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wwe摔跤團隊大賽(美國職業摔跤比賽WWE)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美國的WWE比賽是一種職業的摔角比賽,其兇狠的打斗方式,很受大眾的歡迎和追捧,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賽場上的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并設計好的,只是為了滿足人們天性的一場表演罷了。
但是即使如此,人們還是對WWE進行瘋狂的追捧,那這一切到底是為什么呢?
其實對于經常觀看WWE比賽的人來說,會發現這樣一件事,那就是無論是選手的行為還是比賽時選手雙方發生的事情,都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隨便打開一場WWE的比賽,你就會發現,選手雙方打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有一方,莫名的挨了一下,隨即就躺在了地上,表情十分痛苦,然而此時的另一個方,卻不急著結束比賽,而是瘋狂的嘚瑟,一邊嘚瑟還一邊向觀眾炫耀,一直等到炫耀完,這才蓄力一個大招打向倒地的一方,這才結束了比賽。

但是秉承著“邪惡打不過正義”這一理念,WWE比賽的最后,往往是反派被正義的一方打到,而后全場歡呼。
不知道的人還會以為這是什么無厘頭肥皂劇呢,但是這確實是一真真正正的體育賽事,而那些讓人有些無語的劇情則是這個賽事的必需品,為的就是利用劇情牽引著觀眾的情緒,把觀眾的情緒帶入到某種氛圍之中。
使觀眾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情緒上的共鳴和快感。
就比如我們現在,在觀看某個武打電視或電影的時候,都會說現在的武打動作像是在播放PPT一樣,而沒有了之前的那種連貫的拳拳到肉的快感。
所以現在的很多人,都會十分懷念以前的武打電影,懷念以前的演員在拍武打動作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酣暢淋漓,那種感覺讓人十分痛快,即使知道那是在拍戲,觀眾也絲毫不在意,甚至還會和演員產生共鳴。

就像當初我們在看成龍、李連杰的武打電影一樣,演員一旦開打,我們瞬間就熱血沸騰了起來。
而這也和WWE比賽一樣,只要摔的過癮,摔得痛快,只要能摔進觀眾們的心中,那就是好的比賽,這也是WWE比賽的核心所在。
但是如果看到這里,你就認為WWE的比賽是一種假賽,場上都是演員,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畢竟如果全是假的,那么,又怎么會有這么多人去喜愛和追捧它呢?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WWE還是正兒八經的摔角比賽,它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興起,久經沙場,到如今,WWE已經六十多個年頭了,最早的時候,WWE名字其實叫做WWF。
當時作為一個摔角比賽,它是十分危險的,血腥指數也非常的高,但正因如此WWE收獲了許許多多的觀眾和粉絲。

但是比賽再怎么說也不是真正的戰場,所以WWE也被要求不能過于血腥暴利,但是要是拋開這種血腥暴利因素,那么WWE就會損失很多的觀眾,同時也會讓人覺得破壞了摔角的動作質量。從而導致觀看感不強。
所以在經過深思熟慮后,WWE就決定讓選手之間互相打配合玩假摔。但是這種假摔還要摔得認真,把觀眾帶入進去,引起情緒上的共鳴,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劇情的支撐了。
不僅如此,經常觀看WWE的人還會發現,WWE在播出的時候,會不厭其煩的一直提醒觀眾“請勿模仿”
那既然是選手之間互相打配合玩假摔了,那還有什么危險性呢?

這就不得不提選手在比賽中所使用的格斗技巧了,雖然選手們都是在打配合,進行套招,但是他們所用的一招一式都是殺人技,其破壞性很強,危險系數也十分的大,這也是為什么WWE即使是在假摔,而依舊會讓人看的熱血沸騰,甚至選手也會經常出現大大小小的傷勢。
如果這些招式被人模仿用在現實生活中,一不小心就可能釀成大禍。
所以現在的WWE已經是極力的保護選手的安全了,所以動作也不如以前那么激烈血腥,當然失誤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可以這樣想象一下,像WWE中的打斗近乎搏命般的動作,就算是演的,那又能假到哪里去呢?
那么為什么人們會對這種暴力賣點如此青睞呢?

