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劉若英的《后來的我們》一上映就票房火爆,作為一部商業片,這顯然是成功的,但“退票事件”卻讓這部現象級電影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截至4月30日,上映三天的《后來的我們》累計票房沖破8億元,如果沒有票房造假或者注水的成分,這顯然值得慶賀。
從整體質量來看,《后來的我們》是一部質量一般的電影,而在故事、人設、臺詞等方面都存在諸多不足,表現平庸,只剩下一首歌的情懷和一封信的淚點。

《后來的我們》上映當天就被曝出涉嫌票房造假,一時成為了輿論熱點。那么,《后來的我們》到底怎么了?還是有待進一步深入了解。

“退票事件”主要指出《后來的我們》在預售時進行“大批購票”,操縱票房數據,提高排片,再利用影院的退票政策進行批量退票操作,從而實現通過制造票房假象來騙取更高的票房。

針對“退票事件”,各方都陸續回應。貓眼連發兩篇聲明,第一篇聲明4月29日發布,公布了《后來的我們》疑似惡意刷票并退票的相關數據:上映第一天涉嫌刷票退票的數量約38萬張,涉及票房約1300萬元。

當天,貓眼又發布了第二篇聲明,指出涉嫌刷票退票的其中54%屬于正常改簽行為,46%中有部分確定為惡意刷票,疑似黃牛行為……

第一次聽說電影售票與黃牛的行為聯系上,是2009年的《阿凡達》,當時的確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而如今,中國大銀幕數量已是全球第一,這就尷尬了。心痛黃牛真的能賺到錢嗎?而且現在大部分都是線上購票,黃牛黨還有操作空間嗎?這可能是黃牛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電影局針對“退票事件”也做了回應:初步認定該影片退票情況確有異常,具體問題尚待研判。從這個信息來看,《后來的我們》退票異常被證實。

4月30日,劉若英工作室也對“退票事件”終于做出了回應,表示在與片方和發行方溝通,希望查處事實的真想,看來劉若英本人對于已經基本證實的“退票事件”都事前并不清楚。

《后來的我們》片方也于4月30日做出了積極回應,表示會查個水落石出……

那么,問題還是來了,究竟誰來背鍋,總不能是黃牛吧?黃牛真的很冤。
從近三日的排片來看,《后來的我們》一直遙遙領先,基本處于50%左右,而徐崢的新片《幕后玩家》、張家輝的《低壓槽》等電影的排片則完全被限制,導致票房根本起不來,無疑是起事件的“受害者”。
通過票房造假來提高排片,擾亂市場秩序,其實受害的不僅僅是同期競爭的電影,還有觀眾也是被數據所欺騙,想著情懷一下,沒想到卻被騙了“情懷”。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694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