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16)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遼寧路><桂花小豆粥><京津小吃坊>……這幾個關鍵字勾起你的少時記憶了嗎?且聽好吃君今兒個叨不叨不屬于咱們天津孩紙的「甜蜜」回憶文末更有小吃評鑒de超大福....<p><strong>< 遼寧路 ></strong><strong>< 桂花小豆粥 ></strong><strong>< 京津小吃坊 ></strong></p><p>……</p><p>這幾個關鍵字</p><p>勾起你的少時記憶了嗎?</p><p>且聽<strong>好吃君</strong></p><p>今兒個叨不叨不</p><p>屬于咱們天津孩紙的「甜蜜」回憶</p><p><strong>文末更有小吃評鑒de超大福利!!!</strong><strong>不看到篇末錯失幸運</strong><strong>哦~</strong></p><p>1928年年底,天津法租界內的天津勸業場開張營業,1929年,萬順成飯鋪分號就在勸業場旁的梅大夫路和竇總領事路(也就是如今的遼寧路和長春道交口)開業了。上世紀60年代更名為京津小吃店——如今,幾乎就在原址上、現在遼寧路上的津津小吃坊,就這么走過了近90年。</p><p>要說<strong>萬順成</strong>的小棗秫米飯、八寶蓮子粥</p><p>似乎印象已遠</p><p>不過從<strong>京津小吃店</strong>到<strong>津津小吃坊</strong>那碗記憶中的<strong>【桂花小豆粥】</strong></p><p>一定是天津孩子們最難忘的香甜沁心滋味</p><p>更不用說琳瑯滿目的</p><p>開口笑、喇嘛糕、涼果、炸糕、燒賣……</p><p>這兒的各類小吃</p><p>幾乎“甜”滿了幾代天津人甘香的生活滋味</p><p>香飄至今~</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strong>「 </strong><strong>挑擔敲梆子 </strong><strong>香氣彌漫整條胡同 」</strong></p><p>津津小吃坊的負責人李潔楓說,小吃坊在去年曾恢復了萬順成的秫米粥,“考慮到多方面因素,是將秫米飯做成了秫米粥,堅持了半年,常常是一天也賣不完一鍋。”</p><p>曾有老先生夸贊這是“當年的味道”,但是嘴里這種粗高粱米嚼勁兒,已經離現代飲食所推崇的細膩口感相去甚遠,不為大部分人所接受了。</p><p>萬順成卻是靠著這又甜又稠的小棗秫米飯起的家。</p><p>萬順成是祖籍在靜海獨流鎮的段玉吉、段玉林、段玉祥段氏三兄弟所創辦的。民國初年,兄弟三人初到津門是以賣麻稈、秫秸和葦子等柴火為生,后來發現甜食最受當時平民百姓的歡迎,攢了點錢后就開始挑擔賣起了秫米飯。</p><p>挑擔賣秫米飯的,必定是敲梆子“報君知”。天津文史研究者高偉先生曾說道,饑腸轆轆的孩子特別盼望胡同里響起的梆子聲,“擔子一頭是帶爐子的鐵鍋,另一頭的木架上有放著青絲、紅絲、紅糖、桂花的玻璃盒子,以及藍邊海碗和洗碗的水。”香味飄散在胡同里,自然引得小孩子拉著大人拿著碗去打秫米飯,就像喝粥一樣,得溜著邊兒往嘴里吸溜,既解飽又解饞。</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3)"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4)"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而到了夏季,段氏挑子上還增加了八寶蓮子粥,更是大受歡迎。一來二去,兄弟們準備擴大經營。1920年,南市東興大街上,多了一間叫“萬順成飯鋪”的門臉。買賣大了,自然不能只有小棗秫米飯、八寶蓮子粥,萬順成又增添了鍋巴菜和素包。</p><p>天津的鍋巴菜鹵分葷素兩種,萬順成的就是葷鹵,肥瘦肉片、黃花木耳一勾芡,靠著開鍋的香味兒就能吸引食客。南市本就是熱鬧之所在,實惠美味的飯鋪自然受到各個階層的歡迎,生意相當興旺。</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5)"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切糕盆糕</p><p>江米藕等</p><p>還增添了,</p><p>開張時,</p><p>分號</p><p>繼1926年中原百貨建成之后,1928年12月,天津勸業場開業。這一地段異軍突起的繁華商業讓段氏兄弟決定將萬順成分號選在勸業場旁的梅大夫路和竇總領事路交口(遼寧路長春道交口),就是現在的津津小吃坊旁的桂順齋的地址。</p><p>1929年,分號開張時,除了老號的傳統品種外,還增添了炸糕、套環馃子、餛飩、雞絲湯面等以及時令小食,比如江米粽子、切糕、盆糕、江米藕、煎燜子、涼粉、湯圓……因為大哥段玉吉早逝,于是段玉林掌管遼寧路的分店,段玉祥掌管東興大街總號。1939年,天津大水之后,總號遷址到榮吉大街,匾額也換成了“祥記萬順成”。