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網癮少年離家出走被家人發現(網癮少年十年變形記)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6)

十年前的《變形記》主人公魏程坐在送餐的電動車上。組圖/記者金林

星沙某別墅區,魏程在家里睡著了。
瀟湘晨報記者 張磊 實習生 姜小喬 長沙報道
上午11點半,到了送餐的時候。魏程把十幾盒拌面裝上電動車,走街串巷為客戶送餐。
這個名叫“唆我的面”的面館,是他一個月前和李清德兒子合伙辦的。個頭不高、微胖的魏程,身上有著與“送餐員”不相符的標簽:富二代,以及2006年湖南衛視《變形計》之《網癮少年》里的一個主人公。
十年來,《變形計》的爭議一直未曾停止。短短七天真人秀之后,魏程的十年人生里,也依舊有著許多糾結、迷惘和不堅定。和他喜歡的一本書《堂吉訶德》里的主人公一樣,他曾渴望在網絡游戲的世界里行俠仗義,當一個騎士,卻只能四處碰壁。如今,他“從夢幻中醒來”,找到了自己的出路。雖然還是酷愛打游戲,但似乎已和“網癮”無關。
被牽著走的人生
《變形計》之后,網癮少年很難再“靜下來”
魏程是因為“網癮”被送去《變形計》改造的。那會兒,他16歲,癡迷于網游,曾因沒錢上網又不愿回家,在湘江大橋的橋洞下睡了一晚。
青海7天的變形之旅,已是整整十年前的事了。有個畫面直到現在魏程依然記憶深刻——去黃河玩,“父親”從鞋墊里面拿出一毛一毛的錢,剛好20塊。“當時觸動很大,我一天花的就是別人家一年的存款。”在那一剎那,魏程特別“能夠理解父母的用心”。
從青海回到長沙的魏程,也曾重新走進校園,但畢竟已離開課堂太久了。“最大的困擾就是靜不下來了,上課時也融入不了課堂。特別容易走神,嘗試了個把月,就放棄了。”初中還沒讀完,他便肄業了。
不過,魏程至今也并不認為自己打游戲是“上癮”,只不過是“在學生時代,除了打游戲,在心理層面沒有第二個感興趣的了”。
用“好奇心”三個字,可以概括魏程此前的人生。因為好奇心迷上打游戲,因為好奇心去參加《變形計》,又因為好奇心去工作上班。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金融公司拉業務。對他而言,這份工作十分辛苦。那時候,他晚上打游戲,早上起不來賴床,曠工成了家常便飯。他業績越來越差,進入惡性循環。
當兵入伍三個月他瘦了20公斤
18歲,和父母商量后,魏程決定走入部隊,體驗軍事化管理的生活。
當兵意味著將與游戲徹底絕緣,卻讓叛逆的他對父親有了信任感,“剛入伍的時候內心很迷茫。我能咨詢的只有父母,只能更信任父母。”
在新兵連,魏程吃了不少苦,想回家又不能當逃兵,“我是一個很討厭體育活動的人,每天都要跑步,別人跑完10圈后,過了20分鐘我可能才跑完。”三個月,魏程瘦了20公斤。新兵連每天早上4點起床疊被子,剛開始,他疊被子就要疊到5點多。被子疊好就要晨跑,這兩件事,成了魏程“最難熬”的事。
新兵連結束后,他成為一名空軍地勤兵,三個老班長帶他一個新兵。老班長嚴格自律的生活影響了魏程,他變得再也“不好意思”偷懶了。
“沒有特定目標說參軍要把自己改變成什么樣子,就希望自己能做好一件事,能堅持,不會半途而廢。”如今,談到當年當兵給自己帶來的變化,魏程說。
但人生就是如此反復,退伍之后,魏程又回到了之前那個“渾渾噩噩的自己”。他進入父親的公司上班,開始了第二份工作。但做了幾年最基層的銷售,他仍然“沒做出什么成績”。父親不給他升職,逼魏程自己做出業績,“我去上班別人都不知道我是老板的兒子”。
主動撿拾起的生活
搬出別墅,住進有老鼠的出租屋
26歲了,魏程想做出一點成績“給父母看”。轉變來自1個月前,初中同學、笑星李清德的兒子李闖拉他入伙,一起創業開面館。他幾乎沒有猶豫,從父親公司辭職,開始了創業。
在這之前,他的生活似乎一直“被牽著走”。而這一次,他頭一次撿拾起“主動權”。
6月5日,記者在面館里面看到魏程時,他正在做送貨前的準備。打包、裝箱,手腳麻利。
他搬離了自家的別墅,住進了位于文廟坪的出租屋。那是一個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的老房子,客廳堆滿了亂七八糟的雜物,臥室只容得下一張床。天氣一返潮,地板便濕漉漉的。晚上,蚊子老鼠紛紛冒出來。不過,他點一根蚊香就能睡著,對他來說,這里和別墅唯一的差別就是“沒有保姆”。
每天一大早,魏程就得起床去菜市場。6點半,去進螃蟹,7點,去買豬肉。他和肉攤的老板已經很熟了,沒有討價還價,直接拿貨走人。但他對豬肉價格走勢依然很了解,“做生意,還是要注意成本的”。
第一次送餐,他騎電動車摔了兩次
