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車輛起步,請拉好扶手
投幣后請配合朝里走。
請乘客們主動掃場所碼
全程佩戴好口罩。”
今天,上海首先恢復軌道交通3、6、10、16號線,以及273條地面公交線路。現在乘坐公交地鐵的人都有誰?他們的感受如何?場所碼掃碼方便嗎?
公共交通恢復首日
頭班車是誰在乘坐?
早上6點半,記者來到位于中山公園萬航渡路的20路公交車起點站。能看到調度室外面貼上了通告,“5月22日至5月31日期間,漢口路四川中路首末班車時間7:00-19:00;中山公園(萬航渡路)首末班車時間7:00-19:00”。


乘坐公交車最大的變化就是現在需要掃描“場所碼”了,車廂內“場所碼”在前門位置,后門車窗處都各張貼了一張。線路恢復營運后,值勤駕駛員會逐站提醒每一位上車乘客,及時掃碼登記。

7點,公交20路首班車準時發車。住在附近防范區的“車迷”唐阿姨帶著核酸證明,專程趕來搭乘。一上車唐阿姨就舉起手中的相機,拍個不停。

上午,記者在地鐵3號線上看到,不少旅客的目的地都是上海南站或上海火車站,相比包車,地鐵出行更方便,也節省了一筆回鄉的費用。

“比較高興,沒有開通地鐵,我們還回不去。”高大哥今天啟程回江蘇鹽城,盡管列車發車時間是下午2點45分,但他和工友早上5、6點就從居住地出發了。

高大哥和工友的行李不小,里面還有被子

上午8點59分,高大哥和其他乘客到達上海火車站站
5月22日上午7點55分,3號線上海火車站2號口外,兩位乘客得知今天地鐵3號線重新開放,特意搶了今天從上海火車站發車的火車票。他們從淞發路站上車,二人是夫妻,妻子懷著身孕。

5月22日上午7點55分,3號線上海火車站2號口外
在國權路站外的無障礙通道附近,一位中年人推著輪椅,靜靜等待站點開門,輪椅中坐著一位身穿“大藍”服、戴著面屏和橡皮手套的老人。老人腳下還放著一套醫療裝置,管子通到了“大藍”服里面。“這是引流胸腔積液的,我父親肺部有疾患,我們是來上海動手術的。”中年人姓張,他告訴記者,他是江西九江人,陪父親到上海看病,但因為疫情原因一直沒能看上。最近醫院有規定要求他們先回去,正好10號線恢復運營,他們就買了5月22日中午12點的火車票,坐地鐵去虹橋火車站。“我們準備等疫情過去后再來一次。”
赤峰路站的站臺上,記者看到一位女乘客和大多數乘客不一樣:她沒有拖著行李箱。她是中山醫院呼吸科醫生計海嬰,正準備坐第一班地鐵去上班。“之前近兩個月,我是搭同事的車去上班的,下班是自己騎共享單車回家,差不多有12多公里路。現在地鐵恢復運營了,我上下班就更方便了。”
同樣在站臺上等車的,還有同濟大學研三畢業生徐赫。他告訴記者,他讀的是體育學專業,畢業后的工作去向是浙江省的選調生。“我老家是宿遷的,家在江蘇、讀書在上海、工作在浙江,三段人生正好在滬蘇浙三地展開。我對未來充滿期待!”
記者問徐赫,封控期間有沒有什么遺憾的事?徐赫想了想后告訴記者:“基本沒有遺憾,一切都很順利。唯一稍稍有些可惜的地方,是和這座城市、和這里的朋友缺了一個有儀式感的告別。20年的學生生涯結束了,在上海這邊有認識7年、認識3年的好朋友,今后大家就天各一方,各自開始下一段人生征程了。不過這也不要緊,下次有機會,大家還是能再聚!”

5月23日起,10號線首班車前增開3列列車
據悉,為強化虹橋樞紐市內公共交通保障功能,方便離滬旅客有序轉乘鐵路虹橋站早班高鐵,自5月23日起,上海地鐵10號線在首班車前增開3列往虹橋火車站方向的加班車。
其中第1、2班列車分別在6時和6時20分,從江灣體育場站始發載客,第3班列車在6時30分從基隆路站始發載客。此外,第1班車與第2班車間隔約20分鐘,第2班車與第3班車間隔約30分鐘,第3班車與首班車間隔約30分鐘。加開的3班列車途經各站均正常停靠,可上下車。

107座車站“每站有警”
軌交民警整裝上崗
軌交民警們也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崗位。記者從軌交警方獲悉,目前恢復運營的107個車站做到警力全覆蓋,10座重點車站疊加特警巡邏和攜犬巡檢。

軌交公安堅持守住公共安全和防疫安全的標準,首批恢復運營車站警力全覆蓋,在3號線上海火車站站、6號線世紀大道站、10號線南京東路站、16號線龍陽路站等10座重點車站疊加特警巡邏和攜犬巡檢。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停運,恢復運營后的軌交公共安全也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進站掃“場所碼”、過安檢驗“隨申碼”是否會影響客流秩序?車站出入口還有沒有滯留人員?如遇驗碼異常人員的處置流程是否順暢?面對一個個問題,軌交公安不敢有絲毫懈怠。

5月20日起民警提前進駐首批恢復運營的所有車站,會同車站工作人員、安檢隊員、保安隊員反復開展運營前各項調試演練。

此外,圍繞車站硬件設備安全、安檢點客流組織、車站隔離點設置、突發事件處置流程等與車站公共安全密切相關的內容,軌交公安制作了涵蓋60項細化要求的菜單式勤務小程序,幫助車站民警逐項對照執行,發現安全隱患立即整改,為軌交恢復運營提供最強的安全保障。對于個別車站出入口存在的人員滯留現狀,軌交公安逐人了解實際情況,積極協調屬地街鎮幫助解決安置場所。
記者 | 翟夢麗
部分內容綜合自上觀新聞、澎湃新聞、上海新聞廣播、話匣子等
來源: 上海法治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870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