(錢三強)有嚴重的權威思想,在黨內(nèi)以專家自居……對黨的領導不放在眼里。”
可能就是“原子彈之父”這幾個字,讓錢三強長達10年的時間無法工作。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wǎng)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1479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