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衡陽會戰中中日投入兵力(打到日本首相被迫辭職)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20世紀中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國的國土上也爆發了數次激烈悲壯的戰役,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國內開始全面抗戰,慘烈如滇緬之戰、淞滬會戰等,都是每一個中國人不能忘記的沉痛歷史。在這些數不清的抗日戰爭中,無數英雄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迎來了最終的勝利,而其中的衡陽會戰雖然壯烈可并不為大多數人所知,這場戰役中日傷亡比例高達8:1,甚至連日本時任首相的東條英機都因此被迫下臺,衡陽會戰為何會如此慘烈?究竟當時的戰況又是如何的呢?

衡陽會戰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這次全球范圍的戰爭從1939年開始到1945年結束,歷時近6個年頭,被后人稱作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多,破壞性最強的一場世界范圍的戰爭。參戰國家一度飆升到61國,有19億人口被無端卷入這場戰爭的洗禮,美、蘇、以及當時的中國民國、英、法等國家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國,對抗德意志、日本、意大利等國組成的法西斯軸心集團,戰火連綿席卷五大洲,四大洋。

衡陽會戰國軍將士
彼時的日本貪婪無度,作為戰爭的主要發起國,他率先將殘虐的武器對準饞涎已久的中國大陸發動了侵華戰爭,然而這只是他妄想征服亞洲的第一步,為了抵抗侵略為了民族尊嚴,中國人民奮起反擊,掀起全國抗日浪潮,為了獲得最終勝利,戰士們拼死抵抗,開始了長達八年艱苦卓絕的戰斗。
1944年,已經是國內抗日戰爭的第七年,遠在萬里之外的太平洋戰場上,一直自視甚高不斷挑釁美國的日本海軍接連失利,為了滿足一己之欲,日本制定了“一號作戰計劃”,通過加快在中國土地上的侵略步伐,打通越南至中國的交通戰線。“一號作戰計劃”的主要負責人正是當時在任的日本首相東條英機,他們把中國西南一帶的衡陽城擬作此次計劃的攻擊重點。

東條英機
戰爭已經蔓延到了湖南省的省會長沙,只要日軍攻破長沙,衡陽城淪陷恐怕只是時間問題。然而,由于八路軍與日寇相較,無論是兵力還是武器裝備都遠遠遜色,在這樣的差距下,我軍雖已竭盡全力,但最終還是遺憾未能守住長沙,只能眼睜睜地看它落入敵軍之手。長沙被日軍攻占五天后,他們就開始集結精兵準備直搗衡陽城,面對日寇10多萬的主力部隊,我方僅僅一萬七千人的作戰兵力與他們形成了鮮明對比,衡陽岌岌可危。
與此同時,遠在南京的國民黨一把手蔣介石聽聞長沙淪陷后,氣得大拍桌子,怒火沖天,那個時候國民黨政府為了防范共產黨在調兵遣將的過程中一直有所保留,如今兵力不足,日軍又即將兵臨城下,蔣介石無奈只得先向衡陽城駐守軍,國民黨第二十七軍團第十軍的軍長方先覺下令,只要中方軍隊在衡陽保衛戰中堅持十天到兩周左右,他就會派出援兵前去支援。

抗日名將方先覺
這個時候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敵方兵力十萬以上,而我軍兵力不足兩萬,幾乎是十比一的懸殊,守城任務極其艱難,只能抱著必死的決心對抗,衡陽會戰的前景極不明朗。戰前,狂妄自大的日軍指揮官橫山勇更是目中無人,放言稱衡陽城將在一周之內被他拿下。然而,淺薄無知的日軍沒有意識到,與一萬七千名衡陽守軍一起作戰的,還有衡陽的數萬民眾。

日軍指揮官橫山勇
當時,衡陽民眾自發為衡陽守軍捐贈糧食物資、運送彈藥,并在暗地里破壞了很多日軍的橋梁和鐵路,為衡陽會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僅如此,當時城內的共產黨抗戰后援會通力協助當地的三千多名工人,在衡陽城內用上百萬根木頭修筑了一道非常堅固的防御工事,這一工事在后來的衡陽會戰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防御作用。值得我們永遠牢記的是,在衡陽會戰中,共犧牲了3174名偉大的衡陽百姓。

衡陽會戰自發抗日的民眾
1944年的6月24日,衡陽會戰的第一槍打響,戰斗正式開始。日軍的第六十八師團率先跨過湘江從南面向衡陽城發起進攻,不到兩天,衡陽機場便被日軍占領,隨后又經過兩天的猛烈進攻,28日,敵軍已經重重包圍了衡陽城。6月30日,此時以為勝利在望,正得意洋洋的橫山勇下達命令開始發動總攻擊,然而這一次,日軍的進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烈抵抗,衡陽守備軍沉寂多時,在今天爆發,同時城墻上早已架設好的迫擊炮也接二連三地向敵軍陣營發射炮彈,面對固若鐵桶的防御工事和猛烈的反擊炮火,日軍士兵開始一波接一波地倒下。

