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近期,民政部兒童福利司邀請多地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圍繞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開展談認識、談體會、談下一步工作打算今天,天津市河西區區委書記李學義,山西省晉城市委副書記、陽城縣委書記姚遜,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委副書記、旗長孟達英,山東省東營市副市長、東營區委書記茍宏水為大家分享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經驗,一起來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未成年保護意識調研?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未成年保護意識調研
近期,民政部兒童福利司邀請多地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圍繞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開展談認識、談體會、談下一步工作打算。今天,天津市河西區區委書記李學義,山西省晉城市委副書記、陽城縣委書記姚遜,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委副書記、旗長孟達英,山東省東營市副市長、東營區委書記茍宏水為大家分享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經驗,一起來看↓↓↓
天津市河西區
立足中國夢 培育未來人
為河西少年營造更好未來
李學義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是一項立當下、謀長遠的系統性工程,微觀上與每個家庭息息相關,宏觀上與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緊密相連。河西區位于天津市區海河西岸,轄區面積48.17平方公里,下轄14個街道、149個社區,常住人口82萬,多年來,河西區堅持以孩童視角觀之、以家長期許謀之、以社會共識行之,時刻以全維度推進、全過程呵護、全方位保護為創建思路,通過扎實有效措施讓14.1萬河西少年在這片熱土上,擁有超越自我、勇敢向前、溫暖堅定的健全人格,有充足的底氣和信心面對未來挑戰。
全維度有序推進
區主要負責同志掛帥未保領導小組,納入“十四五”規劃、明確47個成員單位任務分工,區、街、社區三級書記領銜抓,橫向到邊、縱向到底,149個社區配備兒童主任,經?!爸v”、隨時“訪”、如實“報”、幫著“辦”成為河西社區未保工作的常態。未保經費納入各部門預算,設立80萬元區級未保中心運營專項經費,將未成年人關愛服務列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投入300余萬元購買8個項目專業服務惠及3000余名困境、自閉未成年人。落實800余萬元用于未成年人救助、殘疾兒童康復補貼、“兩免一補”補助等。精心選址,高標準打造近千平米的區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探索未成年人臨時照料模式。
全過程溫暖呵護
明晰“由誰發現、向誰反映、如何處置”工作鏈條,全過程緊扣、迅速處置。實現區未保熱線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用平臺,“一號對外”開展服務;發揮群團作用打造“權心權益”服務品牌,聚焦青少年事務,開展心理輔導、普法宣傳、應急救護、交通安全等青少年自護教育活動上百場;開展專職人員能力提升、“心星點燈”關愛困境兒童等服務項目,邀請大學教授、家庭教育專家、知名學者、老干部、老戰士、老模范等500余人走進“家校攜手文明家庭大講堂”。全區64所中小學全部設立“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在社區設立“快樂營地”,開展法治教育、心理輔導、文體活動等各類未成年人活動近萬場次。
全方位進行保護
一個孩子成長是一個家庭關切和希望。河西區把全人群獲得作為工作指針,堅持“六大升級保護”,提升六大成長場景,河西孩童,一個不落。
致力于給河西孩子一個溫暖家庭,維護引導家庭作為未成年人保護基礎單元的良性運行。為家庭監護賦能,實現對離婚涉未成年子女家庭開展家庭指導教育全覆蓋,推進家長學校社區全覆蓋。對全區952名困境未成年人家庭進行入戶走訪,建立困境未成年人電子地圖,細分紅、黃、綠三類等級,設定走訪頻率,落細幫扶舉措,形成工作閉環。
致力于給河西孩子一個和諧校園,努力營造校園安全穩定和未成年人呵護備至的學習環境。全力建設平安校園。構建平安校園治理體系,對各校開展校園安全工作量化打分。強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規范師生交往行為,助力未成年人遠離校園欺凌、性侵及暴力等危害,配備1名以上專兼職心理教師,第一時間關注學生心理異動。扎實落實“雙減”任務,建立中小學校、教師和校外培訓機構“雙負面清單”,明確工作指引及情形認定。
致力于給河西孩子一個有愛的社會,讓保護未成年人的理念和行動融入城區每個角落。完善無障礙設施建設,嚴格落實旅館接待未成年人“五必須”,為區內國家A級景區配置母嬰室,落實未成年人免費、優惠政策。鏈接區內優質資源,幫扶小海豚合唱團,展現殘疾未成年人精神風貌。堅持點線面立體化宣傳,讓關愛未成年人的暖心話語隨處可見。
致力于給河西孩子一個清朗網絡,積極構建適應未成年人特點的健康綠色網絡生態。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規范校園手機管理。實施“綠色上網”項目,打造清朗的校園網絡文化。隔離未成年人有害信息。細致摸排轄區內未成年人訪問量大、活躍度高的APP應用程序和網站,重點整治涉校園暴力、網絡霸凌。
致力于給河西孩子一個特殊守候,實現困境兒童個性化訴求的完整表達和及時保障。加強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關心關愛。提高救助標準,重大節日走訪慰問成為常態?;貞半S遷子女”、困難兒童教育關切,保障隨遷子女義務教育權利,實現就近入學,推進智力殘疾未成年人教育。
致力于給河西孩子一個法律后盾,加速形成適合未成年人保護機理的司法保護體系。建立公安“戰區制”,用好社區、校園警務室,開展法治安全教育。專設家事少年法庭,女性法官主審、書寫“法官寄語”,“少年法官宣講團”走進學校,增強場景互動體驗。規范設置未成年人訊問、詢問室,建成占地600平方米功能完備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通過“小曦姐姐講故事”等品牌活動延伸司法保護溫情。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河西區將深入學習貫徹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批示指示精神,全力爭創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區,讓生長在河西的少年兒童健康、安全、快樂的成長。(作者系天津市河西區區委書記)
山西省陽城縣
為孩子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爭創全國未成年人
保護工作示范縣
姚遜
