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那些年你見過的微商(飽受詬病的微商)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9)
今年不少人都在經濟方面遇到了困難,做一個“斜杠青年”,或是給自己找一份副業,成了不少人考慮的方向。
微商,再次成為了一個“斜杠”方向。
不僅僅是個人,線下銷售的停擺也讓有些企業開始“微商化”。
這幾年,微商的“風”似乎從未停息。
不知,你有沒有在朋友圈看到過類似這樣的文案:

“真子小姐加入微商三個月,喜提愛車和諧號,左手事業,右手家庭……”
有沒有覺得莫名熟悉?
雖然“喜提愛車和諧號”有些夸張,但是“動動手指輕松月入上萬”、“加入微商半年喜提保時捷”、“年入百萬不是夢”等等這樣的微商文案,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
不知道從哪一天起,微商開始像野草一樣,在朋友圈瘋長起來。
冷不丁哪一天,你就會有朋友突然宣布:“我開始做微商了!”
……
一說起微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就是傳銷嘛?
大家都覺得微商很 low,就是在殺熟人和拉人頭。
可是,不論它到底 low 不 low,為什么它能夠如此勢如破竹地野蠻生長呢?
甚至有一家微商企業“云集”,居然都已經上市了。
為什么呢?
微商飽受詬病,它一定有很多的問題,但是它能發展到今天,也一定有它合乎邏輯的地方。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今天再次跟你討論一下,微商背后的商業邏輯。
在開始之前,我要做一個重要的聲明: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絕對不是鼓勵你去做微商,也不是勸誡你不要去做微商。
我只是想站在一個中立的商業顧問的角度,告訴你微商到底是什么。
本文首發于2019年。
— 1 —
要想理解什么是微商,我們需要深刻理解一個概念:交易成本。
什么是交易成本?
商業的過程紛繁復雜,但概括起來,只有兩個環節:創造價值和傳遞價值。
海爾做冰箱,是創造價值,蘇寧賣冰箱,是傳遞價值。
而傳遞價值這個環節,具體來說,其實就是在用效率的手段,降低定倍率。
什么叫定倍率?
定倍率 = 商品零售價 ÷ 成本價
一部手機的生產成本是 1000 塊,如果我們賣 3000 塊,那么它的定倍率就是 3 倍。
鞋服行業的定倍率一般是 5-10 倍,化妝品行業,一般是 20-50 倍。
定倍率 50 倍是什么概念?
這意味著,你花 1000 元買一個化妝品,它的生產成本其實只有 20 元。

那剩下的 980 元去哪了呢?
化妝品在電視上做廣告、請明星做代言、從出廠到一級分銷商、二級分銷商……一直到你家門口的商場專柜、到賣給你化妝品的店員……
每個傳遞價值的環節,都要分走這 980 元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你花 1000 元買的東西,其中 980 元都是為了讓它送到你手上。
這個成本,我們稱之為交易成本。
— 2 —
在傳統的零售中,交易成本非常高。
一個品牌為了讓消費者熟知它,要請明星做代言、要在電視上做廣告,這都是為了建立起消費者對它的信任。
但是如果你有個朋友跟你說,這個東西我用得特別好,你也買來試試吧!
也許商家的廣告從來都沒有觸達過你,但你還是想要買來試一試。
這個時候你的朋友用他的信任,為商家建立了價值,
商家沒有花任何廣告費在你身上,對商家來說,就減少了很大一筆交易成本。
所以,如果能夠通過朋友之間的天然信任來傳遞商品,就可能大大降低傳遞價值的成本。
傳遞價值的成本降低了,商家省了錢,他就可能降低商品的售價,同時拿出一部分獎勵給分享商品的朋友。
最終你購買商品的價格降低了,你朋友也因此獲得了一點收益,商家也賺到了更多錢,這樣來看,這確實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商業模式。
那怎么才能利用朋友之間的信任來傳遞商品價值呢?
在今天的互聯網世界,已經有幾個現成的社交場了,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
于是在這些社交場上,就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了一些不同的社交零售。
比如,微商。
最早的微商大部分都是賣化妝品的。為什么?