李闖身體不好,魏程將送餐員的活也攬了過來,其實之前,他連自行車都不會騎。
第一次送外賣,魏程碰到了暴雨天氣。上路沒多遠,他就摔壞了電動車一個反光鏡,左手也破皮了。“要是以前,肯定就回家了。但當時我只在想貨有沒有問題。”
他爬起來,在便利店買了幾個創可貼,繼續送餐。沒想到回來的路上,又摔一跤,另外一邊反光鏡被摔壞,右手也掛彩了。
這天的送餐花了一兩個小時,但客戶都還和善。當然,這不代表每次送餐都會被笑臉相迎。“被抱怨的現象是有的,一般我首先會道歉,或者免掉他們送餐費。參加變形記,讓我學會了換位思考。再說,留住客人最重要。”
店子利潤其實很低,一份面賣二十六元,包裝成本就要七八塊。一個月后,分到他手上只有兩三千塊錢。但他很滿意現在這種“可以由自己控制”的生活,“再苦再累我也不抱怨”。
每天10點多忙完下班,他要打兩個小時游戲,“網癮”還是沒戒掉,“通過打游戲來發泄,寧可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我要釋放壓力。”
周末可以休息一天,送完單,魏程直接開著電動車回到位于星沙的父母家。那是一棟幾百平米的別墅。
回到家,魏程看到客廳有個按摩椅,坐了上去。很快,這個累了一天的小伙子就睡著了。
變形之后
有的成為軍人,有的依舊叛逆
《變形計》后期,變相成了一個新的造星平臺。有人累積了幾百萬粉絲,拍電視劇。也有人并未改變,退學、打架……被負面消息纏身。
高占喜:當年和魏程互換的青海男孩
他考到湖南師范大學成為一名國防生,之后去了部隊。“我們兩家人也是有緣分。他爸媽人特別好,我們逢年過節還是有電話。”魏程說。不過,他坦承,自己和高占喜“更像是君子之交”。
李耐閱:《變形計》之《美麗加減法》主人公
2012年3月,欄目組回訪李耐閱,互換生活后的她從一個叛逆女孩變成乖巧少女。但現在的李耐閱卻被整容、吸脂、失戀自殘等負面消息纏身。
易虎臣:《變形計》之《少年何愁》主人公
節目播出后,易虎臣因超高人氣成立了粉絲團,其粉絲名為“橙子”。但不久網上有人爆出他常在學校打架斗毆,還利用公益斂財,被學校開除。易虎臣也發微博承認從學校退學。
韓安冉:《變形計》之《青春作伴》主人公
因為來自一個重組家庭,她愛上了整容。變形生活結束后,韓安冉取出下巴假體,與家人關系也有所緩和。但好景不長,韓安冉很快故態復萌,甚至被爆插足導演與女友的感情。
變形記里沒有可抒情的奇跡
從一個多年前“做出種種虛度光陰,與人生相悖的事情”的堂吉訶德式叛逆少年,到今日跌跌撞撞也要給客戶把面送到的創業小伙,魏程的十年蛻變,無疑是讓人欣喜的。
這背后到底有什么樣的秘密呢?與魏程的變形相關,必然繞不開十年前,他參加某衛視的《變形計》節目。只是,在外界看來,魏程的那次變形恐怕是“失敗”的。
無意于對一個節目妄言置評,我所能確定的是,無論在節目中有多么地催人淚下,多么地驚天動地,在數天時間的變形記中,是不會發生可抒情的奇跡,即便是在魏程的十年“蛻變”中,我也覺得沒有奇跡的突然發生。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他的每一次成長,都是一次變形,而真正的變形,并不是像臺本設置那樣的“矯揉造作”,而是在真實生活中,經歷過真切感悟后的成長。
魏程的叛逆,或者說迷惘,本身可能就是當時環境的投射。而他后來的“蛻變”,一定是與他后來的經歷深刻關聯,比如體驗軍事化管理的生活,讓他與父親慢慢有了信任,讓他對堅忍有了深刻的體悟,哪怕是以前那些混沌的日子,也會成為他后來開始蛻變的“佐料”,而至于那場更像精心設計的“變形計”,對換的生活讓他見識到什么是貧窮,什么是無助,這也是他在真實生活中得到的領悟。
于此而言,魏程的蛻變,顯然不是在某一個瞬間有了突然的頓悟,而是一個厚積薄發的變化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來自家庭的信任,來自社會的歷練,都是至關重要的。
有必要提及捷克小說家卡夫卡的《變形記》,這部小說以文學的想象,講述了一個善良、忠厚且富有責任感的男人,在遭遇突然變形后被家人拋棄的悲劇。突然變形看似是他的悲劇起源,但根源卻在于他變形后,他所經歷的絕望、沮喪,讓他喪失了重生的希望。
回到現實中來說,一個人的蛻變過程中,尤其需要感受到環境的友好,比如信任、關愛。如果非要對變形記來一番抒情,那也一定是在希望中繽紛地綻放。
變形記里沒有可抒情的奇跡
2016年6月7日
本報評論員 高亞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886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