說到暴力賣點,那么就不得不提一下,那個曾經讓空氣都充滿暴力的地方。
那就是羅馬斗獸場。
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羅馬斗獸場就在此名單之中,羅馬斗獸場由8萬多奴隸歷時八年才建造完成,因此也被譽為世界新七大奇跡,其主要的功能,就是為了給當時的上流社會和奴隸主們看決斗,參與決斗的都是奴隸和俘虜等社會底層的人群。
這也就不難看出,人們在對待暴力這一賣點上,是極其難以抗拒的,甚至說是癡迷的。
從古羅馬競技場上開始,到現如今的拳擊擂臺上的拳拳到肉,這一切的暴力。仿佛都在觸動著人們那根最敏感的神經,讓人們為之瘋狂。
達爾文的進化論表明人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在經過漫長的進化才走到了現如今文明的階段,如今沒有人敢說暴力不是人的本能之一。

只是現如今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加上自己的理智,以及法律的約束,所以我們極大程度上把暴力,驅逐到極小的允許范圍里的記錄。
現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倡導和諧的社會,社會秩序也得到很好的維護,所以人們對暴力的容忍度也不斷地降低,大家都渴望處于一個沒有暴力充滿愛與和平的社會之中。
但是暴力的基因一直流淌在人們的血液之中,深入骨髓,所以對于我們而言,暴力并沒有消失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
而面對積攢在我們身體中的暴力情緒,我們也必須找到合理的替代方式,通過深度的精神參與,去將其宣泄出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方式那就是通過電子游戲、體育活動或者通過親眼目睹暴力動作的影視作品等,去宣泄我們的暴力情緒。
就這樣,一方面我們所處的整個社會越來越排斥暴力化,但是另一方面又允許暴力變得觀賞化和無害化十足,在我們的日常娛樂中大行其道。

就拿體育競技來講,這其實就是,暴力從我們直接實施轉變為了運動員替代,以運動員為媒介,替我們宣泄了自己心中的暴力情緒。
暴力也從血腥殘忍變成點到為止,從實實在在變成了象征。
但是很明顯,競技體育規則過于高標準、要求過于嚴格,只能以爭取得勝利為目的的競技體育,顯然是早已無法滿足觀眾們對暴力的需求,暴力情緒也得不到很好的宣泄。
而只有那些夸張的暴力的表演才能符合大家口味,在這里,暴力演變成了暴力美學,以一種更加真實與富有參與感的方式,被搬上萬眾矚目的舞臺供人玩味,被人們追捧。
WWE提供的也遠遠不僅僅只有簡單的暴力那么簡單,舞臺上雙方參賽選手的劇情發展,加上比賽舞臺上燈光的布局,以及燈光顏色的渲染,甚至是人物角色的性格,這些都是出于商業的需要,也是牢牢的抓住了觀眾們的心理。

就比如,明星選手的人格魅力,這無疑是吸引粉絲的重要因素。
在擂臺之外,WWE 的選手也都以正面形象示人,打造個人魅力。
以其中超高人氣的明星約翰·塞納為例,在劇情安排下他是個堅持正義的角色。他在每次表演結束后都會與父母通話,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與家人的照片,也頻繁地參與公益活動,成為無數粉絲心中“正義英雄”的化身。
當這樣的人在擂臺上與其他反派人物“以命相搏”,無疑能夠充分調動觀眾情緒。商業的本質在于匹配需求,獲得盈利。
WWE商業開發了暴力表演潛在的商機,并加以利用,在娛樂與競技、運動對抗與身體保護間建立了最佳的平衡點,同時還將“作秀”控制在合理范圍里,所以并沒有人對其進行激烈的批判和反感,由此可見WWE對人性的弱點,把控是何等的精準。

而WWE所作的這一切就和當時羅馬斗獸場競技場的性質是一樣的,首先都是為了利益而去打造一個血腥暴力的場地,其次就是都利用了觀眾需要宣泄心中暴力情緒的這一特點,對此加以利用,進而獲利。
而不同的是,在現如今的社會環境下,面對社會環境的輿論壓力,WWE不能再肆無忌憚的去渲染過于血腥的場面,而是順應時代,改良了殘酷血腥的打斗方式,使其更偏向于一種表演,以此來滿足觀眾。
人類自古以來都是十分崇尚暴力的,而就在這樣的潮流下,WWE則是順應時代而產生,
它的出現,可以說是完全利用了人們崇尚暴力這一特點,滿足了人們對暴力的所有幻想,構建了一個一切以暴力來解決問題的世界,以此來吸引觀眾進行謀利。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701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