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公務員省考面試素材(省考面試素材真正的耕耘者)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6)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并提出并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
新華網:袁隆平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了,不畏艱難,甘于奉獻,嘔心瀝血,苦苦追求,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先生的杰出成就不僅屬于中國,而且影響世界。
中國科技評獎委員會: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新華網:袁隆平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使中國雜交水稻研究始終居世界領先水平。截至2017年,雜交水稻在中國已累計推廣超90億畝,共增產稻谷6000多億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國,傳授雜交水稻技術以幫助克服糧食短缺和饑餓問題。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中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杰出貢獻。
淡泊名利
“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里,錢夠用就行,最值錢的是腦袋里的東西。”
“名利對我沒什么用處,能下田就是最好的。”
湖南一個事務所評定“袁隆平品牌”價值一千億元,楊瀾到海南去采訪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談論這件事的時候,她有什么看法?”結果,他的回答是,“從來沒有談。”他后來跟助手說,“我就是個過路財神。”
他從來沒把自己看成是一個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他喜歡做滄海一粟,一粒稻米。
進入古稀之年之后,仍然榮譽迭至,但袁隆平卻始終認為,自己終究不過是一個像稻米一樣普通的人。的確,袁隆平的待遇高了,身價高了,名望高了,可以說比超級明星還更超級。但是,袁隆平的為人沒有變。他總是盡可能謝絕記者的采訪,推掉了許多榮譽兼職頭銜。惟有本職研究和一個又一個新的目標,始終縈繞在他的心頭,他創作了一首打油詩:
山外青山樓外樓,自然探秘永無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當盡頭。
他把這首詩抄寫在宣紙上,裝上鏡框,在家里和辦公室各掛一幅。
生活樸素/勤儉節約
他偶爾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試一下,然后又在助手身上比試一下,買上一大堆,回來就人人都發一件。節儉樸素,是他的習慣。2001年12月初,他到香港特別行政區出席香港中文大學授予他榮譽理學博士學位的儀式,按慣例得穿西裝結領帶,平時穿著極隨便的他,便和同行的人上街買領帶。同伴都勸他買條“金利來”名牌領帶,可是他還是到地攤上去買了一條16元多港幣的領帶。他常說,衣著行頭不能提高人的身價,人的身價是由人的內質決定的。
堅持實踐/愛崗敬業
他還堅持下田實驗。雖說現在有膠靴,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也只需要他在田塍上觀察指導。他堅信,紙上寫不出糧食,電腦里敲不出稻谷,因此他必須終生與風霜雷電、炎炎烈日結伴而行。
2018年9月7日,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88歲生日。他“慶祝”自己生日的方式,是全程參與同一天在長沙舉行的首屆國際稻作發展論壇,與各國專家一起“論稻”、查看試驗田、做全英文報告。
人才培養/心系天下/大愛無疆
他把身邊英語好的年輕助手都盡量送出國去深造,為的是他的第二個理想:要讓雜交水稻推廣出去,“造福全世界”。
引來更多點贊的,是在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努力下,雜交水稻已經種到了馬達加斯加、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并在當地不斷創造出高產紀錄,原來每公頃3噸的產量,目前已經刷新到了10.8噸。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團隊通過開辦雜交水稻技術培訓國際班,已經為近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的技術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每年種植面積達到了700萬公頃,普遍比當地水稻增產20%以上。
堅持學習
他如今一把年紀,還在學英語,只為跟國際最前沿的科技接軌。
不斷創新/突破
90歲的高齡,還能搞科研,接二連三攻克難關,出創新,把各種不可能變為可能,給世人帶來一次次震撼驚喜,他是我們真正的國寶!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并提出并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
袁隆平“海水稻”測產:2.8億畝鹽堿地未來能種莊稼
9月28日,由袁隆平掛帥的“海水稻”項目實地測產,最高畝產620.95公斤。未來3-5年,項目將選育出在鹽分濃度3-8‰海水灌溉種植條件下、畝產300公斤以上的耐鹽堿水稻新品種。
你或許不了解這有多大意義。簡單來說:現在海水也可以種糧食了!
往大了講,世界142.5億畝鹽堿地,中國15億畝鹽堿地,都可以“變廢為寶”,種植糧食。如果在一億畝鹽堿地上推廣海水稻,按畝產300公斤保守估計,年產量至少能養活8000萬人。
袁隆平宣布重大成果:水稻親本去鎘技術獲突破
近日,在2017年國家水稻新品種與新技術展示現場觀摩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宣布:繼“海水稻”技術后又獲得了一項重大突破成果——水稻親本去鎘技術。此次水稻親本去鎘技術的成功,袁隆平院士又對水稻育種技術創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過去解決了中國人的“吃得飽”問題,現在又解決了中國人乃至全人類“吃得安全、吃得放心”這一難題。
1149.02公斤!袁隆平團隊超級雜交稻畝產創世界紀錄
15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證實,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通過了測產驗收。
專家組對該基地種植面積達102畝的“湘兩優900”百畝高產攻關片進行了現場測產。專家組在現場考察基礎上,隨機抽取了3塊地進行人工收割、機器脫粒、實打實收,總收面積3.126畝,三塊地畝產分別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袁隆平團隊又一突破,在迪拜一沙漠種植“海水稻”成功
在來自印度、埃及、阿聯酋等國專家的參與下,袁隆平團隊對在迪拜熱帶沙漠地區實驗種植的水稻進行測產,其中一個材料產量超過畝產500公斤,兩個材料產量超過400公斤,在沙漠里種植水稻初獲成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在沙漠成功種植水稻的案例。
心中有夢
他經常跟人說起他曾經做過兩次的夢:田里的水稻長得像高粱一樣高,稻穗像掃帚一樣長,顆粒像玉米一樣大,他和助手們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涼。剛開始,周圍人呵呵地笑,時間長了,才發現他滿腦殼就惦記這個事情。
袁隆平說,“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田里的水稻長得像高梁一樣高,稻穗像掃帚一樣長,顆粒像玉米一樣大,我在田里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乘涼。”
2018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上,袁隆平和其他兩位科學家共獲 “生命科學獎”,袁隆平說自己還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的心愿是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樂觀豁達/自信人生
袁隆平曾很風趣地說:“老驥伏櫪,壯心不已,我現在是77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30歲的心理,20歲的肌肉。我想再研究10年,一系法雜交稻肯定能成功,中國人完全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
袁隆平常說,快樂就像一粒健康的種子,常常做自己喜歡的事,快樂的種子就會發芽。他對工作傾注了滿腔熱血的愛,無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在實驗室,都毫無怨言。
他還說,健康的身體要從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并深有感觸地說:“其實,我最大的興趣是和年輕人在一起。常和年輕人在一起,我就覺得自己還年輕,也充滿了青春的活力。
“外國人沒有搞成功的,中國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687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