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賬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絕大多數的人都不適合當自由職業者。
編者按:如果你是一名AI工程師,能拿到很高的薪水,有必要當自由職業者嗎?你可以當一名自由職業者嗎?當自由職業者的好處是什么?有哪些需要避開的坑?如何才能當好一名自由職業者?辭掉全職工作當了一年自由職業者的Masato Hagiwara現身說法,把自己的經歷和體驗告訴大家。原文發表在他的個人博客上,標題是:My First Year as a Freelance AI Engineer

劃重點:
絕大多數的人都不適合當自由職業者
跟全職工作相比,收入減少了,但工作時間也相應減少了
自由職業者時刻都要挖掘潛在客戶,大部分都是通過網絡,機會有時候會多到令你驚訝
自由職業者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但這未必是最重要的因素
作為自由職業者,你需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時間,時間等同于客戶的金錢。
加薪這種事情一般都不會寫進合同,除非你跟對方談判。但是你可以慢慢提高費率(比方說每年兩次),直到對方開始拒絕為止。
西雅圖的WeWork Labs
介紹
一年前的這一周,我剛剛辭掉全職工作,成為了一名獨立的NLP / ML工程師和研究員(NLP,自然語言處理,ML,機器學習以下就簡稱為“自由職業AI工程師”)。到目前為止,我的經歷算是挺正面的,過去的一年,也許是我整個職業生涯當中收獲最大的一年。我過去一年的“成就”包括:
編寫出版了《Real-World NLP》,過去1年半以來我一直在潛心寫這本NLP入門書
從事研究,推出了多個開源NLP項目,包括TEASPN,NanigoNet ,Github Typo Corpus,以及最近的Open Language Profiles
利用遷移學習與多任務學習開發了一個超精細的NER系統,在TAC-KBP 2019上排名第二
在做一門AllenNLP的入門課程,幾個月之后就將推出
還有很多不公開的其他客戶的項目
現在,我相信做一名自由職業的AI工程師這個選擇是完全可行的(但僅限于那些做好準備的人——見下文)。我認識的很多人,包括我的朋友,他們老問我當自由職業者的感覺如何。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以前甚至都沒聽說過有做“自由職業的研究人員”(是的,我也沒有)。這就是為什么我要在這里寫下我的想法和經驗的原因,哪怕你只是有一點點感興趣,這個也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你應該去做一名自由職業者嗎?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答案可能都是“no”。走自由職業者這條路不是誰都合適的。你得是那種享受自由職業的人。這一點稍后再詳細介紹。
你還必須非常擅長自己的工作。要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并把這個看成是雇承包商,不管是水管工還是律師都一樣。你之所以雇他們,是因為你指望著給錢對方幾乎就可以肯定幫你解決問題,而不是因為你希望他們成為“你團隊當中的一員”,然后一起共同解決問題,為他們提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以及大量的帶薪休假和免費午餐。
作為一名自由職業的AI工程師,你應該從客戶開始,熟悉產品和代碼庫,在幾天之內提交第一份PR,并在幾周之內完成你的一個有商業指標影響的ML原型或者管道。如果你剛開始進入AI領域,我認為你最好的選擇是去一家擁有大量資源以及機會不斷的大公司(比方說FAANG)工作,或者去一家快速發展的初創企業(如果你不確定去哪一家,我聽過Duolingo還不錯),然后利用全職員工的身份去積累經驗。
獲得報酬
我是按小時收費的。我從來都沒做過按項目收費的。我認為AI項目更適合按小時計費,因為很難根據交付的成果來定義工作范圍。
我的收費標準目前是短期工為每小時200美元(比方說,每月幾個小時),長期的話收費是每小時150美元(比方說每周10個小時以上)。只有一次有人跟我說我的收費太貴了,但大多數客戶都認為這就是固定價格。如果客戶負擔不起我的收費標準時,我們一般會根據工作范圍(比方說每周的工作時間)而不是費率來協商。像我這種技能的美國AI工程師的平均費率可能會更高。我也許應該提高我的收費標準??赡茉缇驮撨@樣了......
