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硅谷產品經理職場規劃(產品經理必備的知識與技能)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導語:1927年“產品經理”誕生于美國寶潔,國內則是互聯網興起后,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首次出現產品經理崗,2010年始逐漸被熟知。產品經理的技能應該如何評估?產品經理之間的技能差距應該如何彌補?硅谷頂級產品大師,eBay前產品副總裁《Inspired 啟示錄》作者 Marty cagan 用足夠的案例和建議,幫助大部分的新人產品經理做一些有用的引導和訓練。

產品知識是在訓練過程中,一個新產品經理花費大量時間的地方。假設有足夠的訓練,且每天都能專注訓練好幾個小時,那一個新產品經理掌握產品知識通常也需要2-3個月的時間。
沒有任何方法能夠替代走出辦公室去拜訪用戶。利用同事的知識將有很多收獲。請記住與你交流的每個人都帶著他們自己的視角,你是正在理解他們的視角,并且盡可能學到多個觀點。
如果你的公司有用研團隊,那是我最喜歡下手的地方,對于一個產品經理也是最有價值的。用研人員會教你,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你沒有真的看到問題,你也不可能去解決問題。
如果你有一個客戶成功或者客戶服務團隊,那太棒了。你將了解到誰是他們最愛的客戶,誰是他們最不喜歡的客戶,以及為什么。你同樣將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這個團隊上,去更多理解客戶是如何看待你的產品的。
產品營銷是另一個對于認知我們的用戶非常有價值的視角。產品營銷對于更廣闊的銷售以及市場組織都有非常深的洞察,和你交談的人將提供非常有用的視角。
在很多公司,CEO或者合伙人擁有比任何人都多的客戶資源。可以問問合伙人,他們認為哪種用戶對于你來說是最有助于你真正了解用戶的。不僅需要去尋找用得好的用戶,同樣也需要去尋找用得不爽的用戶。你需要得到盡可能多的視角。
當我第一次負責一個新的B2B產品時,我的經理要我拜訪30個用戶(而且有一半得是非美國人)再做出有意義的決定。我覺得不一定非得是30個,但肯定不是2個或者3個。我建議新PM入門至少做15次客戶訪問。
當我拜訪完客戶回來時,我從一無所知,變成和公司里其他人知道的一樣多,并且這么多年我都受我所學習到的,我遇見的人,以及我所建立的關系的影響。
一旦你真的和用戶/客戶坐在了一起,另一個大的問題就是我們溝通技巧,但那時溝通技巧探討主題了。確保在每次溝通過程中你都能至少學習到:你認為客戶是誰?你認為他們有什么樣的問題?他們今天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要讓他們轉變需要什么?
企業客戶和消費者之間肯定會有一些明顯區別,但原理是一樣的。還請注意,如果你加入了一個有著經驗豐富的產品設計師和技術老大的成熟團隊,那么你一定要盡可能地從他們身上學習,而如果你加入一個新團隊,那么希望在你的學習過程中與這兩個人在一起。
這里有三類數據工具是一個新產品經理需要學會的:
實現這三類工具的每一項能力意味著兩件事:第一,你知道如何利用這些工具去回答問題,其次,你需要理解這些數據告訴了你什么。
加快數據處理速度(工具操作和數據語義)的首選資源之一通常是公司的數據分析師。這是新產品經理的另一個關鍵關系。但需要明確的是,它們和你不是委派關系,他們在那里教你、幫助你回答有關數據的問題。
每個產品都有一套KPI,數據工具可以幫助您了解當前產品所處的位置,而你的業務將決定哪個KPI對你而言最重要。
一般說來,產品經理將會在他所處的領域越來越專業。不同的產品,行業和領域知識當然是不同的。媒體產品不同于開發者產品,開發者產品又不同于廣告技術。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通過網絡搜索就可獲得大量知識。
對于某些特定領域的產品(例如稅收,外科手術設備和法規遵從性),一般會有內部資源供產品經理使用,而他們都是該領域公認的專家。
這些人有時被稱為主題專家或領域專家,他們都是產品經理要建立的另一個重要關系。產品經理肯定不像這些專家那樣對行業有所了解,但是他確實需要學習足夠的知識以便能有效地參與和協作。
行業知識的關鍵是確定與PM的產品相關的行業趨勢。第一步是識別趨勢,其次了解趨勢或技術發展,以及功能和局限性。
行業知識還包括競爭分析。產品營銷是做競爭分析很好的資源。但產品經理還需要對行業中的主要競品、愿景和策略有更深入的了解。產品經理可以評估領域中的前3-5位參與者,并寫出比較每個參與者的優勢和劣勢,以及機遇。