因為化妝品的定倍率非常高,可以節省下來很多交易成本。
在傳統的零售中,1000 元的化妝品,傳遞價值的環節可能要花掉 980 元。
而如果用社交的方式,在朋友圈里傳遞商品,商家也許會比原來賺到更多的錢,同時商品到消費者手上也許只要 500 元。
花 500 元買到原來 1000 元的東西,你當然會覺得,天啊,太便宜了!
同時,分享商品給你的朋友,也可以因此賺到一筆商家給他的“推廣費”。
何樂而不為呢?
故事發展到這里,聽起來特別自然而然。
用信任大大降低交易成本,這當然是一種更高效的商業模式。
微商,只不過是生長在朋友圈的一種更高效的零售形態而已。
本質上,它好像和線下的商場零售和線上的電商零售并沒有什么不同。
可是,為什么它會被很多人詬病和鄙視呢?
— 3 —
因為微商,有它天然的人性的挑戰。
如果一個微商,能夠順應微商的邏輯,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真的用著特別好的商品,同時價格也比商場便宜,那他也許真的能做得很不錯。
但是很可惜,很多微商,并不是這樣做的。
他們做微商的基本邏輯,是建立銷售網絡,通俗點說就是找下家,讓每一個下家都去朋友圈里發廣告賣貨。
這樣一來,微商就不再是一個正常分享的消費者,而是純粹以賣貨或者拉人頭為目的的銷售員,所以他想要建立信任,就變得非常不容易。
當你知道你一個朋友開始做微商了,你就知道他有強烈的意愿把商品賣出去,或者拉你入伙,而并不是他真的喜歡這個商品,
這個時候你對他的信任就會大打折扣。
微商這種商業模式的初衷,是借用你和你朋友之間的信任關系,
但是你一旦這么做了,你和朋友之間的信任關系就已經折損掉一部分了,甚至很多人會把微商屏蔽了。
利用信任,卻反而消耗信任,這就是微商天然的人性挑戰。
很多微商發現,在熟人朋友這里賺不到錢,他就會去加一堆陌生人。
可是,想要和陌生人建立信任,會更加困難,更別說想要“變現”了。
而一旦,微商開始不以賣好貨為目的,而是以拉人頭為目的,這個時候它就變味兒了。
它,就會滑向傳銷的邊緣。
傳銷的本質是什么?
是通過煽動巨額回報為利誘,騙取他人的信任,交錢獲得入會資格,然后繼續不斷拉人頭,發展下線,從新人拿提成,從而獲利的模式。
其實就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龐氏騙局”,且通常都有高額的入門費用。
比如,投入69800可能得到1040萬,這樣的活動方式明顯符合拉人頭、交納會員、發展下線牟取非法利益的特征。
請記住,傳銷有三個明顯特征:多級分銷,產品劣質,和高入門費。
這個交易結構賺的錢,不是面向終端消費者獲得的報酬,而是以后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
所以,在傳銷的交易結構中,商品是賣不出他們的金字塔體系的,
買商品的人都是所謂的微商“合伙人”,而不是真正使用產品的消費者。
— 4 —
微商,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真正靠譜的微商,是以真實賣貨為目的,而不是以發展下線為目的。
真正靠譜的微商,是面向終端消費者的,他們會在消費者獲益的基礎上,自己獲利。
如果能夠踏踏實實賣好貨,積累信任,而不是賺錢而拉人頭,騙一個是一個,
這樣的微商,跟傳統的商場和電商相比,確實是一種相對高效的商業模式。
最后的話
微商,是社交電商發展到今天的一個自然形態,沒有對錯之分。
只不過因為做微商的人的目的不同,導致了人們對微商群體的偏見。
真正靠譜的微商,他們內心深處,是真的想要賣出良心貨,幫助身邊人。
而不靠譜的微商,他的目的不是賣貨,而是拉人頭。
懂得區分,并懂得微商的本質,踏踏實實賣好貨,而不是拉人頭。微商,就依然可以是一個正經職業。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216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