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時代發展到一定階段,會迎來一段陣痛期,我們現在就處于這段陣痛期之中。
大家所說的實體經濟難做,其實指的是個人的實體生意難做,難做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疫情的影響,一個是互聯網的沖擊。
疫情只是次要因素,互聯網所帶來的網購狂潮才是根本原因。在2020年之前,個人實體生意就已經發展到了瓶頸期,疫情加速了實體衰落的節奏。
在所有的實體生意中,超市是最廣泛的例子,我們從一位四線城市小超市的老板口中,可以更加具體且詳細地了解到實體生意究竟難在哪里。

這家超市開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市是一個四線城市,能夠代表最廣大的普通群眾,這家超市開在某個小區的門市,規模不大,屬于私家超市,也能夠代表最廣大的普通群眾。
當記者走進這家超市的時候,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煙酒、飲料、食品、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糧油等等一應俱全。
豐富的商品、寬敞的空間以及絡繹不絕的人群,這些都給人帶來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記者的第一印象是“這家店的生意不錯”,但這只是表面現象。
實際情況只能從老板的口中得知。

老板是湖南本地人,他從小區建成入住開始,就在這個地方開了這家超市,這么多年過去了,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意越來越難做。用他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基本上靠一張煙草證活著”。
煙草的確是超市中利潤最大的商品,老板出于某種原因沒有透露煙草的利潤點,通過業內人士的口中得知,利潤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這是大概數據,并非來自官方,且每個地方的數據不一樣。
一般來說,超市所售商品的利潤有著明顯的分層,排序基本如下:煙草、酒水、類似檳榔等零食、飲料、普通商品、其他附加服務(代收快遞等)。
前幾樣特殊商品是主要的利潤來源,普通商品的利潤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在互聯網大潮的影響下,實體超市的商品利潤必須被壓縮,才能賣得出去。
對于消費者來說,網購有兩大優點:一是網購太方便了,二是網購的商品太便宜了。
同一件商品,網絡上的價格如果比實體店的價格便宜,大多數消費者會選擇網購。而網購唯一的缺點就是速度慢,因此消費者去實體店的唯一原因,就是想要盡快拿到商品。
這類消費者是實體超市的主要客源,不過當他們看到實體超市里的商品價格遠高于網上時,就會產生猶豫心理,這部分消費者里面會再度損失一部分消費者,寧可等兩天,也愿意少花幾塊錢。

影響總利潤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單個商品的利潤,另一個是超市的客流量。
前文講到了,實體超市的老板為了提高與互聯網的競爭力,必須降低售價,在前者已經固定的情況下,客流量就成為了重點。然而后者更是實體店老板不能左右的因素。
這家超市所在的湘潭是四線城市,人口并不多,大多數年輕人都留在了大城市,還有很多外出務工人員常年不在本地生活,小區的入住率一般不會超過百分之四十。
這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如同互聯網侵占實體店一樣,非人力所能改變。

這些是擺在諸多實體店小老板面前的問題,也是擺在整個時代面前的問題,也不必過于悲觀,因為實體生意雖然難,但也不是做不下去。
實體超市有著不可取代的位置。第一,實體超市在特殊時期可以提供最便捷的服務,滿足人們生活需要,比如在運輸受阻的時候,實體超市里的存貨能夠發揮重大作用。
第二,實體超市也跟隨時代的步伐,發展出了更加多元化的模式,比如超市與快遞代收點合二為一,這似乎成為了主流趨勢,如此一來,實體超市和網購互利共生,達到雙贏的效果。
那么代收快遞的服務利潤如何呢?

代收快遞并不是免費的,超市會從中提取一部分金額當成服務費,這部分錢就是利潤。
一個快遞的利潤大概在三、四毛錢,這三、四毛錢聽上去很少,其實并不少。
一,這三、四毛錢是凈利潤,是除去了發信息、電費、人工費、場地費等一切成本的凈利潤,是直接進入老板腰包里的錢。二,拿這家超市舉例,每天大概要接受五百個快遞,每天的凈收入大概在二百塊錢左右。
這二百塊錢是肉眼能夠看到的錢,還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錢,比如說代收快遞給超市帶來的客流,一些客人會在取快遞的同時購買超市內的商品,也會額外增加超市的收入。

實體超市難做,但不是不可以做,要掌握訣竅。
一,早開好于晚開,開超市一定要早,開得越早,熟客越多,并且有利于協商代收快遞等服務,相當于壟斷了整個小區的業務。
二,要耐得住寂寞,開超市是一份操心的活,除了貨物成本、水電、房租等固定成本,基本上就剩下人工費,規模小一點的超市基本上都由老板一個人打理,所以這部分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三,選一個好地段,人流旺盛的小區周邊是最合適的地段。又要回到第一點,把握好時機,瞅準了就及時下手,否則就會被別人搶占了先機。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244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