</p><p><strong>「 </strong><strong>曲藝演員</strong><strong>也曾是京津小吃店常客 」</strong></p><p>“兩家”萬順成都占了地理之便,而且不管是南市還是勸業場,都是市民百姓游藝之所在,萬順成的營業時間也就從早間6點多一直到午夜0點左右,而且中間不休息。做買賣的、逛街的、茶園戲樓的演員們……隨時點隨時吃。</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6)"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7)"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1956年,在公私合營的浪潮中,榮吉大街萬順成店被撤銷,技術骨干又加入了遼寧路店,蒸食更加豐富,麻醬燒餅、起酥燒餅、咖喱餃、面包、蜜麻花等品種也一一涌現。到了上世紀60年代中期,由于老字號被認為屬于“四舊”,萬順成更名為京津小吃店。</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8)"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9)"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現在店中的張作軍師傅,他的父親就從萬順成店一直工作到后來的京津小吃店,張師傅說,京津小吃店依舊紅火和地處繁華中心位置密不可分,比如駱玉笙、蘇文茂等當時已名聲顯赫的曲藝演員也曾是京津小吃店的常客,因為勸業場的八大天有曲藝演出,如今濱江道和新華路交口就是原來的新中央戲院,更是曲藝演出的重要場所。</p><p>最難忘那一碗桂花小豆粥</p><p>包括李潔楓在內,很多人對于京津小吃店最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桂花小豆粥了。“年過50歲的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過年,得到勸業場添置新衣服,當時過年一想到勸業場,必須要到京津小吃店去買小豆粥。”</p><p>綠色的小吃店門簾、豆綠色的小瓷碗以及想起就想吃到嘴的香甜小豆粥,都是和新年、新衣一樣的盼望,“還有各種甜食,什么驢打滾、切糕。總覺得從京津小吃店出來以后,過年都是甜的。”</p><p>其實,小豆粥的出現也有些“迫不得已”。小棗秫米飯因為貨源短缺,已經多年不賣了;八寶蓮子粥亦是如此,一些基本的原料湊不齊全,很難保證味道,也出現了斷檔;餛飩銷量大,但成本高又很難調價,所以漸漸取消了。桂花小豆粥的出現則填補稀食減少的空白。</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10)"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家里也曾自己做小豆粥,可就是出不來那個味兒。”多年以后,成為負責人的李潔楓才琢磨出讓幾代人都愛不釋口的小豆粥,其實還是有獨特的工藝和秘方的:上等的紅豆蒸熟后還要經過壓豆;必須要用大鐵鍋熬;熬的過程中依次加入桂花、白砂糖以及其他六七種輔料。</p><p>“去年就熬壞了一口鍋,店里常年得多備出一口鍋。”節假日最高能一天賣出3000多碗呢,日常也有個五六百碗的銷量,李潔楓說:“后廚一直不停,讓隨時進來的顧客隨時能喝到。”</p><p>至于起名叫京津小吃店,是因為當時店里很多特色小吃不但囊括了天津的,還有從北京引進的喇嘛糕等。“前幾日,我去北京一些著名的小吃店考察,發現不少品種和咱們是重合的。”李潔楓說,天津本就是一個融合多地飲食文化之地,京津更是密不可分,“京津小吃店,名副其實。”</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1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1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13)"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strong>「 </strong><strong>改名為【津津小吃坊】 </strong><strong>搞對象在這品“甜蜜” 」</strong></p><p>1989年前后,勸業場周邊也開始了危房改造建設新城市面貌工程,京津小吃店和同在一樓里的永慶樓燒賣館以及川蘇菜館一起停業了。直到2002年,新小吃店開業,更名為“津津小吃坊”。</p><p>起了新名,但首先要做的是恢復——當開鍋的桂花小豆粥那醇厚的甜香又再次彌漫在遼寧路上時,又重新聚集在一起的部分萬順成、京津小吃店以及永慶樓等老字號的老員工們,信心十足。</p><p>如今,在小吃坊墻上貼的菜品價目表上,有好多都是張作軍參與恢復的。比如喇嘛糕,“開始做出來的喇嘛糕依舊松軟香甜,口味沒變,可同樣是雞蛋、面、白砂糖,就是蒸不出原來那種漂亮的大花瓣形來。”