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接觸器與繼電器連接工作原理(繼電器的工作原理)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繼電器,開關電器的一種,在控制電路中用的非常多。

繼電器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線圈、磁路、反力彈簧和觸點。
線圈的用途是通電后,它能產生電磁吸力,帶動磁路的銜鐵吸合,并使得觸點產生變位動作。
磁路由鐵芯、鐵扼和銜鐵構成,它的任務是為線圈產生的磁通建立磁路通道。
在磁路中,最重要的就是磁路氣隙,它是銜鐵和鐵芯之間的一段空隙。線圈未通電時氣隙為最大值,觸點為初始態;線圈通電后,氣隙為零,觸點變位為動作態。
反力彈簧的作用就是為銜鐵提供與動作方向相反的斥力,當線圈斷電后它能幫助銜鐵和觸點復位。
觸點用于對外執行控制輸出,它由常閉觸點和常開觸點構成。線圈得電繼電器吸合后,常閉觸點打開而常開觸點閉合,線圈斷電釋放后,常閉觸點和常開觸點均復位為初始狀態。
繼電器有3個品種,分別是電壓繼電器、電流繼電器和中間繼電器。
電壓繼電器,它的線圈圈數多線徑細,線圈與負載并聯。電壓繼電器是我們常見的繼電器主要類型。
電流繼電器,它的圈數少線徑粗,線圈與負載串聯,所以它的工作電流就是負載電流。

我們看到,它的線圈矮胖,線徑很粗。這是電流繼電器的特征。
中間繼電器其實就是電壓繼電器。之所以把中間繼電器作為獨立品種,其原因就是中間繼電器的觸點對數比較多。中間繼電器一般有2對觸點,甚至可達4對以上。

缺相保護器是電動機缺相保護的原理圖。我們從圖中的右上角看到繼電器K,它的觸點在左下角。K就是中間繼電器。
電路工作時,我們按下左下角合閘控制按鈕ST,接觸器線圈KM得電吸合,電動機開始運行,而左下角KM的常開輔助觸點閉合,而K則保持原先狀態,它的常閉觸點K不動作,于是就構成了接觸器KM的自保持回路。當ST返回后,KM因為自保回路而保持吸合狀態。
當系統中出現某相失壓后,繼電器K動作,其常閉觸點變位打開,KM的線圈失電打開,系統執行了缺相保護。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833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