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6月份屬于畢業季,很多大四的學生都已經準備走出校園,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其實對于廣大畢業生來說,“應屆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身份,在很多招聘中都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考編制的時候,能體會到明顯的政策傾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今年畢業的自然就屬于應屆生了。然而應屆生的認定并非這么簡單,哪些人算應屆生?什么情況下不再屬于應屆生?三方協議會不會影響應屆生身份?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1.哪些人算應屆生
應屆畢業生是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一般前面會加上明確的年份。比如今年畢業的同學,稱之為2022年應屆生。而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一般也是寫明了年份的,比如去年下半年進行的國考,就是2022年國考,針對的應屆生就是今年畢業的2022年應屆生。也就是說,今年下半年的國考,針對的已經是2023年的應屆生,今年畢業的同學,其實已經錯過了最佳機會。
當然,公務員考試中應屆生范圍還會更大一點,一般來說畢業未就業,還處于2年擇業期內的畢業生,檔案還保留在學校或者人才市場的,仍然可以報考應屆生崗位。不過要注意的是,國考有些崗位只針對當屆應屆生,擇業期未就業的應屆生不包含在列,報名前要仔細看清楚。

2.丟失應屆生身份的情況
通常來說,只要畢業后參加工作,簽訂了勞動合同,就會視為失去應屆生身份。這里可能有人會動歪心思了:我不提交材料,筆試過了直接辭職,單位是不是就查不出來了?顯然是不行的,因為會有社保繳納記錄,一旦單位查到有社保繳納記錄,而你報考的是應屆生崗位,那就視為資格材料不過關,直接取消資格。
如果只是畢業后進行一些兼職,通常不會影響應屆生身份。也有一些小公司可能違規操作,不給員工繳納社保,這種情況下,反而可能保留住應屆生身份。

3.三方協議不影響應屆生身份
每年都有很多人問:學校強行要求簽訂三方協議,會不會影響應屆生身份?答案是不會!三方協議說到底只是一個就業意向,并不是真正的勞動合同,也不屬于正式的勞動關系。而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就意味著無法繳納社保、公積金,只要沒有到單位正式報到,還是視為應屆生。
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同學簽訂的三方協議可能有賠償約定,如果簽訂了這種協定,建議把糾紛處理完畢再考公務員,否則政審的時候可能成為一個“雷點”,導致前功盡棄。

總的來說,應屆生身份非常重要,如果考編制,一定要好好利用好這層身份。不要輕易找工作,更不要隨便繳納社保。比如今年上半年省考延期,如果有應屆生報考了對應的崗位,就千萬不要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保,否則資格復審過不了,前面的努力也就白費了!
大家對應屆生身份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歡迎留言或者私信交流!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623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