國軍戰前休整,各部隊等待派發守城作戰位置
面對我方密不透風的防御,橫山勇氣地漲紅了臉,他發了瘋一樣地繼續讓部下向前沖,甚至讓他們采用毒氣攻城的方式發起第二波瘋狂襲擊,我方80余位士兵在敵人瘋狂播散毒氣的過程中中毒身亡。但這些并不能阻止守備軍繼續堅守在第一線,80位戰士倒下去,身后還有更多不畏犧牲的士兵頂上來,敵人的攻擊猛烈,可是我們的反抗只會更牢固,就這樣,日軍最終以一名團長兩千名士兵戰死宣告第一次攻城失敗。
一切還沒結束,當天半夜,日軍又派出116師的133精英聯隊對張家山發起突襲,日本人的狡詐詭計并沒有逃脫衡陽城守備軍的眼睛,城內早有準備,等到113聯隊的日軍沖上山他們才發現上山布滿了滿是尖刺的鐵絲網,哪怕是越過這些割肉刮皮的鐵絲,他們還要面對一堵近乎垂直無法攀登的懸壁。

當時日軍戰地記者拍攝的錄影截圖
不得不說,方先覺人如其名,先知先覺,而且他在防御防守方面真可謂面面俱到,其天分過人是個難得的人才,就連今日著名的西點軍校教材中還記載著“方先覺壕”作為經典教案。“方先覺壕”的高明之處在哪里呢?首先需要將高地削為90度的絕壁,然后在絕壁之前設置殺傷力極大的障礙區和地雷區,下方挖出一條壕溝,而我軍士兵可以在上方投擲手榴彈的一種戰壕。無數日軍命喪在這道壕溝面前,甚至有史料記載,每個壕溝下方堆滿的日軍尸體沒有上千也足有幾百。

著名的“方先覺堡壘”
正面攻擊不成,側面偷襲也不成,連著兩次的失敗讓一直持囂張態度的日本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震驚錯愕。在他們看來,拿下衡陽城就如同拿下一塊積木一樣簡單,現如今卻猶如火中取栗,這兩次失敗讓他們暫停進攻開始反思,同時也加緊研究攻城計劃。
經過了十多天的休整,日軍在7月11日清晨對衡陽城發起了第二次進攻,此時他們為了打贏這場仗可謂無所不用其極,除了基本的槍炮以外,險惡的敵人還用上化學手段對城內的守備軍進行戰斗干預,大量的毒氣彈和燃燒彈被投到衡陽城里,很多守備軍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就已經毒氣攻心倒下了。

衡陽會戰日軍集結
方先覺意識到情況危急,他立刻向部隊下達指令,同時呼吁衡陽百姓全力配合積極防御,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我軍與日寇在蓮湖臺發生了激烈的戰斗,在戰士們和衡陽人民的拼死頑強抵抗下,日軍再而衰三而竭,發起的攻擊被一波又一波地阻擋回來,只能游走在核心邊緣。
正是借助方先覺提前設計好的戰壕,守備軍才能保存實力以最少的犧牲和日本軍團不斷周旋。再加上城內其他百姓和守備軍密切配合作戰牽制,使得敵軍一直無法近戰攻擊,更別說想要攻下衡陽城了。但如此下去也只是減慢日軍的攻擊進度爭取時間而已,并不能徹底阻止日軍進犯的步伐,幾天后,城墻前搶修出來的防御工事已經殘破不堪,再不能抵擋敵軍猛烈的炮火,為了保險起見,方先覺不再堅持留守一線,帶著大部隊轉移的第二防線內繼續防守。

整個衡陽戰役日軍打完的炮彈殼,堆積成山
防御工事是由外向內逐漸增強的,縮到第二次防御線后,因為戰線變短,此時守備軍的火力也變得密集,如果說第一道防線是銅墻,那第二道無疑是一道布滿火力點的鐵壁。衡陽前線十萬火急,士兵幾乎是龜縮在殼里只等日軍火力減弱的時候才能找準空隙反擊。不僅如此,城內物資也因為日軍切斷了防線無法及時得到補給,另一邊蔣介石派出的空投物資也不幸被日軍截獲,而派出的援軍還未抵達衡陽就遇到了埋伏的日本兵陷入苦戰,城內守備現在面臨的是彈盡糧絕敵軍虎視眈眈的危險局面。

衡陽會戰巷戰
8月4日,日軍開始發動第三次攻擊,此時城內已經是油盡燈枯,眼看就要堅持不住了。兩天后,方先覺等人召開緊急會議,在日軍的猛烈攻勢下為了僅有的士兵和城內百姓的生命他決定提出停戰,同時爭取時間讓百姓撤離。8月8日,日軍攻入了衡陽城,方先覺與日軍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談判,希望對方可以善待俘虜優待百姓,如此便同意停戰。但狡猾的日本人卻認為這是單方面的投降。

衡陽會戰
整整47天,我方與日軍戰死的比例是1:8,到最后我方部隊的1萬7000多人僅剩1200多人,這是一場極其慘烈的保衛戰,卻也是戰爭史上一次成功的保衛戰,雖然最后的結果是悲觀的,但也正是因為戰士和人民的頑強抵抗,打亂了日寇的侵略步伐,甚至時任首相東條英機也因為此次過長的攻堅戰不得不引咎辭職。

國民革命軍第10軍
在這場偉大的保衛戰中,不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人,都拿出熱血的民族精神,沒有一個人退卻偷生,每犧牲一個中國戰士就有八個日本兵陪葬,衡陽會戰雖敗猶榮。

衡陽會戰紀念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3477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