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很多時候,上級和下屬會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因為平時在工作中,上級也是比較欣賞這種類型的下屬,所以對于他們不太會反對,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就會覺得自己就是領導或者是同事眼中的“獨行俠”。但是因為性格不同了,如果你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的話就不會與上級發生爭執了。所以我建議你應該學會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

1.先說自己的看法
雖然說下屬的觀點和領導意見也是有差異的,但是你在做決定之前,要先說出自己立場的態度。所以你不能為了迎合、為了討好。這種溝通方式實際上是一種自我貶低式的溝通。而且這樣也會讓上司覺得下屬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只是想利用權力來完成自己既定的任務。如果你總是這么輕易就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的話,領導不僅不會聽你說太多話、反而會覺得你對他有意見。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先把自己對于上級的看法表達出來或者讓他知道這個觀點后再和領導溝通。

2.讓上級知道
在工作中,領導都是很忙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很多事情都是做不到的。所以當上司說的話沒有道理時,就會覺得你對他無感甚至是覺得自己是在敷衍他。這時候你就需要及時讓上司知道他們對你說的話是沒有意見的,只有對對方有意見,才會對整個工作進行修改。而有的時候上級和下屬都沒有明確說出什么原因才導致意見不一致。這時候這時候就要以客觀公正為標準看待,不能只一味地批判對方或指責對方。

3.將矛盾轉化為對立關系
你可以說,我覺得領導很認真地在工作,但是由于自己的疏忽與決策失誤,導致項目被推遲了。我認為這樣是不對的,所以你不能把問題歸咎于上級的問題。這樣做是不對的,畢竟你在表達意見時,他也是站在你這邊。所以你們倆其實就已經將矛盾轉化為對立關系了。我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這樣做更有利于解決問題。

4.先講事實
在和上級溝通之前,先和他講事實。這樣做不僅可以讓上級覺得你考慮問題有邏輯性,還能讓上級在看到你真實想法的同時對你也有一種信服。當然了,如果你總是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那么就會顯得很不公平。

5.分析原因要有建設性
分析原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很多人跟上級爭論不一致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一個人如果有足夠多的理由去支持一個觀點的話,那么這一觀點就非常容易被接受。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為什么他們不支持這個觀點?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去進行建設性分析了。因為很多人可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出發去跟上級溝通并且能夠說服上級,但是卻不考慮對方所付出的代價以及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否對得起這份工作以及這個公司。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242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