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員工是企業源源不斷的動力(馬不揚鞭自奮蹄的員工)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老總看板”----戰略厘清 績效追蹤
進取的企業在用人時喜歡用能“成事”的人,所謂能get things done的人。什么樣的人是能“成事”的人?我認為至少需要具備以下四個特征:
1.self-motivation企圖心
能成事的人需要有很強的內驅力。沒有內驅力的人做事的特征是催催動動、摸摸轉轉,沒有方向,不會主動去推動事情往成功的方向發展。有內驅力的人做事馬不揚鞭自奮蹄,他知道方向在哪里,遇到困難不是等在那里,或撒手交給老板,而是主動尋找解決方法。
有企圖心的人才有內驅力,如果這種企圖心和公司/醫院的發展方向一致是最好的結果,但不一定完全一致,你可以把很多個人的企圖心和和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比如,我們要發展某項學科,而你的企圖心是希望成為這個學科中國的學科著名專家。當然,某些個人企圖是要警惕的,醫院希望買個大型設備,你的個人企圖是從中撈點小錢,有這類企圖心的人也許干活也很積極,但作為領導一定要早識別、早清除,以免給了禍害滋生的土壤。
2.problem solving mindest 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能成事的人一定會想辦法解決問題,他會把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各個擊破;會知道有些問題是緊迫的、有些是重要的,可以按輕重緩急排順解決;會知道有些問題需要立刻做出反應,不然會變得更復雜,有些可以不必理會,用時間把問題消磨掉。。。能成事的人越做多事情,他的經驗會更豐富,應付難題也會更老到,知道解決問題都是有規律、有方法、有墾節兒的,知道如何掌握工作的節奏,用相對性價比好的方法解決問題。
不成事的人遇到問題會雙手一攤:老板,你看,咋整?有些及其內向的人還會自己貓在一個角落,希望老板永遠發現不了他,忘記了交給他的工作。。。不承擔責任、逃避責任的人在團隊里不創造價值,甚至帶來負面的影響。
3.team collaboration 團隊協作
能成事的人很了解自己的邊界,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能做也不能做的一些工作。他知道要成事如何調動團隊內部的資源、知道如何激發團隊外部的資源,形成合力促成事情。很難找到可以靠一己之力完成的工作,所以資源的尋找、動員和協作是成大事的基礎能力。
不成事的人除了能力太弱,也可能個人能力太強,不懂如何獲得更廣泛資源的支持;也可能不懂事,不會在得到幫助時感恩。總之,不成事的人往往是孤家寡人,他建立不起來一套成事的生態系統,幫助別人,也支持自己。
4.result driven 結果導向
成大事時往往路途遙遠、披荊斬棘,成事者在低頭勞苦中不會忘了初心,不會忘了自己是要解決什么問題,達成什么目標。在方向錯的時候,能用于斬倉止損。在團隊迷茫的時候,他能振臂豎起一桿旗幟引領眾人。
不成事的人容易忘記自己為何而來,他可能迷失在一個個小小的成功中,在貌似功成名就時起身,發現自己已離當初的目標很遠;或者他被一個個挫折推進解決細節問題的迷宮,在勞頓一圈之后發現自己一直在忙忙碌碌的碌碌無為。
成事的能力是我們在事業發展中價值所在,是我們養家糊口的資本。不成事的人如同行尸走肉,每天上班應如坐針氈,自慚形穢,自尋出路。
謹以此文,提醒團隊,提醒自己。
老總看板(itasks老總看板 itaskslzkb)
老總看板,是面向企業管理層的戰略管理工具。幫助團隊就公司目標計劃達成共識,融合目標管理工具與方法論,將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部門到人,實現協同辦公,提高團隊執行效率。同時,老總看板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實現任務管理(即目標執行過程)可視化,隨時掌握目標執行進度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企業目標最終實現提供有力保障。老總看板通過人才盤點機制,做到公平的識人、用人、平衡新老骨干,降低流失率,洞察到每位核心成員的績效與能力匹配,加強公司隊伍建設。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796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