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科技>騰訊員工的辦事方式和思維方式(工作總是干不完)
發布時間:2023-11-08閱讀(37)
凡謀之道,周密為寶。——《六韜》
一朋友,在一家銀行的網絡部門任職。
一天,領導給了他一疊打印件,是幾家供應商的設備資料。
“研究一下這些資料,最好今天出一份選型報告,明天我要到總公司匯報。”
一聽當天就要,朋友就有點著急了。一邊埋怨老板為什么不早點說,一邊趕緊翻看資料。
由于是紙質版,沒法檢索和快速定位。朋友翻了兩個小時,才大概弄明白這些資料的大概框架。
“可這里的參數有這么多呢,到底要分析哪部分?”眼看時間到了下午,朋友再次敲開老板辦公室,詢問分析報告的具體要求。
“這個嘛,我也沒想好呢。你覺得應該包括哪些方面呢?”
……
就這樣,兩個人又討論了1個多鐘頭,才將分析參數確定下來。

所以,我的這位朋友最后加班了嗎?答案毫無疑問。當天22:00整,他才把分析報告發到了老板的郵箱。
那么,他的付出,會讓領導對他贊賞有加嗎?
很遺憾,并沒有。反而領導覺得我給了你現成的材料,和一天的時間,還讓我等到半夜才收到報告。一點準備時間都不給我留,實在是能力欠佳。
可朋友這邊,照樣有一肚子委屈:你連標準都說不清,我怎么給你做報告?
一件事情,讓雙方都心有不滿,肯定是有問題的。
所以,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剛好讀了一本關于工作方法的干貨書。書的作者是騰訊高級戰略分析經理,全球知名咨詢公司埃森哲與帕特儂的戰略顧問,高級工作管理專家,學習教練——紹文瀚先生。
書中,作者回顧了自己職業生涯中,第一次接受任務的情景:“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整理出幾十頁文檔報告。結果被批評為太泛泛、不深入,沒有充分利用公司現有資源……”
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在沒有弄清楚問題的情況下,就匆匆忙忙投入到工作中,結果做了很多無用功。
【弄清楚問題】是大部分職場人工作低效,而又非常容易忽視的環節。以至于忙了半天,等于瞎忙。
所以今天,我就根據閱讀《掌控工作:從有序中獲得效率》這本書的心得,和你詳細聊聊:
如何快速準確地把事情弄清楚?
具體來說包括3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熟悉與理解專業術語。
第二個層次:剖析問題的本質。
第三個層次:明確的問題陳述。
01 熟悉與理解專業術語職場中,你我都有自己熟悉的領域。
比如,對于一個HR來說,寫崗位說明書,發招聘啟事,組織面試,進行薪酬溝通,是手到擒來的事,就很少會出現“領導想東,我做西”的無用功。
出現問題的,往往是我們已有經驗之外的,新鮮領域的任務;或者是舊領域里的新問題。總之,都是你不熟悉,沒經驗的事。
因此,你需要先搞明白,文件中的這些字,都是什么意思。

具體包括它們的內涵與外延。
探求方法有通過多信息渠道收集信息,然后進行交叉驗證。或者用“what-else”循環法,不斷自問自答,直到找到問題的本質。
如果你覺得這些方法都太繁瑣,需要非常專業的咨詢經驗才可以,那么下面的3個可以直接套用的框架,請你一定要記好。
1、產品型術語
這些詞匯往往代表了一種產品和服務。比如說,奢飾品、戰略咨詢、快消、社交軟件、純凈水、蘋果手機等等。
如果你遇到了這種名詞,首先需要知道它的基本定義,分類情況以及典型品牌。
然后,再對其做外延研究。比如說,產業鏈的上下游,以及同等級的替代產品等等。
做到這些,對于這個產品,你基本就比較清楚了。

