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九成宮入門基本筆畫圖字帖(九成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二)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8)
我們再看看平捺

用在走之底

歐體的捺畫
紅圈標(biāo)注的地方
必須帶方

這種字帖應(yīng)該是和原帖差不多大小的

歐體的豎鉤是最經(jīng)典的

豎畫有腰有臀
下邊鉤畫
接近一個正三角形

這種短的撇和鉤很難寫

要注意立鋒

筆鋒一定要立起來
大家看紅圈里的毛筆的筆鋒立鋒示意圖
立鋒后用中鋒去寫
不要用偏鋒
6.歐體鉤畫的寫法
歐體的鉤法
歷來有很多討論

很多人用偏鋒抹出來

用偏鋒抹出來
無法保證紅圈中內(nèi)外側(cè)線條干凈

其實用寫行草的方法
你就知道怎么出這個鉤了
你看行書中這個鉤
書寫速度快的情況下
是沒法去抹出來的
田英章所謂的跪筆彈鋒
實際上是偏鋒

圖中紅圈標(biāo)注的
轉(zhuǎn)折的這個棱角是立鋒后寫出來的
應(yīng)該是一筆寫完
不應(yīng)該有多余的動作

比如這個豎畫
也是一樣的
一筆完成

頓筆后挫筆
很容易做到筆鋒立起
寫出來的線條很結(jié)實的
不用多余的動作的

可以多看看歐陽詢的行書

寫心鉤
筆鋒同樣要立起來再彈出

你看懷素的這個豎鉤就是這樣完成的
這里不可能像田英章說的那樣出鉤

把筆鋒立起來
交接處你會看得很清楚
趙孟頫說用筆千古不易
是對的
立鋒 鋪毫 翻筆換面
其實換面就是翻筆啦~
所以這里我們可以用懷素的草書
來證明我們用筆的正確性

練習(xí)聚鋒
可以用寫懸針豎來練習(xí)
你只要筆鋒一帶
就能聚起來
筆鋒鋪開大了之后,很難聚回來是練得不夠

這是聚鋒的示意圖
大家看這個鉤畫
毛筆筆鋒由鋪開到聚攏
就是這樣聚起來的
這是原理

同樣的方法寫戈鉤
前后鋪就很容易聚
越短越難寫
相比豎鉤
戈鉤是很容易的

浮鵝鉤
中鋒的線條是很結(jié)實的
很犀利的
江西夕夕羅提問:歐體的勾用筆方法與魏碑的相同嗎?
梁三日老師回答:
魏碑的發(fā)力更狠
歐體的發(fā)力更講究控制
更溫和

心鉤
立起來換面
兩條線都是很結(jié)實的

挑畫

這里很容易寫成一團(tuán)

注意這個棱角在兩條線以內(nèi)
不要竄到外邊來

這樣寫都顯得不牢
所以要注意把棱角寫在兩條線之間

略帶點圓也很好的
7.歐體折畫的寫法
橫折有三種寫法
(1)頓筆順轉(zhuǎn)

也就是頓筆后順著轉(zhuǎn)向下方
(2)立鋒換面

把鋒立起來
把筆鋒換成下面
(3)魏碑里的寫法

你去看張黑女墓志就有很多這樣的折

折

這種也是折
豎比較細(xì)
橫比較粗
8.歐體點畫的寫法
點

歐體的點
筆鋒會經(jīng)過三個狀態(tài)
鋪開——聚起來——回頂

點的尾部
不要用筆屁股去抹

一個點雖然簡單
但是
起筆
行筆
收筆
一個動作都不可缺少
啟明按:不要把筆鋒往紙上點一下就完事

鋒一定要到
這在筆性與筆法的里有提到的

任何筆畫的形態(tài)都是鋒抓紙完成的

任何筆畫都是筆鋒運動完成的
而不是用筆肚子抹
鋪開聚起來再回鋒
為了便于鋪開
可以稍微捻指的
看我的示意圖
注意看筆鋒是怎樣鋪下去
以及怎樣聚起來的
定湖居士提問:關(guān)于三分筆的傳說,老師有什么看法?
梁三日老師回答:這不是傳說

一般用毛筆
是用筆頭最前端的一部分
稍重的會用到第二段
比較極端的會用第三段
很多人不會主動利用筆的彈性
恢復(fù)筆頭的形狀
所以比較極端的用筆的時候會很難寫好

你看我可以用這么小的筆寫這么大的筆畫
筆毫鋪到極限了
似水流年提問:楷書講連續(xù)性嗎?
梁三日老師回答:任何書體都講究連續(xù)性的

注意這里的平行關(guān)系
實際上我們研究歐陽詢的筆法
不能光看歐陽詢
得去看其他書家
我提到的懷素
當(dāng)然他的是草書
可以看同時代的書家怎樣寫

比如李邕的《出師表》

立鋒換面
在這里都有經(jīng)典的表現(xiàn)

這個鉤
要翻筆換面

這個短撇也是
立鋒后
用純中鋒寫出來

心鉤也是
你看紅圈里的這個鉤
立鋒的痕跡很明顯
所以說
歐陽詢是個大宗師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106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