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社區防護意識(社區工作人員安全防護既有防護不足)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社區防控是疫情防控的網底,社區工作人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面臨不同程度的感染風險,近日,市社區防控組制定了《社區工作人員防新冠病毒感染規范要點》。5月2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48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副組長王建輝進行了解讀。

王建輝說,當前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一旦發生聚集性疫情的時候,在短時間內感染者的數量會激增,封管控面積大,管理服務保障任務重,所需社區一線人員數量多。目前,各個社區已經廣泛發動在職黨員、志愿者、居民群眾等各方力量參與到了社區防控工作中,這些人員個人防護知識、防護技能相對不足,稍有大意很容易“中招”。
在本輪疫情中,已經發生了社區工作人員交叉感染的情況。另外,目前工作人員安全防護,既有防護不足的問題,也有防護過度的現象。王建輝介紹,制定《要點》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細化完善工作人員防護標準,讓一線人員個人防護有規可循,“只有他們健康安全了,才能更好地落實防控措施,更好地為居民服務,確保社區防控工作安全有序運行。”
為了最大限度防止交叉感染,《要點》針對社區防疫人員在工作、休息、就餐等不同場景、各關鍵環節面臨的感染風險,對工作人員安全防護的基本要求作了統一的規范。具體包括以下9點:
1.按規范穿脫防護用品。
2.封(管)控區工作人員服務區域固定,實行閉環管理,單人單間住宿,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
3.工作和休息期間,嚴禁聚集,就餐時保持距離,實行盒飯分餐,避免不戴口罩交談。
4.加強手衛生,接觸疑似污染后應立即手消毒;定期對通訊工具進行消毒。
5.合理設置貨架,嚴格實行無接觸配送。
6.嚴格按規范收集、暫存、處置醫療廢棄物。
7.杜絕在非休息區喝水、吸煙、進食等行為。
8.避免在封閉空間內開會。
9.物資配送人員、保潔員、志愿者不允許與風險人群發生直接接觸。
為指導工作人員更好地做好個人防護,避免防護不足和防護過度現象,《要點》還根據不同區域風險等級、不同崗位工作要求,對各類工作人員提出了具體化、差異化的防護標準。根據封、管控風險等級不同,在明確9項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分別對封控區和管控區的工作人員,提出了不同級別的防護標準;針對門崗、社區民警、網格員、物資配送人員、保潔員、消毒人員、巡查人員、醫務人員、核酸檢測輔助人員、其他志愿者等10類崗位,分崗位、分場景提出了差異化的防護要求;細化工作人員防護用品的穿脫規范,對口罩、工作服、工作帽、手套、隔離衣、醫用防護服、防護面屏或護目鏡、鞋套等8種防護用品,進一步明確了詳細的穿脫標準和操作規范。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牛偉坤 劉蘇雅
編輯:曾佳佳
流程編輯 馬曉雙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2667.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