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電磁爐實物圖工作原理(電磁爐的種類結構工作原理)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電磁爐是一種利用電磁感應(渦流)原理進行加熱的電炊具,使用電磁爐可以進行煎、炒、烹、炸等多項烹調功能,使用非常方便。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技術的不斷發展,電磁爐的樣式和功能也逐漸趨向于多樣化。
一、電磁爐的種類
1、按樣式分類
電磁爐根據其樣式分類主要分為臺式電磁爐和嵌入式電磁爐兩種,如下圖所示,其中臺式電磁爐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電磁爐,是一個單個的個體,占用面積較小。嵌入式電磁 爐主要采用嵌入的方式安裝在櫥柜內,使電磁爐的灶臺與櫥柜面形成一個平面,使得廚房整體更加美觀。

2、按灶臺數量分類
電磁爐按灶臺數量不同主要分為單灶臺電磁爐、雙灶臺電磁爐、多灶臺電磁爐以及混合 用電磁爐,下圖所示為不同數量的灶臺電磁爐。其中,單灶臺電磁爐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 的電磁爐。

3、按工作原理分類
電磁爐按其工作原理主要分為低頻電磁爐和高頻電磁爐兩種,低頻電磁爐是直接使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通過感應線圈產生交變磁場而進行工作,其結構較簡單、成本較低、性能穩定。
而高頻電磁爐是將50Hz的低頻交流電通過整流后輸出直流電,然后再經諧振和驅動控制電路將直流電流轉換成振蕩頻率為20?50 kHz的高頻電流,再輸送給感應線圈,產生交變磁場,實現加熱工作。高頻電磁爐與低頻電磁爐相比,具有重量輕、噪聲小、熱效率高等特點。目前,主要流行的是高頻電磁爐。
二、電磁爐的外形結構
下圖所示為典型的電磁爐外形結構圖,從圖中可以看到電磁爐的上蓋、底座、灶臺面板、操作面板、銘牌標志和散熱口等。

1、灶臺面板
電磁爐的灶臺面板與電磁爐其他外殼部分結構不同,它多采用高強度、耐沖擊、耐高溫的陶瓷或適應微晶材料制成,在加熱狀態下熱膨脹系數小,可徑向傳播熱量。電磁爐的灶臺面板多為圓形和方形兩種,并且其面板的花色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印花板、白板和黑色面板等。

2、操作面板
電磁爐的操作面板上一般都設有電源開關按鍵、溫度指示燈、功能開關按鍵、顯示屏等,而且新型的電磁爐操作面板中還設有火力調節旋鈕,可以更加方便地選擇加熱火力。

用戶可以通過操作面板的按鍵實現對電磁爐的工作控制,通過顯示屏可以顯示出電磁爐的工作狀態。
3、散熱口
電磁爐的散熱口位于電磁爐的底部。電磁爐內部產生的熱量可以通過散熱風扇的作用,由散熱口及時排出,降低爐內的溫度,利于電磁爐的正常工作。

4、銘牌標志
電磁爐的品牌、型號、功率、產地等,都通過其銘牌標志進行表示,下圖所示為電磁爐的銘牌標志。通過銘牌標志主要是了解其供電電壓和最大輸入功率,以便了解家庭中的電源能否提供其消耗功率。

三、電磁爐的工作原理
電磁爐主要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加熱的電熱炊具,通過給線圈中加入高頻電源,會在周圍空間產生磁場,在磁場范圍內如有鐵磁性物質,就會在其中產生高頻渦流,由于渦流的作用,鐵磁性物質就會發熱,將鐵磁性材料制造的鍋放到線圈上就可以進行炊飯,如圖所示。

電磁爐中,爐盤線圈為感應加熱線圈(簡稱為加熱線圈)。它在電路的驅動下形成高頻交變的電流,并根據電磁感應的原理,交變電流通過加熱線圈時便產生出交變的磁場,即線圈中的電流變化會產生變化的磁力線,對鐵質的軟磁性灶具(鍋)的底部形成了許多由磁力線感應出的渦流,這些渦流通過灶具本身的阻抗將電能轉化為熱能,從而實現對食物的加熱。
1、電磁爐的電源供電及功率輸出電路

電源電壓通過濾波電路濾波后送入電磁爐的電路中,經過整流電路通過橋式整流堆將交流220V升壓至300V,為爐盤線圈提供工作電壓。電磁爐通過直流供電電路將交流220V輸出直流低電壓為電磁爐中的低電壓電路提供工作電壓。
2、電磁爐的操作顯示控制電路

用戶通過操作面板將人工指令輸入到電磁爐操作顯示控制電路中,操作顯示控制電路將 人工指令輸入到微處理器中,微處理器通過數據線接口將控制信號輸送到電源供電及功率輸 出電路中,并通過顯示屏與溫度指示燈將此時電磁爐的工作狀態進行顯示。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798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