陽城縣位于山西省東南部,全縣下轄12鎮、3鄉,324個行政村,11個社區,常住人口35萬,截至2021年底,全縣共有未成年人50822人,其中留守兒童24人,困境兒童241人,孤兒25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3人。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關于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創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示范縣為目標,主動謀劃、創新思路、綜合治理,不斷延伸未成年人關愛保護觸角,用心呵護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統籌布局、整體推進,織牢織密未保網絡
堅決扛牢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政治責任,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文明創建主要指標體系。專門成立陽城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配齊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建成以縣未保中心為龍頭、鄉鎮未保工作站為支撐、村級“兒童之家”為延伸的三級服務體系。制定出臺《陽城縣創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工作方案》,建立動態監測、強制報告、調查評估、聯席會議、從業查詢五大聯動機制,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抓、民政部門統籌協調,以學校為主體、家庭為基礎、單位、村、社會參與”,全社會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實現了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財政每年拿出500余萬元經費支持未?;鶎雨嚨亟ㄔO、組織建設和宣傳培訓等工作,在全縣大力建設“愛心媽咪”小屋、母嬰室、托幼機構等未成年人關愛場所。2021年,為243名困難職工子女發放助學金64萬元,資助學生9384人453萬元,有效及時解決了未成年人實際困難。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強化思想道德建設
持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敝黝}活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利用清明、七一、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組建“五老”黨史宣講團進校園為4萬多名學生講紅色故事103場。舉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戲曲進校25所、中華武術進校13所、書法進校75所。組織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嚴格開足開齊思政課程,選優配齊配強思政課教師,6所高中、20所初中、48所小學分別配備專(兼)職教師44名、251名、337名。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對照“四有”好教師標準,組織“師德師風先進個人”評選,舉辦師德承諾、亮諾、踐諾活動。全縣9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圖書館、文化館免費向未成年人開放,廣泛開展“紅色小講解員大賽”、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進一步堅定未成年人理想信念、厚植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情懷。
部門聯動、重拳出擊,筑牢安全防護堡壘
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公安、市場監管、住建等單位先后出動執法人員341人次,檢查校內及周邊食品經營單位、藥品經營單位、托幼機構等280余戶次,取締學校周邊200米范圍內經營攤點200多個。強化護學崗建設,切實維護校園周邊治安、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學生上下學出行安全。強化學校周邊網吧、圖書經營、娛樂場所等的監管力度,嚴格依法查處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等違法行為。開展消防安全、衛生安全、交通安全、網絡安全等“安全知識進課堂”活動,增強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公、檢、法、司有效預防、主動介入,扎實開展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公布全縣未保統一熱線,設置“少年法庭”、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和“一站式”取證救助中心,加大針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完善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幫扶制度,及時提供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等服務,為全縣廣大未成年人搭建起健康成長“安全墻”。
因地制宜、創新實踐,打造特色工作品牌
縣教育局打造“把握五個關系,創建特色學?!惫ぷ髌放疲幻裾执蛟臁扒榕?相伴成長”工作品牌;文旅局打造“戲劇進校園 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品牌;衛健局打造“動感析城”志愿服務品牌;團縣委打造“童心童力 共創未來—青春助力鄉村振興暨陽城縣青少年向日葵愛心快車公益活動”工作品牌;婦聯打造“‘童’在陽光下,伴愛共成長”工作品牌;科協打造“蓓蕾科普 快樂成長”工作品牌;殘聯打造“抓基礎 強服務 送溫暖”撐起未成年人“幸福明天”工作品牌;關工委打造“大手牽小手 托起明天的太陽”工作品牌;縣總工會指導創建的“媽咪小屋”“心理咨詢室”成為孩子們的“快樂家園”“幸福小屋”;融媒體中心全年播發未成年人保護宣傳報道信息3000余條,營造了濃厚氛圍,“讀詩吧少年”“童心繪紅葉—少年少兒采風活動”“首屆機器人大賽”等節目在廣大青少年中反響強烈;每年“六一”兒童節、中考高考季的走訪慰問、金秋助學等活動送去了黨和政府、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親情關懷,滋潤了困難家庭未成年人的心田。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永遠沒有終點。接下來,陽城將以創建促提升、以示范帶發展,加快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示范縣創建步伐,全方位推動陽城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讓未成年人健康茁壯成長。(作者系山西省晉城市委副書記、陽城縣委書記)
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打造未成年人美好未來的
“莫旗密碼”
