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有句話說得好——“一圖勝千言”,放到數據領域就是說,對于復雜難懂且體量龐大的數據而言,圖表的信息量要大得多,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要談數據可視化。
一、數據可視化是什么?顧名思義,數據可視化就是將數據轉換成圖或表等,以一種更直觀的方式展現和呈現數據。通過“可視化”的方式,我們看不懂的數據通過圖形化的手段進行有效地表達,準確高效、簡潔全面地傳遞某種信息,甚至我們幫助發現某種規律和特征,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
舉個例子,通常很多人做報表時都會給老板這樣的表格:

這是我們常見的excel表格,這樣的數據呈現方式僅僅是將數據進行了羅列,密密麻麻的數據既沒有辦法讓我們看到什么是重點信息,也沒辦法讓老板從這些數據中找出什么規律和特征,也大大降低了數據的意義。
但是,設想一下,如果你利用可視化的手段將數據轉化成圖表的形式呢?老板獲取信息的效率會不會更快?是不是能更快得從數據中找出事物變化的趨勢與規律?重點數據是不是能幫助老板快速進行決策?
Right!這就是數據可視化的價值。
對于經常需要用數據、做分析、理邏輯的人來說,數據可視化是一項非常實用的分析方法。好的可視化,有助于快速發現數據背后的規律、找到原因、作出判斷。
二、那怎么做數據可視化呢 ?了解了數據可視化的含義,想必肯定想上手做一下了。
其實,數據可視化的方法很多,如果你只需要對少量的數據進行分析,Excel就完全可以做到(注意:用Excel進行大體量的數據分析會卡到讓你懷疑人生)。

但數據可視化還可以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如果是代碼大佬的話可以用python或者Echarts做,可視化效果也會很驚艷。但對于想追求炫酷效果的技術小白而言,當數據體量較大時,推薦你使用FineBI進行數據可視化。
用FineBI做可視化主要有4步:
step1:連接/導入數據
通常用Excel做業務分析,需要從公司的各個系統取數,導出成Excel表,然后再進行一系列的分析操作,如果用 FineBI的話就省心很多了,它可以直接和公司的各種類型的數據庫直接鏈接,當然也可以手動導入準確好的Excel數據集。

數據庫鏈接完成之后,新建業務包,然后把需要數據表從數據庫添加到業務包中:

step2:數據處理
數據拿到手之后,我們要對數據進行加工,進行臟數據清洗和一些數據指標的計算,可能要對數據進行過濾、分組匯總、排序、合并等操作。FineBI是通過自助數據集來進行數據加工的,每一步的操作都會被記錄,可以隨時隨地檢查每一步的操作,讓你的數據處理更安心!

step3:探索式分析
在FineBI中,進行數據可視化分析的過程比較簡單,拖拽就可以生成可視化圖表,非常適合業務人員進行探索式分析,找到最適合的分析的數據指標,充分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

step4:數據可視化
經過上面的探索分析,基本可以知道我們需要在報告上展示哪些指標,要表達哪些數據,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選擇合適的圖表來展現數據。FineBI數據可視化工具可以直接通過拖拽來生成圖表,同時它也會根據你拖拽到橫縱軸的指標數量智能推薦圖表,還有進行緯度和指標數量的提示,幫助快速找到合適的圖表。

以上就是用FineBI進行數據可視化的全部步驟了,當然啦做完數據可視化之后,你也可以根據可視化的結果,結合實際需求,制作可視化報告交給老板了。
PS:FineBI里面也內置了很多demo供你選擇,直接套用demo,讓你的數據可視化更快更省心!
最后把工具分享給大家,回個“可視化”就能獲得工具!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344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