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三十歲男相親條件(30歲單身男相親記)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文 | 柳飄飄
?
不知道在座的女生,有沒有過相親的經歷?
最近她姐看了一個相親視頻,直接被氣笑了。
故事的男主人公是一個姓張的小伙子,南開大學本科畢業,在重慶有房子,也有穩定的工作:
▼


作為公務員的小張,認為自己的條件在相親市場上很是搶手,所以對另一半的要求也比較高:性格溫和,善于持家,重慶城里人,本科學歷。
至于工作嘛,要么是相對穩定有編制的,要么是做生意有錢的。
▼

除了對工作性質有要求,工作地點還得離自己夠近,在商圈寫字樓上班最好不過:
▼

你以為這樣就算完了嗎?
不,人家不僅對你有各種限制,就連對你的父母都是有要求的:有退休金,經濟不能太拮據。
▼

條條框框最終都不過指向了一個「錢」字。
那么,對錢如此看重的小張,能否相親成功呢?

與小張相親的第一位姑娘叫蓮蓮,28歲,工作穩定有自己的住房,父母是做生意的且經濟穩定:
▼

蓮蓮的種種條件,都完全符合小張的要求,兩人的匹配度也足夠高。
然而兩人剛一見面,小張就看著蓮蓮的背影各種嫌棄,直言她太瘦了,一看就不夠旺夫:
▼

為了緩和現場氣氛的尷尬,主持人提議讓小張盡地主之誼,帶蓮蓮四處逛逛,小張卻直接拒絕了:
我對這里真的不熟(我不想跟你逛)。
▼

此時的主持人還想試圖打圓場,卻被小張無情地打斷了:
現在都五點多了,既然咱倆都互相看不上,就別耽誤彼此的時間了。
▼

隨后又開始長篇大論地找各種理由,說自己和蓮蓮有多么不合適。
說著說著就突然開始訴苦:我喜歡的女孩都不喜歡我,她們不是嫌我這就是嫌我那。
▼

歸根到底還是得怪現在的女生太勢利,只要已經成功的男人,不要他這樣的潛力股:
▼

正當主持人以為這場相親就要尷尬收場時,小張忽然又提出想要和女嘉賓一起去橋上看看風景,并提議走過去:
▼

當主持人提出女嘉賓穿著高跟鞋徒步不方便時:
▼

小張不以為然地說“女生不是天天穿高跟鞋嗎”:
▼

然而就當主持人提出要小張給蓮蓮買雙幾十塊的平底鞋時:
▼

小張立馬換了個態度:那就不去了,確實太遠了!
▼

在主持人再次提議兩人找個地方坐下來好好聊聊時,小張直接讓女嘉賓跟自己在大樹下的長椅坐一會兒:
▼

一邊嫌棄女生的身材和職業,一邊又死摳著一分錢不愿花。
只在乎人家符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卻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對別人有起碼的尊重!
可就算相親相到這種程度,小張仍然還在對節目組提要求。

小張說,之前節目組聯系他時,介紹的女生明明是在事業單位上班的,而非眼前這位“KTV經理”。
他提出,自己想要相親的對象是這位在事業單位上班的女生:
▼

可是當主持人問他需不需要見這位女生時,小張尷尬地說今天太晚了。
“一會還得請你們這么多人吃飯,好大一筆開銷”:
▼

在主持人解釋工作人員不需要嘉賓負責的情況后,小張立刻釋然地說“那就見一下唄,反正花點錢也無所謂”:
▼

于是,節目組便為小張請來了這位他“心儀”的女嘉賓。
誰知小張剛一見到女嘉賓,便開始問東問西:
是不是本地人啊,是不是住在城里?。?/p>
是在事業單位上班嗎,有編制嗎?
學歷如何啊,跟父母一起住嗎,父母退休了嗎?
▼

此時,天上下起了綿綿細雨,女嘉賓提議就在路過的日料店坐坐。
小張躊躇了許久,才同意進去坐坐。
誰知走到店門口時,他突然盛情邀請節目組一起共進晚餐:
“反正你們也要吃工作餐,不如一起把賬報了”。
▼