要感謝最近幾年的“AI潮”,對于從事自由職業的AI工程師來說,現在完全是賣方市場(再次地,如果你還不錯的話)。那些客戶線索和入站請求你永遠都不會斷。我認為一條比較好的經驗法則是你可以不斷提高收費標準,直到被拒的比率到達50%為止。這樣的話你依然還有剩下的50%,無論如何,這些人往往是更好的客戶。作為這個的副作用,你會非常擅長拒絕。我的默認答案始終都是“不”,而且我的日程安排總是安排得很滿(除非有空,我當前客戶知道這一點)。
謀生
展望理論是真的
哪怕我什么活都不干,我們也有足夠的積蓄可以不用挨餓好幾年,而且我的妻子還有份全職工作,這對我的跨越非常有幫助。不過,就算你存夠了錢,現金流的波動也會對你的財務安全感產生顯著影響。比方說,如果你跟30位客戶一起工作,要做開始為他們工作的2個月后才能拿到報酬。那么在短時間內,我們的現金流就是負的(尤其是去年夏天我們從匹茲堡搬到西雅圖的時候),這段時間就會消耗我們的積蓄,相對于掙得一定數量的錢,我真的很討厭掙到的錢沒了的感覺。如果你把財務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話,那可能還是去找份全職工作為妙。
跟我的全職工作相比,在過去一年里,我的收入減少了,但相應地我們的工作時間也減少了。我本來可以多干點活多掙點錢,但由于我的小孩還小,陪伴家人很重要。
尋找客戶
西海岸NLP 2019
我現在和過去的大多數客戶都是通過網絡找到的。會議和研討會也是潛在銷售線索的好來源,尤其是當你也講而不只是聽他們講話時。當我找到真正想合作的潛在客戶時,我會通過“職業”頁面直接提出申請。如果你夠坦率的話,就會有公司(尤其是初創企業)愿意為合適的候選人提供遠程和/或兼職的機會,其數量之大令人驚訝。
作為自由職業者,你總是在尋找潛在客戶,因為大多數合同的期限都不會超過幾個月。這就是做全職和自由職業者之間的巨大區別。至少在我在做全職工作的時候,我的“職位搜索”狀態是雙峰式的,要么不看,要么不停地看。如果你只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和薪水,那自由職業可能不是好主意。
自由
首爾,2018
大家都說,做自由職業者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你什么時候想干就什么時候干。但至少對我而言,這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科技行業,只要雇員能把事情做好,很多雇主對他們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工作已經無所謂了。甚至在成為自由職業者之前,我就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在家中工作(比方說,我的孩子生病了)。2018年的時候,我甚至在韓國呆過一個月的時間,一邊學習韓語。如果你只是因為想找到工作時間和地點的自由而考慮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那么你可能應該先考慮去找個更好的雇主。
作為自由職業者,你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做全職工作的話,尤其是初創公司的全職工作,那基本上就是“二元”化,要么全力以赴,要么淘汰出局。老板對你的期望是能發揮全部的潛能。一般而言,你別想一周干20小時然后拿一半的薪水。自由職業者可以輕松地做到這一點,這是獨立的最大好處之一。
我是那種總有一堆跟從事工作未必相關的項目點子的人。我一直認為自己更像是藝術家而不是工程師/研究人員,做自由職業者是這個的自然結果。如果你從事的是一份要求很高的全職工作,那再想搞副業就得看運氣或者甚至連有沒有精力去找副業都說不定了。但如果你成為自由職業者,一切就全都變成副業了。跟我合作過的客戶都知道我也在跟別人做我自己的事情,但沒人會在乎(不過有些客戶希望在合同里面加入一項非競爭條款,對此我完全尊重)。
時間管理
作為自由職業者,你需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時間,時間等同于客戶的金錢。我是番茄工作法的狂熱粉絲,我的所有工作都是用番茄工作法管理。典型的一個工作周,我基本上可以很可靠地執行大約80個番茄時間(= 40小時)。如果你曾經用過番茄工作法,那你大概會知道這它的辛苦程度和工作量。如果還沒有,你應該認真考慮試一下——你會意識到一天要想真正“工作”8小時就有多困難(比方說,這中間沒有上網沖浪,不去看手機,沒有無用的Slack聊天等等。)。白天我會在筆記本電腦上用Freedom,在手機上用Stay Focused,去擋住那些會分散注意力的網站。如果沒有這些工具,我甚至無法想象自己怎么開展工作。
