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最低工資標準與養老金基數(社會平均工資出爐)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畢業季,找工作成為許多人最關心的問題。
網上時常會出現“應屆生年薪30萬只是白菜價”“互聯網遍地月薪3萬”等說法,事實上果真如此嗎?行業的平均工資到底如何呢?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后,各省份的數據也在陸續揭曉。截至6月14日,已有20個省份發布了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6837元,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比上年增長9.7%,增速比2020年提高2.1個百分點。

工資作為衡量收入的重要指標,每一次的起伏波動都牽動著職場人的神經。在此次公布的數據中,浙江省以年平均工資為122309元(折合月均10192元)暫居第一,高達12.60%的增速跑贏全國大盤。
01 如何理解平均工資?社會平均工資一般分為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兩大類。
城鎮非私營單位,主要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等等傳統上工資待遇高的就業單位,能夠解決的就業人數大約只占城鎮就業人數的30%;
城鎮私營單位,解決了更多的就業人員,但相對來說其工資水平待遇較低。
另外,工資統計主要統計5人及以上法人單位的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不在工資統計范圍內;除了城鎮就業以外,還有農村就業。所以統計口徑還是非常復雜的。
面對這樣高的工資水平,可能有人覺得自己又被平均了。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工資包括實發到手的工資、獎金和各類津補貼,以及單位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
所以,統計部門公布的平均工資要比多數人實際拿到手的工資要高哦。
02 哪些行業收入更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年平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1506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51776元,金融業150843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
年平均工資最低的3個行業分別是住宿和餐飲業53631元,農、林、牧、漁業53819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65193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0%、50%和61%。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涵蓋了互聯網、軟件開發等服務,該行業獨占鰲頭是因為數字化、信息化迅速發展,相關人才供不應求,其工資水平和增速近年一直較高,加之疫情防控需要,在線消費需求旺盛,帶動了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行業平均工資的增長。
03 主要產生哪些影響?“社會平均工資”的上漲,對我們到底有哪些主要影響?
1、影響社保繳費基數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13號)規定:
各省應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
社會平均工資變動,社保繳費基數等也將據此浮動,將在多個方面影響職工的權益。
按照規定,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上下限分別為上年度本省全口徑城鎮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和300%。
因為社會平均工資決定社保上下限,社保上下限確定后,今年的社保繳費基數就確定了,而部分職工的社保繳費基數將會變化,企業的社保繳費成本也隨之改變。
對于企業和HR來說,這意味著人工成本的提升和大批調基工作的到來。
對于員工來說,因為社會平均工資上調,部分人員的工資將會上漲。
2、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
按照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其中:
基礎養老金=退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 本人歷年繳費指數的平均值)÷2×本人繳費年限×1%
本人歷年繳費指數的平均值,也稱繳費指數(繳費指數=本人繳費工資基數÷社會平均工資)。
也就是說——社會平均工資越多,那么在相應年度里辦理退休的人員的基礎養老金就越多。
3、影響最低工資標準的制定
最低工資標準是保障勞動者最低工資收入的法律制度,是一種適用于全行業的國家標準。
按照統一要求,最低工資的測算有兩種方法:比重法與恩格爾系數法,兩種方法均參考上年度當地人均生活費用、職工個人社保公積金費用、全市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失業率、贍養系數等六個指標,根據不同的測算公式,綜合確定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就業是民生之本,2021年我國有8.82億勞動力人口,而工資性收入是絕大多數人的收入來源。
金柚網持續圍繞“HR服務 AI助力的SaaS產品一體化”,將技術創新與業務實踐相結合,以數字化實現人崗精準匹配和高效交付,撮合人才與企業意愿,切實解決雙方難題,助力人力資源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為促進社會高質量就業貢獻力量。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