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旅游景區導游職業素養(期待開辟升級之路)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重訪我國老一輩特級導游 作者:記者 李志剛 見習記者 范朝慧 楊麗敏 ,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旅游景區導游職業素養?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旅游景區導游職業素養
——重訪我國老一輩特級導游
作者:記者 李志剛 見習記者 范朝慧 楊麗敏
5月25日,全國導游人員等級考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2021年全國特級導游考評結果,16名導游獲評全國特級導游,引發導游群體、旅游業界乃至社會各界的關注。
眾所周知,在此之前,我國1998年評選出一批特級導游,此后中斷了20余年,這次是經過漫長等待后的重啟。在新一批特級導游產生之際,本報記者重訪老一輩特級導游中的11位導游,以及特級導游評定工作的主要推動者,傾聽他們對重啟特級導游評定的看法、對導游職業發展的期待。
1998年7月8日,原國家旅游局公布一批特級導游。如今,雖然這一批特級導游都已退休,但記者采訪時感到,他們言語之間仍然滿含著對導游職業的殷殷期待。有好幾位特級導游語重心長地表示,老一輩特級導游的事跡已成往事,但是新一代導游群體奮斗正當時,無論是政府還是行業自身,都應奮發有為,共同開辟更加完善、更具社會認可的導游職業晉升渠道,讓導游找回昔日的榮光。
開拓之路 勇于創新
改革開放初期,導游職業以接待外賓為主,承擔了“民間外交”的責任,在特定歷史時期創造了特殊的經濟社會價值,為導游職業贏得了榮光。從1998年評定的一批特級導游來看,大多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外事接待素養,以及學術研究甚至科技創新能力。他們在接待外賓時西裝革履、文質彬彬的形象,在當時深入人心,他們常陪伴在國內外重要客人的身邊,與外國客人談笑風生,贏得外賓的掌聲,收獲與外國友人的跨世紀友誼……他們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值得業界回顧和總結。
20世紀80年代初,在蘭州機場,一個外國旅游團正在等待飛往敦煌的航班,卻被告知航班延誤。時間一點點過去,游客開始煩躁不安,這時全陪導游即興作了一個“講座”,講解敦煌莫高窟與中國的石窟藝術,令外國游客情緒高漲。這次“講座”讓跟團的畢小寧豁然開朗。
畢小寧,1998年被評為全國特級導游,時任甘肅省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經理、英語導游、副譯審。畢小寧說:“我當時心想‘原來導游還可以這樣講解’。后來我自己也作即興講座,在機場、火車餐車、酒店大廳或餐廳,10分鐘到1個小時,長短不一。再后來我到了管理崗位,也要求導游作即興講座。一個小小的講座,我一直堅持了下來。”
我國較早一批特級導游大多是導游職業的拓荒者,他們對導游職業作出很多開創性的貢獻,如今很多司空見慣的導游職業習慣,大多是從他們開始的。
20世紀90年代,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位記者跨越大洋來到云南大理,只為采訪一個人。這個人建立了全英文的旅游網站,讓很多美國人看到了大理美景,并動身前往中國旅游。他就是凌小榕。
凌小榕,1998年被評為全國特級導游,時任上海招商國際運輸代理公司總經理,能勝任英、日語翻譯,擅長網絡軟件開發設計及旅游網絡營銷。
在上山下鄉大潮中,凌小榕來到云南,經歷曲折過程,成為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外事辦公室的一名翻譯,后受命組建旅行社,搞活大理旅游經濟。創業之初,凌小榕就關注到了互聯網,憑借技術功底建立了全英文旅游網站,獲得極大成功。在此后的工作中,凌小榕一直緊跟最新科技步伐。凌小榕說:“復古是‘向后看’,而現代科技是‘向前看’,旅游業發展既要‘向后看’,也要‘向前看’。”
同樣是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位跟隨旅游團參觀的東南亞華僑流著淚說:“祖國強大了,我們太高興了。”臨走時,他拉著導游的手一直不舍得走,反復地說:“再等等,我們再看看、再看看。”
接待旅游團的導游是黃若雄,她1998年被評為全國特級導游,時任上海中國旅行社出境旅游公司公關市場部經理,擅長閩南語、粵語,在接待海外華僑華人、我國港澳臺同胞方面有著豐富經驗。黃若雄說,接待華僑華人等游客,要會講閩南話、粵語、英語等,她雖然會講閩南話,但粵語和英語都要從頭學起。“說起來很多人都不相信,我當時沒去過廣東,卻在上海學會了粵語。其實也沒什么好辦法,不管到哪里隨身帶一個小本,邊學邊記。為了學英語,我買了一臺收音機,每天堅持聽英語廣播。”黃若雄說。
老一輩特級導游身上還有很多閃光點,其中包含了很多值得業界持續學習之處。
進京趕考 記憶猶新
