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作為技能人才被引進到貴陽經開區后,貴州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食品工程學院院長劉先已在校度過七個年頭,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貴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院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貴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院長
作為技能人才被引進到貴陽經開區后,貴州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食品工程學院院長劉先已在校度過七個年頭。
早在2010年,劉先就拿到了世界金廚爭霸賽的金獎和特金獎,2012年獲評國家級技能大師,還獲得中國注冊烹飪大師、中國餐飲文化大師、烹飪技術能手、全國十佳雕刻師、經開三星工匠等榮譽,先后斬獲全國烹飪大賽金獎、中華金廚獎、刀工絕技特金獎、世界大賽3項金獎和特金獎,并獲得貴州省突出貢獻個人獎。
“完成使命,帶高徒,傳技藝”是劉先對自己的承諾。作為曾經的學徒、現在的國家級技能人才,他希望自己的經驗、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實現人生轉變。
如今,劉先組建了貴州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食品工程學院,開設各種烹飪技能集訓班,以一體教學法、學徒制教學法、大師傳承班教學法等多種模式開展教學,把幾十年從廚的經驗和技藝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
“我第一次學雕花的時候,師父躲在房間里雕好了才給我,怎么從一個土豆變成一朵花,我不知道,只能回去自己琢磨,一晚上雕了一麻袋土豆才成功。”談級學廚經歷,劉先感慨萬千,當時他就下定決心,以后帶徒弟,一定要傾囊相授,讓學生少走彎路。
牙簽頂著氣球切菜、往繡花針孔里穿20根土豆絲……為提高教學趣味,劉先數十年積淀的精湛刀工被用來暖場。南與北,溫差大;生活異,風味別;北偏咸,南愛甜;西好辣,東喜酸;食在粵,味在川……為輔助記憶,劉先自創《烹飪三字經》,讓烹飪知識朗朗上口。
在教學中,劉先注重教學管理和市場的接軌,一方面通過學校的平臺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另一方面借助“國家級劉先技能大師工作室”平臺,為地方培訓更多高技能人才。
除此之外,劉先還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項大賽,每次參賽,他的團隊都能用作品驚艷觀眾。省級、國家級乃至世界級廚藝大賽上,他帶領的團隊屢獲佳績,被人稱為“金牌大師”。
劉先認為,學生在學校可以掌握一技之長,學到立身之本,也得出去看看,才能不斷提升。食品工程學院成立以來,學生始終保持98%的高就業率。
教學之余,劉先苦練專業技能,積極研發新菜品,創新研發“鮑汁焗裙邊”“芙蓉八寶”“玉蘭魚片”“繡球珊瑚魚”等新菜肴,在國宴名錄中取得一席之地,他也曾因此受邀前往清華大學講解烹飪理論知識和進行絕技展示。
“這個行業沒有‘天花板’,手藝不要丟,初心不能改,要對得起大家的信任。”劉先說,從學徒到教師,再到院長,勵志的身份轉換,基于數十年不變的匠心追求。將菜品做成藝術,為傳承傾其所有,從廚30多年,為師26載,他一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春明
編輯:田娟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干江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3626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