張師傅說,一個喇嘛糕研究了十幾天。</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14)"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李潔楓感慨,很多小吃的恢復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起眼的品種也可能大有淵源。”以梅菜包子為例,入餡的梅菜得提前炒制,調入些許辣味,讓口感更豐富;三鮮燒賣保持了永慶樓的老做法和口味,創新的是面皮里有碎蝦,還單獨戳上了一只整蝦;小麻醬燒餅醬用芝麻醬、花生醬混合,手法是揉一次劑子刷一層,一共四次,這樣味道均勻,烤得透亮;春節期間,黏黏糕依舊賣得火,取音“年年高”,老傳統好兆頭,切片蒸著吃或者油炸,再蘸著白糖,哎喲,甜滋滋的幸福就別提了……</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15)"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16)"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在一步步挖掘傳統小吃的同時,津津小吃坊還推出了韓式拌飯、本土蓋飯、各種湯面等。在李潔楓看來,這似乎就是萬順成、京津小吃店一脈相傳的敬業精神:以豐富的品種,讓八方顧客都能嘗到地道獨特的口味。</p><p>曾有顧客對李潔楓說,父母搞對象時曾在這里你儂我儂地吃小豆粥,現在自己搞對象了,當然也要在這里品嘗品嘗“甜蜜的滋味”。</p><p>饞蟲被勾起啦?</p><p>幼時的回憶都記起啦?</p><p><strong>【好吃君】</strong></p><p>現在給個機會</p><p>帶著您</p><p>咱們一塊兒『重返老味道』!</p><p><strong>15個</strong><strong>名額</strong></p><p><strong>「津津小吃坊」“童年老味道”小吃現場評鑒</strong></p><p>小豆粥、</p><p>喇嘛糕、</p><p>傳統燒麥、</p><p>梅菜包子、</p><p>麻醬燒餅、</p><p>開口笑</p><p>……</p><p>各種小點心</p><p>各樣特色小吃</p><p>想都一一嘗到?</p><p>想再回味一下記憶中的老味道?</p><p><strong>【好吃噠】</strong><strong>現在開始征集</strong><strong>【你與遼寧路那些老味道、小吃的故事】</strong></p><p>如果你的故事夠誠意</p><p>如果你的往事夠感動</p><p>如果你的記憶夠震撼</p><p>如果你的回味夠迷人</p><p>……</p><p>就有可能加入</p><p>這個充滿回憶的小吃團哦!</p><p><strong>回復好吃噠后臺:</strong><strong>老味道 【你的故事】 姓名 聯系方式</strong></p><p>看看你的故事是否足夠打動好吃君咯~</p><p><strong>溫馨提示:</strong></p><p>分享活動讓更多朋友知道、</p><p>在文末下方留言等</p><p>為你加分哦~</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17)"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文 | 單煒煒</p><p>攝 | 吳迪</p><p>編輯 | 流食吳小兜兒</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18)"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天津“味兒” |美味 | 好店 | 故事 | 嘗鮮 | 手作 | 星菜 | 買手</p><p>saturday_meishi</p><p>新報星期六采編團隊美味奉上</p><p>本號內容解釋權歸新報星期六所有</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19)"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歡迎訂閱“新好吃噠”</p><p>最好吃 | 美食計 | 飯局兒 | 有星味</p><p>新好吃噠ID</p><p>:saturday_meishi</p><p><img alt="地道的鍋巴粥(記憶里那碗小豆粥都是童年的味道)(20)"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p><p>留個????吧親</p><p>* 你的小吃故事?15個幸運免費試吃名額 *</p><p>點個小藍手“賄賂”下好吃噠咯~</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2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