1998在京舉行的特級導游評定是怎樣的一個過程?記者聯系采訪了1998年特級導游評定工作的主要推動者,同時,請受訪的特級導游回憶了當年參評特級導游的過程。大家對于當年國家開展特級導游評定時的興奮之情依然記憶猶新,對于當時“1位導游面對13位評委”的論文答辯“陣勢”印象深刻,對于評委尖銳的提問仍記在心間,對于現場公布結果時的緊張和喜悅溢于言表。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全國休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魏小安,曾任原國家旅游局旅行社飯店管理司司長,是特級導游評定工作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魏小安介紹,20世紀90年代,根據旅游業迅速發展的態勢,原國家旅游局的旅行社飯店管理司出臺多項措施,推動旅行社規范健康發展,同時,不斷加強導游隊伍建設,通過舉辦大賽、推動導游等級評定等,引導提升導游職業健康發展。
魏小安說:“1994年我們組織了全國導游大賽,大賽非常成功,為后續醞釀導游等級評定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根據當時的《旅行社管理暫行條例》,旅游職業設置了資格考試,但對導游的等級水平沒有要求,這也促使我們醞釀導游等級評定。此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促成了導游等級評定,并開展了特級導游評定。總之,特級導游在當時是順勢而生,引領行業,引領發展,提升水平。”
時任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國際部經理兼會議展覽公司總經理孫文霞,參加了1998年的特級導游評定并成功晉級。孫文霞回憶說:“‘進京趕考’感到壓力特別大,答辯環節,是一個大大的橢圓形桌子,十幾個專家圍坐在我對面。評委們提的問題也非常尖銳,自己很緊張,一身大汗。”
根據本報1998年4月13日的報道:特級導游員評審日前在京結束,標志著我國自試點以來的第一批特級導游員評審工作落下帷幕。
從1998年特級導游評審結束至今,已過去20余年,對于此次重啟,接受采訪的特級導游普遍表示,久旱逢甘霖,令人振奮,這是國家加大導游隊伍建設力度的重要體現,是提振業界信心、帶動人才隊伍建設的有力之舉。
值得關注的是,記者采訪的11位特級導游,對于新一批特級導游評定幾乎都有一個期望:以此為契機,推動導游等級評定與職稱和待遇掛鉤。受訪特級導游普遍認為,這不僅關乎導游自身的獲得感自豪感,更重要的是關乎導游職業的社會地位和未來發展。
直擊痛點 不改初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導游職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同時期的導游有著不同的“職業光環”。改革開放初期,導游職業以接待外賓為主,所處的旅游市場規模還相對較小,也比較單一,被輿論賦予“民間外交家”的“職業光環”。如今,我國入境游、出境游、國內游“三大市場”齊頭并進、繁榮發展,旅游業體量位居世界第一,在這個飛速發展過程中,導游職業所處的市場環境、輿論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導游群體的“職業光環”也發生了變化。
1998年獲評特級導游的應福特說:“隨著大眾旅游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散客化趨勢的進一步凸顯、線上旅游服務的迅速發展,導游職業面臨新的挑戰,其間產生了一些涉及導游的亂象,但并非主流,尤其是當前導游積極支援疫情防控等的事跡受到社會各界認可。”
“改革開放初期,導游職業承擔了一部分民間外交的任務;時過境遷,大眾旅游時代來臨,導游職業產生新的問題、面臨新的挑戰,是發展的必然。簡單地對比評判并不合適。”1998年獲評特級導游的毋建國認為。
對于導游職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前景,受訪的特級導游普遍比較關心導游人才流失、外語導游人才不足等問題。
魏小安認為,在移動互聯網發展背景下,傳統旅行社行業面臨生存危機,加之疫情的沖擊,行業陷入困境,轉型求變迫在眉睫。“不斷延伸的線上服務可以替代一部分線下旅行社功能,但是有一個環節是替代不了的,有一個崗位是‘長青’的,就是導游。”
1998年獲評特級導游的劉家敏建議:“據我所知,國外旅行社帶領游客觀光旅行的工作人員并不是‘導游’(Tour Guide),而是‘領隊’(Tour Manager/Tour Leader),工作職責重點是旅游協調監管,一般不做具體導游講解,旅行社會另外安排游覽項目相關的專家全程陪同作系列講座。我認為,推動導游職業相關制度改革,培養專家型導游人才,是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
1998年獲評特級導游的徐魯楊建議,公開透明的“網約導游”模式,或許更有利于導游職業的健康發展。這也意味著更大的監管挑戰,要從嚴監管。要努力把導游人才留住,為大眾提供更高水平的旅游服務。
對于多位特級導游提到的外語導游人才緊缺問題,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外語專業畢業生。受訪者普遍表示,還不太了解外語導游這個職業,感覺導游職業形象還不夠“高大上”,雖然外語導游同樣是以翻譯工作為主,但他們更愿意選擇口譯、筆譯等職業。
隨著時代發展,像很多職業一樣,導游職業也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但業界普遍認可的是,導游作為人性化服務的獨特載體,是無法被完全取代的,發展前景依然光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945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