小張在聽到日料店人均消費一百五六左右后扭頭就走了,并邊走邊說“我不想在這吃,我覺得沒必要”:
▼

走到門口,他便開始再次提出想要了解女嘉賓的真實信息。
主持人無奈地問是不是沒有編制,就不給人飯吃。
小張說,“錢就應該花在刀刃上”:
▼

于是,女嘉賓主動提出自己來買單并告訴他自己是有編制的,小張終于同意進店吃飯。
落座后小張一再拒絕了服務員的推銷,并說他們只是在“相親”,而且“老婆也打算找個經濟適用的”:
▼

當服務員指出他們的消費沒有達到店內的人均低消時,小張當場變了臉色,并直接質疑節目組:
▼

節目組希望小張不要當著女生的面這么不禮貌,更何況女嘉賓已經主動要求買單了。
小張開始一個勁兒扯東扯西,聽不下去的女嘉賓找了個理由起身離開了。
此時的小張開始一鼓作氣說出他的心里話。
“她父母可能是農民”:
▼

“我還是懷疑她工作沒有編制”:
▼

之所以這么“仇視”農村,是因為他覺得農村出身的男孩能出苦耐勞,但女孩一定很看重物質。
畢竟農村出身的小張,覺得自己贍養父母已經負擔很重了,不想還要額外負擔女方父母的贍養問題:
▼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我的父母是農村的,你要跟我一起贍養,但你的父母不能是農村的,因為沒有退休金,我不想贍養。

相親上百次的小張從來都沒有成功過,其實根本原因不在他的個人條件,而在于他對婚姻的功利心。
我們常說,婚姻的意義就在于兩個沒有血緣的人相互扶持,一起走完這一生。
可在有些人的眼里,扶持卻變成了“扶貧”。

看完小張的相親故事,我才明白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女孩不愿結婚了。
如今的女孩越來越優秀了,她們有自己的事業夢想,有獨立的經濟能力。
可即使這樣,依然無法避免她們被放到相親市場上供人挑挑揀揀。
女人們還在憧憬美好的愛情與婚姻,男人們卻開始精打細算娶一個老婆回家是否足夠經濟適用,能不能幫助自己脫貧。
前段時間,律師@吳杰臻在微博分享了一個故事。

女孩與男友戀愛三年,如今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
她每月工資8000,男友6000,想兩家一起出錢當首付用來買房。
誰知男方卻背著她借錢買了一套房。
這也就意味著這套房子屬于男方的婚前財產,即使女方在婚后還房貸、裝修、買家電,房子也都是屬于男方的。
女孩在咨詢過律師后,對男友提出自己追加50%的首付資金,在房本上加上她的名字。
可就是這一合理要求,卻被男方認為女孩太過計較,貪圖他們家財產。
兩家談判失敗,婚約取消。

《奇葩說》有這樣一期辯題:結婚前,我讓伴侶在房本上加上我的名字,有錯嗎?
薛兆豐教授從經濟學的角度剖析說明,婚姻的本質,就是男女雙方的利益共同體。
一直婚約除了是對愛情的證明,更代表著男女雙方經濟一體,各方面捆綁在一起共同進退。
在這段婚姻中,無論是經濟付出還是精神勞力付出,只要有一方付出不對等,對彼此的關系都是一種磨損。
所以我們才會常說,婚姻里,門當戶對真的很重要。

如今的社會對單身女性實在不友好,到了適婚年齡卻不結婚好像就變成了一種罪。
于是無數女性投入相親市場,急著把自己嫁出去,好成為父母親友眼中那個“正常人”。
殊不知,一著不慎便會落得個滿盤皆輸。
無論何時,婚姻的最底線都是不能比單身的時候過得差。
我們結婚,是想在艱難人生中找一個人彼此扶持互相溫暖,不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橫加掠奪。
一輩子太長,千萬不要隨便找個人委屈了自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3762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