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9)
近日在俄羅斯-烏克蘭沖突期間,一位美聯社的國際記者來到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自由廣場前,開始了現場報道。

漸漸地,畫風開始變了。
在用英文播完之后,這位記者分別掏出了德國之聲(DW)、美國之音(VOA)、法國LCI電視臺、德國servus TV等電視臺的臺標,分別用英語、盧森堡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和德語播報了現場的情況。
是的,你沒聽錯,他穩如Siri般在這些語言中切換,甚至還帶著不同國家的播報特色和腔調,為世界各地的新聞廣播機構報道俄-烏的發展局勢。
有網友笑稱,這位記者憑一己實力,順利讓其他五國記者下了崗。
這位在火爆全網的記者叫菲利普·克勞瑟(Philip Crowther),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德國人,出生在說德、法和盧森堡語的盧森堡。在家里,他父親只跟他說英語,母親只跟他說德語。也就是說,他在起跑線上,已經會說四門語言。
14歲時,菲利普斯瘋狂迷戀西班牙足球,開始學習西語。高中畢業后休學了一年,去了巴塞羅那,并在那里學了一些加泰羅尼亞語。他大學期間念的是倫敦國王學院的西班牙語研究專業,期間還不小心掌握了一門葡萄牙語,這次為美國之音(VOA)做的報道用的就是葡語。經葡語母語者認證:有口音,但是表達絕對清晰準確。
菲利普的多語種播報視頻短短兩天,在推特獲得1700萬次播放量和4萬多次轉發。他還受到了美國前國家安全委員會歐洲事務主任的美國陸軍中校亞歷山大·溫德曼(Alexander Vindman)的盛贊:“令人驚嘆”。

就連著名的語言學習網站多鄰國(Duolingo)也轉發說:“這只貓頭鷹驚到說不出話來!(貓頭鷹是多鄰國的頭標)。

通曉多種語言的人,在英文中我們一般稱他們polyglot,講兩種語言的人則稱作bilingual。在歐洲,會說多門語言的人其實不少,一來有不少家庭本身是多語言背景,再者歐洲許多語言之間很相近。不過,能像菲利普斯一樣,能把每一門語言說到前線記者的水平,實在是鳳毛麟角。
這一次,全網整齊劃一地夸贊這位“平平無奇”的語言天才。英國獨立報、每日郵報、好萊塢媒體TheWrap、加拿大電視公司新聞網等對他相繼作了報道。相信菲利普斯以后還會在記者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在2011年搬到華盛頓之前,菲利普曾在巴黎的法國24電視臺(France 24)擔任記者和新聞主播。加入美聯社后,他報道過美國各地的民主黨辯論和總統候選人辯論,以及世界各地的突發性國際新聞,還是白宮記者協會的成員。翻看菲利普的推特賬號,可以發現他所報道的新聞領域,涉及政經、文化、外交等各個領域,可見自身知識儲備也十分強大,是妥妥的人間“Siri”。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345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