2、技術型術語
顧名思義,這類詞語代表的是一種技術,比如供應鏈管理、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等。
針對這類術語,你需要先了解它的技術參數、應用方向、技術分支以及當前發展的情況。
然后,再看它與相關領域技術的聯系,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情況。
3、一般性名詞
這類名詞范圍就比較廣了,只要不是上面的兩種,都可以歸為第三種。
關于內涵,你需要知道它的基本定義以及應用場景。
外延則是與它相關的一些名詞含義。
完成了以上對專有名詞的理解與熟悉,你再面對眼前的文件,就不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了。
但是,看懂文檔就能干好活嗎?
當然不是。
你還得明白這活是誰安排的,他有怎樣的用意與期待。
這就是書中提到的【弄清楚問題】的第二層次。
02 剖析問題本質說到“這個問題是誰提出的,有什么用意”,你很可能會說,領導讓做就做唄,還有什么特殊含義?
但是,你可知道,即使是同一位領導安排的工作,也可能隨著時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側重點。
比如說,在年初時,你被要求梳理本部門員工情況,當時領導很可能是想知道大家手頭上的工作,以便更好地安排之后的工作。而到了年末再做梳理工作,就大概是要論功行賞了。
因此,剖析問題本質的環節,同樣非常重要。
在書中,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咨詢界非常經典的“321”表格,能幫助你快速準確地找到要解決的問題本質。

看到這張圖,你是不是已經要馬上開始動手填了?
且慢!
表上的所有項目,你都需要和問題提出人、利益相關方溝通后確定。
千萬不能自己閉門造車,否則就跟之前沒什么區別了。
好,現在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剖析問題本質的“321表”包括:
這樣,明確了問題本質,再根據優先級排好順序。
你就不會總覺得有事沒做,慌亂、心里不踏實了。
但這畢竟是你自己對問題的定位,到底和老板想的一致不一致呢?
還需要你再去確認一次。
問題是,老板一般時間都很緊張,如果你從“我查了什么資料”開始講起,估計對方會直接耐心聽了。
那么,究竟該如何表達呢?
這就來到了【弄清問題】的第三個層次。
03 明確的問題陳述這個層次用到的工具,你大概就非常熟悉了,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SMART原則。
以上5個部分,都是建立在第二步,321表格的分析基礎上的。

我們不妨再回到開頭,朋友被安排分析供應商設備的例子上。
3W——誰提出的?老板。他為什么提出?因為明天要到總公司匯報。什么時候被解決?今天下班前。
2S——做這件事的標準是什么?為下一步選擇供應商的提供數據參考。解決問題的范圍是?與銀行網絡相關的業績與參數,其他業績指標可忽略。
1R——會遇到哪些挑戰?同時銀行業績,也會因為所處地勢的網絡規模不同,而帶來網絡組網的巨大差異。在分析具體指標時,需要注意避免差異過大。
有了這張321表,朋友再找老板確認時,需要表達的內容,就非常明顯了。
今天下班前,我通過分析供應商提供的設備資料,制定出不同廠商相關業績,以及設備性能、價格對比情況。目標是在明天總公司的匯報會上,提供給領導層參考決策。
如此梳理一番,相信我這位朋友,既不用加班熬夜,還會給領導留下“是個有能力的小伙子”的好印象。

我們在接到任務后,總會以“時間緊、任務重”的借口,直接拿來就干。結果做到一半發現有問題,再去確認返工,反而欲速則不達。
今天,我和你聊聊在行動前,梳理問題的三個層次,分別是:熟悉與理解專業術語;剖析問題的本質;明確的問題陳述。
從而避免出現職場中“瞎忙不討好”的負面情況。
怎么樣?今后再面對陌生工作,你還會沒有思路上來就蠻干嗎?
漫無目標的行動,就像出海飛行沒帶指南針。愿這篇文章,成為你未來工作中的指南針!
加油!
你好,我是專注職場收入增長秘籍的@職心眼兒,期待你的評論留言~
2020年,讓我們一起「漲點錢兒」!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01.html
上一篇:宋代積貧積弱的意思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