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為健康問題,宣布辭職;而其實早在2007年9月,在他一次任職期間,就因為相同的疾病辭退過首相職位。
日本首相的兩次辭職,讓許多人認識了一種叫做潰瘍性結腸炎的疾病。
據(jù)媒體報道,安倍自17歲開始就患上潰瘍性結腸炎,一直未徹底痊愈,反反復復,相關病史長達48年!
那這個潰瘍性結腸炎到底是種什么病?真的嚴重到了要辭職專心治病的程度嗎?
一、潰瘍性結腸炎:現(xiàn)代難治病之一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腸道慢性炎癥性疾病,病變多位于乙狀結腸和直腸,也可延伸至降結腸,甚至整個結腸。

該病目前還沒有特別明確的病因,只是猜測可能與遺傳、腸道微生物、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
因為病因不明,也就無法根治,而且往往拖得越久,病情越重,治療也越困難。所以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很重要!
1、潰瘍性結腸炎的癥狀表現(xiàn)
①頻繁排便: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排便次數(shù)明顯增多,癥狀輕者每日腹瀉可達五次,而嚴重的可能會多達十次。
而且其出現(xiàn)時間十分迅速,患者感覺有便意到排出的時間,可能還不夠走到廁所,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質量。

②稀便、血便:患病初期,患者通常出現(xiàn)間歇性腹瀉,而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到后來幾乎每次去廁所都會腹瀉。并且通常都會排出含有血、膿和黏液的糞便。
③腹痛、腸鳴: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痙攣性的劇烈疼痛感,按壓肚臍也會疼痛不適,另外腸鳴音亢進。

④疾病日久不愈,會出現(xiàn)食欲變差、體重驟降、精神不佳、四肢乏力或少氣懶言的情況。
2、少年發(fā)病者更危險
一般情況下,這種疾病有兩個高發(fā)年齡段:
①在30歲之前,通常是14-24歲之間;
②在50~70歲間。
而越是低年齡發(fā)病,越是預示著疾病以后可能不容易控制,且年少時期發(fā)病的患者,更容易誘發(fā)結直腸癌。
數(shù)據(jù)顯示,潰瘍性結腸炎發(fā)病20年后,約7%~10%的患者會患癌;而發(fā)病35年后,高達30%的患者患癌。

二、潰瘍性結腸炎不僅影響生活,還有5大兇險并發(fā)癥
雖然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腸道疾病,其病情自身就足以影響生活狀態(tài),但其并發(fā)癥更為危險,會影響壽命!
1、大出血
便血是潰瘍性結腸炎的常見臨床癥狀,而若不及時治療,則容易引發(fā)低凝血酶原血癥,累及血管,進而引發(fā)大出血的問題。
2、中毒性腸擴張
潰瘍性結腸炎處于急性活動期的患者,可能會發(fā)生中毒性結腸擴張這種并發(fā)癥,其致死率最高可達50%!
炎癥加重之后,會侵犯結腸肌層及肌間神經叢等組織,使腸壁組織的張力下降、腸道階段性麻痹,造成腸內容物和氣體過度聚集,此時結腸急性擴張就會引發(fā)腹脹、反跳痛等胃腸不適和中毒癥狀。

3、腸穿孔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出現(xiàn)中毒性結腸擴張卻沒有積極治療,則會引發(fā)腸穿孔的問題,進一步發(fā)展成彌漫性腹膜炎,就會危及患者的生命。
4、腸梗阻
潰瘍性結腸炎過度的刺激腸道粘膜組織會引發(fā)異常增生的問題,在腸道內形成息肉組織,而息肉若較大,可能會堵塞腸道并導致腸道狹窄或引發(fā)腸梗阻的問題。

5、腸癌
結腸炎病變時間長、病變部位累及全腸道時、出現(xiàn)腺瘤樣息肉時,癌變的幾率會增大。
三、潰瘍性結腸炎的防治手段
為了避免潰瘍性結腸炎找上門,可以從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入手:
1、合理規(guī)律的飲食
不合理的飲食往往會造成腸胃損傷,腸胃疾病也就找上門了!
①不宜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煙戒酒,以減少結腸壁受刺激。
②三餐要規(guī)律,不宜吃得過飽,以免給腸胃帶來負擔。
③多吃容易消化、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為身體提供營養(yǎng)物質。
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食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魚油、亞麻油及堅果等能起到抑制潰瘍性結腸炎炎癥過程的作用;
而多吃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酸奶、豆豉、泡菜等)能對腸道有顯著的保健功效。

2、調節(jié)情志
精神緊張、壓力過大,長期的負面情緒會促使炎癥介質釋放,誘發(fā)和加重潰瘍性結腸炎。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管理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種精神壓力。像唱歌、跑步、旅游等都是不錯的釋放情緒的方法。

而若得了潰瘍性結腸炎,雖然無法根治,卻可以根據(jù)病情的輕重程度,采取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以控制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治療手法
①藥物治療
在藥物治療方面,可以選擇口服或局部使用抗炎藥物,如美沙拉嗪;也可以選擇生物制劑、免疫抑制劑等來實現(xiàn)誘導緩解和維持緩解的目的。

②手術治療
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可以采取合適的手術治療切除病變腸段亦或是大腸全部切除的手術方法。
③糞便移植
潰瘍性結腸炎與腸道黏膜免疫紊亂以及腸道菌群失調有關。而糞便移植是利用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胃腸道內,重建腸道菌群平衡。

④中藥治療
口服中成藥像固本益湯片、補脾益腸丸、固腸止瀉丸等;還可以采取中藥灌腸,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及粘膜通透性,促進潰瘍愈合;也可以利用針刺、艾灸、穴位埋線等外治法,疏通經絡、調節(jié)臟腑功能、扶正祛邪。
這里推薦《傷寒論》中的一個經典名方,對于腸炎引起的腹瀉有很好的緩解作用——烏梅丸。

【組成】烏梅、細辛、附子、桂枝、干姜、黃連、黃柏、人參、當歸、蜀椒。
烏梅有生津斂陰、澀腸的作用;細辛、附子、桂枝、干姜溫寒,緩解虛寒引起的腹瀉;黃連、黃柏清中下焦的濕熱;人參、當歸氣血雙補;蜀椒就是四川的花椒,有溫中祛寒、活血通絡的作用。具體用量需遵醫(yī)囑。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535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