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5月19日,記者從義烏市舉行的“從人口變化看義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相關數據:2020年義烏市常住人口185.94萬人,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123.4萬人)增長50.68%,年均增長4.18%,兩項增幅分別高出全省32個和2.4個百分點,高出全國45.3個和3.6個百分點。義烏成為浙江省人口最多的縣市。

除了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長,義烏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還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人口結構不斷優化,常住人口中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增加45.15萬人,占全省增量的10.8%;勞動年齡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39.94%,比2010年提高14.97個百分點;集聚效應明顯增強,常住人口中外省流入義烏的人口有88.02萬人,占比達47.34%;人戶分離占66.84%,明顯高于全省46.6%、全國35%的水平;城鎮化率持續提高,城鎮常住人口增加60.2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9.67%,高于全省72.17%、全國63.89%的水平,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農村人口同步增長,全市農村人口增加2.29萬人,增長6.45%,與全國、全省農村人口減少態勢形成鮮明對比。

一個地方的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過去10年是義烏人口增長最快的10年,也是義烏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10年,更是義烏城鄉面貌發生華麗蝶變的10年。1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義烏市錨定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目標定位,堅持和深化“興商建市”發展戰略,著力推進市場貿易、城鄉建設、生態環境、社會事業等全面發展,城市競爭力、吸引力、承載力和凝聚力持續增強。
從人口變化看義烏發展,看到的是這座城市展現的勃勃生機,看到的是這座城市經濟和產業的轉型,也可以看到這座城市綜合承載力在大幅提升、營商環境在持續優化、民生事業在不斷改善。10年來,義烏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10年614億元增長到2020年1485.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2倍,增幅高出全省近20個百分點、高出全國近30個百分點;2020年實現進出口總額3129.5億元,是2010的14.8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0年42.8億元到2020年106億元,增長147%;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為80137元和42158元,較2010年增長127%和185%。
義烏市場關聯著全國200萬家中小微企業、2000萬產業工人,與全國287個主要市場、全球233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近兩年在冊流動人口均超過150萬人。對此,義烏市堅持“市場 制造”,不斷推進產業轉型,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吸引各類從業人員廣泛集聚。其中,電商主體從2010年的1373戶猛增到2020年的28萬戶,內外貿網商密度分列全國第一、第二。快遞量從2016年的6.3億件,列全國第8、占全國3%,提升至超70億件,列全國第2、占全國8.5%。
在鞏固針織襪業、流行飾品、無縫織造、化妝品、玩具等20多個優勢行業的基礎上,近五年義烏市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70個,并無中生有打造了信息光電、汽車制造等千億級現代制造業集群,2020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17強縣(市、區)第一。
為了全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義烏堅持“一個市”理念,不斷健全城鄉路網,建成免費繞城高速,并把免費政策擴展至浦江、金東,積極向浦江、東陽域外引水。全力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使義烏城區迅速改變了低矮破舊的“老面孔”,整座城市正在長高、變美,城市配套更加健全。10年間,義烏建成區面積增加近20平方公里,戶口遷入義烏人數從2017年開始年均增幅超過10%,大量省外流動人口成為新義烏人。
為了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義烏市堅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10年來先后承擔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國家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30多項“國字號”改革和40項省級改革試點。特別是近幾年,義烏市率先打造了“無證明城市”,網上辦件量達到93%,“干事不受禮、辦事不求人”營商環境榮獲第二屆“中國廉潔創新獎”,2020年義烏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縣(市、區)第一。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促使了義烏市場主體的快速增長,總數達到了73萬,每10個人里至少有3個老板。同時,義烏市還通過創新人才住房政策,10年間人才數量從20.4萬增至34.5萬,專業技術人才從5.8萬增至10.6萬,并引進落地了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浙大“一帶一路”國際醫學院、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等高校院所。
在民生領域及“平安義烏”建設方面,義烏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群眾笑臉作為檢驗工作的標尺,以倍增理念超常規謀劃公共服務供給,著力解決群眾“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10年間,教育經費總投入超過270億元,通過實施幼兒園“百園工程”,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114所,2020年有12.28萬外來建設者隨遷子女在義烏實現“有書讀、有園上”。10年間,浙大四院、婦幼保健院等10所醫院完成新建、遷建,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現“平安義烏”十三連創,奪得“平安金鼎”,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義烏創新“黨建 單元”機制,3.7萬個作戰單元、30萬骨干組成到邊到底的基層治理網,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硬、兩戰贏”。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3474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