對于大多數新產品經理來說,了解他們的自身業務需要花很多精力。但這也是有競爭力和沒有競爭力產品經理之間的本質區別。我通常的做法是讓新產品經理寫商業畫布,這是幫助產品經理快速了解行業的簡便方法。
1)銷售和營銷——Go-To-Market
進入市場策略是每個產品的必要策略。GTM策略描述了我們的產品是如何進入用戶手中。它適用于從消費者到企業所有類型的產品,但向企業銷售涉及更多。您的產品可能會通過銷售團隊或代理商銷售,或直接出售給客戶。
銷售過程從營銷開始,營銷本身具有很多不同的策略和技術。最終,人們通過某種渠道了解到產品,并發展成活躍用戶。新的產品經理需要了解整個渠道,從意識到試驗再到入門。了解銷售渠道的特性和局限性尤其重要。產品營銷同事是學習市場營銷策略的首選資源。
2)財務——收入和成本
對于新產品經理來說,深入了解其產品的財務狀況也至關重要。既涉及收入,也涉及成本。
每個產品都有一套與財務相關的KPI,您需要首先了解這些KPI是什么(例如,客戶的生命周期價值),以及它們的含義(例如,生命周期價值是如何計算的?)。最后,您需要了解產品的地位(例如,您的生命周期價值是否與獲取新客戶的成本足夠相關?)
我非常喜歡《精益分析》這本書,它可以幫助新人產品經理了解哪些分析對他們的產品類型很重要。
3)法律——隱私與合規
業務的另一個關鍵方面是法律。這些問題主要涉及隱私,安全性和合規性。與金融一樣,與法律上的人建立關系可以幫助新產品經理理解法律約束,這不僅對加快工作速度至關重要,而且在考慮新產品創意時也很重要。
4)業務發展——伙伴關系
如今,大多數產品都涉及一些合作伙伴關系。它可能是用來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技術合作伙伴,也可能是獲得新客戶的銷售或營銷合作伙伴關系。無論目的是什么,這些伙伴關系通常都帶來一定的限制,因此對于產品經理來說,了解這些合同和限制很重要。
5)其他領域(編輯、商品、制造、國際)
上面的知識對于大多數產品都是通用的,但根據公司的性質的不同,許多產品可能還涉及其他領域。比如媒體公司有社論/內容;電子商務公司有商品;硬件或設備公司具有制造能力;在全球范圍內銷售產品的公司都有國際化的業務。
二、產品操作知識我經常遇到許多根本不了解自己的產品只會做基本演示的產品經理。很顯然,為了成功,產品經理必須是自己產品的專家用戶。對于消費產品而言,產品經理通常很難成為產品使用方面的專家。而對于企業產品而言可能更困難,尤其當產品經理缺乏行業知識時。
盡可能去閱讀已有的用戶文檔,參加培訓課程,多和客戶服務人員接觸了解,以及在可能的情況下每天使用自己的產品,這些都能有助于加速成為自己產品的專家用戶。
與過程相關的技能和技術不計其數,新技術不斷涌現。對于我們這些負責指導產品經理的人來說,主要目標是確保產品經理對適合手頭工作的技術有所了解。
新產品經理至少必須了解四種不同類型的產品風險(價值,可用性,技術可行性和商業可行性),應對這些風險有不同形式的原型,以及可以定性和定量地測試這些風險。
當我指導PM的教練時,我通常讓他們讀這本書,然后我喜歡通過描述不同的場景并詢問PM她他將如何解決,來確保他們理解這些技巧。我希望確保他能夠適當地考慮風險,并且能夠理解每種技術的優勢和局限性。
對于活得很好且流量很大的產品,產品經理需要了解產品優化技術并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它們。比如商業工具(例如Optimizely 或Test and Target),然后進行一系列的A/B測試,這主要是為了優化我們的產品渠道,但它也可以用于其他目的。
通常,交付技術是團隊工程師的重點。但是,對于產品經理來說,重要的是要了解正在使用的交付技術(例如,連續交付),并且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發布計劃)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例如,對于某些較大的產品更改,可能需要并行部署。產品經理需要知道這些技術需要什么,尤其是額外的工程成本,以便做出有關交付的適當決策。
工程師使用哪種開發流程來開發和交付軟件取決于工程師和技術老大。但是,產品經理也可以在此過程中發揮作用,她必須了解自己的職責。大多數團隊都在使用Scrum,看板和/或XP技術,或者結合使用。
我通常建議沒參加過CSPO(認證Scrum產品負責人)課程的新PM,去參加一下這個課程。這個簡單的課程將闡述作為團隊產品負責人的職責。CSPO職責雖然重要,卻只是真正產品經理職責的一小部分。把它當成產品經理職責的全部的話,往往會很失敗。