孟達英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是延續美好明天的希望所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東部,面積1.1萬平方公里,有未成年人口49746人,占總人口數的16%。截至目前,莫旗現有散居孤兒36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3人,困境兒童62人,留守兒童306人。15個鄉鎮、220個行政村,配齊兒童督導員15名、兒童主任246名,掛牌成立旗級未成年人保護中心1處,法治教育基地1處,設置16個鄉(鎮)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
構建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
莫旗認真履行未成年人保護主體職責,全方位、多層次推動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建設,專門成立了由旗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旗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擔任副組長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出臺莫旗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方案,并于2021年10月開始申報創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工作。充分發揮教育、民政、公安等多個職能部門作用,在15個鄉鎮同步建立“一把手”任組長的未保工作領導小組,實現了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全覆蓋。
給困難家庭兒童前行的底氣
對困難家庭兒童,要用政策之手,讓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源更多地向他們傾斜。莫旗通過每月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生活補助,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殘疾兒童提供助學助教、公益活動、免費康復等服務,保障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為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提供教育資助和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等,為困難家庭兒童構建堅實的社會支持體系。
為特殊兒童帶去社會溫度
未成年人保護,沒有地域之分。莫旗建立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標準動態增長機制,讓留守在家、缺少依靠的孩子能健康成長。每年開展“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將符合條件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其中,給予每人每年1萬元的生活資助。未成年人保護,沒有戶籍之別。在莫旗的流浪兒童和流動兒童,不論有沒有戶籍、戶籍在哪兒,均可享受未成年人保護政策下的暖心服務。未成年人保護,沒有身份歧視。對于涉罪、涉案未成年人,莫旗堅持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開展司法心理幫教、司法救助、個案幫教等多元服務,幫助他們握手新的未來。
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需要特別的關心和愛護。莫旗布局開拓未成年人保護新路徑,織密未成年人保護大網絡,是守護未成年人奔向美好未來的“莫旗密碼”。莫旗將在各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下,不斷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制度、拓展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完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職能,讓未保觀念和未保意識深入人心。(作者系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委副書記、旗長)
山東省東營市
守護成長 滋養花開
茍宏水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有未成年人8.8萬,約占人口總數的16%。近年來,東營區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以爭創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區為抓手,強化組織協調,完善體制機制,努力構建三個“全”,著力突出三個“新”,織密編牢未成年人保護網。
構建三個“全”
構建全覆蓋組織體系。區和鎮(街)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在村(居)配備兒童主任,開展未保類社會組織培育孵化行動,打造“城市 農村”聯動保護格局。
構建全領域保護閉環。東營區完善“六位一體”保護工作體系,實施固基暖巢、教育護航、牽手關愛等八大工程;以鎮(街)工作站等為載體,打造有場所、有人員、有制度、有活動、有成效的“五有”陣地。
構建全鏈條工作機制。東營區建立健全動態監測、發現報告、個案會商、應急處置、跟蹤回訪等工作機制,將未成年人保護納入“區域 網格 矛盾調處”社會治理體系,形成負面清單,強化考核獎懲,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常態化、可持續。
突出三個“新”
突出保護宗旨,健全新體系。東營區以建設未成年人友好型社會為目標,出臺文件、成立專班,在區、鎮(街)、村(居)分別建設未保中心、站點、家園三級工作陣地,推動工作、責任、人員三到位,培育了一支活躍在8.8萬名未成年人身邊的隊伍。
突出品牌特色,實施新項目。依托家庭教育指導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未成年人審判社會工作站等陣地,東營區實施家校聯動共育、生活教育資助等計劃,擦亮“七彩愛”“守護者聯盟”“春雨”等服務品牌,構建集教育、救助、康復等多重服務于一體的關愛成長矩陣。
突出核心重點,開創新格局。加強部門聯動,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實施片區化責任落實、動態化監督管理機制,推進0—3歲“生命的印痕”家庭教育到社區、社工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駐校園、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和防網絡游戲沉迷系統進家庭等工程,不斷提升未成年人幸福指數。
下一步,東營區將以“一個都不能少”的標準,持續加大工作力度,依法保護、全面保護全區未成年人健康茁壯成長。(作者系山東省東營市副市長、東營區委書記)
來源:《中國社會報》、天津市民政局、“山西民政”微信公眾號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969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