不過,那40個小時可不全都是能收到錢的。這其中還包括跟個人和工作相關的開銷,比方說學習(見下文),發送發票,管理預算等等。此外,如果你從事研究工作,還需要考慮在學術活動上花些時間。如果你對會議進行紙質評論,則應將其計入。如果你要為會議進行論文審查,也得把時間計算進去。這可以幫助你為每項活動開出的 “配額”現實一點。在新的一周開始之前,我會用要點的形式列出計劃,并為每項活動留出預期的番茄鐘數量。跟開出廚房水槽式的“待辦事宜清單”總是遺憾時間不夠相比,這種做法要好得多。
我的很多客戶都不要求定期“簽到”,目前,我通常每周只需要花2到3個小時去參加會議。會議的溢出效應太大,而且確實給我造成了損失。比方說,哪怕我下午只開一個會,我往往也要大概去想想我該講什么,要不要做一些必要的準備什么的(包括預訂會議室)。會議結束后,我還得回憶一下我們都討論了些什么,有沒有什么是需要跟進的。所有這些溢出效應盡管很小,但都會讓我的心流被碎片化,造成工作效率大為下降。因為我花在會議上的時間很少,所以大多數日子里我都會有大塊的時間連續工作,這對我保持頭腦清醒確實很有幫助。
有時候客戶并不理解工作的難度之別
到目前為止,本文跟“AI”基本上扯不上關系。那我其實都做了什么?在過去的一年里,我戴上了許多頂不同的帽子——顧問,工程師,研究員。對于某些客戶來說,我會跟他們開會,并提供有關如何實施AI項目的建議。對于其他人一些人來說,我會以合同軟件工程師的身份去寫代碼。對于還有一些人來說,我從事的是研究工作,是論文的共同作者。不過,對于很多人來說,工作基本上就是大雜燴。
我認為現代的機器學習工作是適合做兼職工作的。如果你在做的是大型模型,那么訓練不說話個幾天往往也要花好幾個鐘頭,這并不算少見。機器學習的研究人員和從業人員都知道自己在訓練模型和超參數調優上面花了多少時間。如果你從事的是全職工作,那你別無選擇,只能等到訓練完成后再換到其他項目(如果有的話)。而作為自由職業者,你只需在不同的客戶間切換。
作為ML自由職業者,你需要制定策略來保護用于訓練模型的GPU資源。有些客戶很好說,他們會讓我用他們的基礎設施,但有的客戶就沒那么好說(一般是出于安全的原因,承包商的訪問權限非常有限)。對于我的個人和小的客戶項目,我會根據需要用AWS的競價型實例跑我自己的定制化AMI(Amazon系統鏡像)。我在GCP上面還有一個小一點的GPU實例,可以根據需要啟動和停止。我不會在TPU上訓練龐大的128層的Transformer模型(現在還沒有),也不會24/7地用GPU,所以到目前為止,這種按需的解決方案已經足夠了。
如果你從事AI工作,那么分配出時間用來學習和個人發展至關重要。如果你從事的是全職工作,這往往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且你往往要花時間去看論文,而且工作時間內就會有“閱讀小組”的安排。作為自由職業者,這些時間一半都沒有錢進賬的。一般而言你是不能夠因為自己上周花了這么多時間來看論文就向客戶收取三個小時的費用(如果你認識這么慷慨的客戶,或者如果你就是這樣的客戶的話,請務必告訴我)。請記住,你是專業人士,別人雇你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花錢讓你學習AI的,每個人都希望你已經很好地了解并跟進了最新的AI開發技術(我知道,我知道…...可現在有誰真的做到了與時俱進了嗎?哪怕AI的一個領域?)我認為這就是你為了換取作為AI自由職業者拿到更高的單價而需要付出的代價。
我住在西雅圖,但是我不確定這對成為自由職業者是否有幫助。除了要出席會議以外,我一般都遠程辦公,很少去上班。盡管即使我住在地球的另一端也能做我的工作,但我跟Allen AI的合作,讓我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趕過去跟團隊共進午餐。如果你從事遠程工作,如果你住在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又跟其他大型技術中心的客戶合作的話,那就更好了。
職業發展
Code&Supply,匹茲堡的一個聯合辦公空間
肯定有一些辦法能夠讓作為自由職業者的你變得更有經驗,但是這些辦法會跟全職工作的大不一樣。我現在才剛剛起步,所以明年我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加薪這種事情一般都不會寫進合同,除非你跟對方談判。但是你可以慢慢提高費率(比方說每年兩次),直到對方開始拒絕為止。出于這個理由,我認為,作為一名自由職業者,要想多掙,大概要比全職員工容易些,因為后者需要依賴通常無法控制的績效評估和晉升。
