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農作物植保員(農業數字化技術員陳鑫)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6)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日前正式公布。新版大典,首次增加了數字職業的標識,共標注了97個數字職業。根據鄉村振興的需要,農業數字化技術員和農業經理人被納入大典。這是個什么樣的新職業?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位農業數字化技術員——陳鑫,他說自己就像一名農作物“醫生”,在田間地頭把脈開藥方。
農業數字化技術員陳鑫:土表這些白白的東西,在它干的時候它是不危害根系的,接下來我們澆點水,把這層鹽溶解,溶解之后我們再來測試一下(可溶性鹽濃度),你看我們澆了那么點水,溶解了那么一會(可溶性鹽濃度)就到1.8了,證明這塊地已經積累了多高的鹽分了,就代表著作物根系生長不好,會出一系列的問題。
給蔬菜會診完,陳鑫又馬不停蹄來到云南昆明的一家花卉種苗種植基地。這里,大片康乃馨種苗出現問題。陳鑫分析后發現,問題出在種苗根系。找來灌溉用水進行檢測,把康乃馨種苗剪碎分析,一波操作之后,陳鑫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農業數字化技術員陳鑫:做了植株體內的養分,硝態氮、鉀離子、鈣離子以及磷的檢測,最后通過數據來證明植株體內含的磷確實不夠高,下一步增加磷肥利用率或者調高磷肥的使用比例。
陳鑫說,他就像農作物醫生,在田間地頭,給農作物精準地“把脈開方”。1989年出生的陳鑫,畢業于新疆石河子大學植物保護專業,2012年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云南種葡萄,后來,一個慘痛的教訓,讓他從傳統農業中轉身。

農業數字化技術員陳鑫:我們當時有僥幸心理,就沒有相信天氣預報,就覺得天氣預報不準,結果導致我們全園一夜凍傷、凍壞了很多,就代表一年滅產。當時我就覺得一定要相信科學,相信數據的力量。
從那以后,陳鑫利用專業所學,鉆研組裝出一套快速檢測系統,能檢測土壤、水、大氣、農作物葉片等十幾項指標,便攜、易操作,而且現場就能很快出結果。他放棄種葡萄,一門心思推廣農業數字化。可一開始,卻并不受歡迎,根本沒有人相信他。

農業數字化技術員陳鑫:很多種植戶是種幾十年的地了,當我們向他們推廣這個技術的時候,他們就會說你才干過幾年農業,為什么我要聽你的。
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陳鑫和華南農業大學團隊合作,慢慢建立起一些農作物的生長全周期數據庫,讓農戶的收成有了實實在在的改觀。

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植物營養系教授張承林:目前的話,越來越多的農資行業的企業,包括一些種植大戶,都越來越意識到要數據化管理、建立標準,排除經驗的不足,嚴重缺乏這種以數據來分析田間問題的技術人員。
現在,陳鑫變得很吃香,每天要拎著他的農化服務箱,最多要跑幾十家種植基地,為花農、菜農、果農等不同群體解決問題。一個人忙不過來,他就培訓農資供應商、農戶等近千人,教他們給農作物精準“開藥方”。今年4月,陳鑫被云南省評為農業科技特派員。

云南英茂花卉基地植保技術總監鄧然:在這種科學配方的指導下,我們肥料的浪費更少,有效性更高一些,產品質量穩定性也更高一些。

農業數字化技術員陳鑫:我們傳統的農業中其實不缺技術員,但是用數據說話的技術員真的是太少了。數據它是可快速復制的,并且可以快速培訓人才。當新一代的年輕一代(技術員)起來之后,無論從種植端還是我們的農業技術端,大家都有了數字以及科學技術的意識,我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多的人,會從事這方面(工作)。
(總臺央視記者 周培培 李常明 徐小龍)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693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