在大多數公司中都使用了標準化產品需求管理工具,例如Jira,因此新的PM也將需要學習該工具。
三、人員技能和責任上面我們所討論的,產品知識也好,過程技能和技術也好,只要肯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基本刪上都能取得成功。但如果沒有人員技能和責任的基礎,以上說的所有事情都不重要。也就是說,只是一個有競爭力的PM,和真正成功的PM之間的區別通常是人的技巧。
在產品領域,關于這些人的技能是否可以有效地教或指導,一直存在著爭論。以我的經驗,對于大多數人都可以顯著改善和發展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如果他們不擅長這些技能,并且對改進也沒有表現出什么興趣,那么這時經理就需要幫助員工找到更合適的工作了。
現代產品管理就是產品、設計和編程之間的真正協作。首先,要確保產品經理了解產品設計和編程所做的貢獻。
PM不需要在設計或工程方面都具有個人技能(大多數不需要-盡管許多PM認為他們是優秀的設計師),但是他們確實需要理解和欣賞設計和工程師對所做出的貢獻與產品經理一樣重要。
接下來,PM需要建立真正合作所必需的關系,這種關系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上。
在我自己的PM教練中,一旦他們了解完我們上面討論的基礎知識,接下來的大多數訓練都與協作有關。當我與產品團隊坐下來談論他們要解決的問題時,我很少只是叫上PM,而是通常會把PM、設計師,以及至少一名工程師拉上一起討論。
這是當今產品的自然現象。在這些討論之中,如果我觀察到產品經理在會議期間有幫助或損害了他所建立信任的行為,我會把產品經理拉到一邊指出來。
那種討論一個問題或目標的一小時會議,通常會產生很多很好我可以將其用作指導PM的機會:團隊其他成員的參與度如何?他們表現得像是他們有能力解決問題一樣,還是表現得像接單員?設計師和工程師是將潛在的解決方案帶到桌面上還是只是指出PM建議的問題?他們是否花太多時間在談論(例如規劃)上而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嘗試(例如原型制作)?他們如何解決意見分歧?
有關團隊協作技能的許多要點也適用于利益相關者管理技能,實際上,與自己的隊友(例如,您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建立信任和關系很容易,因為你每天都與他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利益相關者你不同。雖然大多數PM是貢獻者,但大多數利益相關者是公司高管。他們通常在業務方面知識淵博,并且經常習慣于下達指令。與利益相關者建立成功工作關系的關鍵是建立相互信任。
對于PM,要投入時間和精力來了解利益相關者的關心點。
PM需要親自說服每個利益相關者PM了解到了他們所關注的問題,并且PM將盡一切努力提出對他們有利的解決方案。無論何時何地,產品經理確定了產品方向后,在團隊做出方案之前,都需要先與利益相關者一起來過目這些解決方案。
建立這種信任關系需要花費時間,因為交集較少,每次交集都需要極大的分量。
在大中型公司中,很多產品都涉及說服力。說服團隊,說服利益相關者你了解你需要做的事情,并且你已經制定了可靠的計劃。
我還鼓勵PM參加演講技巧課程,在此您的演講被錄制為視頻,并為您提供專業的批評。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本人兩次參加了這堂課,并認為這是無價的。
最后,強大的產品管理實際上與領導力有關。
領導力對于產品經理尤其重要,因為產品團隊和利益相關者不會向你匯報。而正式因為他們不會向您匯報,領導力則尤其困難。
對于PM來說,必須贏得領導力,它不會跟隨tittle而來。但這也是為什么如此多強大的產品經理最后成為成功的產品主管和CEO的原因。
那么,您如何發展這些領導技能?前提條件是以上各項。如果您已完成家庭作業并證明了您的知識和技能,并且贏得了團隊和利益相關者的信任和尊重,那么您的工作進展順利。
除此之外,我鼓勵所有產品經理成為終身的領導力學生。我們大多認識我們認為可怕的領導人,有些人很幸運地認識一些杰出的領導人。討論每個人的定義特征有助于進行出色的領導力訓練。
原文地址:https://svpg.com/coaching-decisions/
本文由 @江南布衣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3463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