說到提拔晉升,作為自由職業者,你可以不受辦公室政治的影響。你的結果就2個,要么完成工作,要么不完成。你不需要不斷去考慮該向哪一位領導獻媚好獲得下一次晉升。不好的一面是,盡管我也會去指導為我的客戶工作的初級開發人員和研究人員,但作為自由職業者你通常沒有管理經驗。
把自己看作是專家而不是通才,我想這一點是有幫助的。比方說,如果你遇到嚴重的健康問題,需要進行非常復雜的手術,那你可能不希望你的家庭醫生來給你治療。如果你有牽涉到數百萬美元的復雜訴訟,你大概不會向自己的個人稅務會計師尋求建議。只干你的“AI ”工作可能最符合你的利益。如果你是一位用scikit –learn只做“預測建?!焙汀拔谋痉治觥钡腁I多面手,那么你也許只能吸引到只希望在自己的PPT上呈現“AI”這個詞的絕望的初創公司或產品團隊,而且你還得跟Upwork 上面一大堆通才型的“AI 開發人員” 競爭,而且很多人都生活在工資比你便宜的國家。把你的利基市場范圍縮小,去吸引特定類型的客戶,他們的那些特殊需求這個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人能解決。
我的專長是用NLP / ML處理亞洲語言處理和語言教育。在定義你的特長時,我認為如果按照行業而不是ML棧來定義會有所幫助。比方說大家會找“醫療保健的AI解決方案”和“金融的文本分析”,而不是“GAN”或“ Seq2Seq模型”。不管你從事哪個行業,你都需要樂于學習廣泛的ML技術和模型——從簡單回歸到GAN和RL,不一而足。
或者甚至如果你對創辦自己的企業,尤其是B2B SaaS 企業稍微有點興趣的話,我認為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工作一年左右,是了解市場需求然后慢慢過渡成創業者的好方法。如果你跟這個領域的很多客戶做了很多項目,就一定會注意到一些常見的模式和需求。這些就是產品創意很好的萌芽。我的一些開源項目(比方說NanigoNet 和Open Language Profiles)就是這么誕生的。
合法化
西雅圖
我成立了一個只有一個人的有限責任公司,就是為了自由職業開的公司(我搬到華盛頓州之后又申請了外國實體)。所有的合同都是用我的LLC所有者身份簽署的。如果我有“公司”的話,我的一些不是美國的客戶會更喜歡。我不是律師,我這里寫的東西你要持保留態度,但是我認為,獨資經營者和單人有限責任公司之間并沒有太大區別,除非你搞砸了(比方說,被你的客戶起訴)或者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方說,被一家公司收購,每年能賺數百萬美元,或者你組建了有十幾名員工的團隊)。
我認為,哪怕是對于像我這種母語不是英語的移民來說,美國也是當自由職業者的好地方。作為合法的永久居民,你跟總部位于美國的客戶合作可以更加容易,而后者一般會支付更高的費用。這里的法律制度至少是過得去的。如果你知道你要干的是什么的話,申請開一家LLC只不過是到州秘書長網站填份表單就搞定的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日本辦企業就算想想也會令哪怕來自日本的我不寒而栗。你要提交公司印章的證明,公司銀行存折的副本,還要把公司注冊放進軟盤或CD-R里面。我認為他們的政府在考慮制訂“國家AI戰略”之前還有一些工作要做。
在美國做自由職業者有個缺點,那就是醫療保險。我先是用COBRA延續了錢雇主的健康計劃,然后搬過去后又切換到另我在州市場買的一份計劃。要做好每月比全職員工至少多付幾百美元醫保費的準備。
開始之前先看看《給自己打工——為Nolo的各種獨立承包商、自由職業者以及零工工人準備的法律與稅收》。我在開始成為自由職業者之前一頁頁地看過來這本書,為這本書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他們的一些相關書籍也都不錯。
關于稅收我沒有太多可以說的,因為今年四月才是我獨立以來的第一個納稅申報季。我在轉型前曾跟我的CPA全面討論了自己的選擇。我在Google Spreadsheet上跟蹤了我的業務收入和支出。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個好主意。至少,這樣不至于會忘記按季度納稅。
總結
在本文中,我證明了當自由職業AI工程師是一條可能可行的職業道路。你需要了解情況可能會因人而異。所以如果你出來單干后又破產了也不要生我的氣。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更多信息,有任何疑問或反饋,請給我發電件。我會很高興去分享我的經驗!
譯者:boxi。
來源:新華號 36氪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500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