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江西高考562分(江西女孩高考712分)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人分三六九,學校也是一樣985、211都是超一流大學,普通一本差一點,二本就又差了一個檔次,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江西高考562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江西高考562分
人分三六九,學校也是一樣。
985、211都是超一流大學,普通一本差一點,二本就又差了一個檔次。
好學校畢業證含金量自然高一些,但是非是唯一標準了。
普通院校也出社會棟梁之才,頂尖院校也出底層人民。
前有清華張曉勇,北大蘇黎杰,后有人大伍繼紅。
2017年5月的一天,上杭中學老師吳美華陪同扶貧干部走訪扶貧戶。
一行人來到伍繼紅家里,村干部說伍繼紅是大學生。伍繼紅從一個油紙袋里拿出她的證件,給吳美華看。
大伙一看,還是人大的證件。高材生卻淪落到這種境地,不禁唏噓。
吳美華就把伍繼紅的故事分享到了網上,伍繼紅這才開始被人們關注。
從高材生淪落到吃低保討生活,伍繼紅的經歷給我們警醒。
01低頭求學,也要抬頭看路伍繼紅老家在江西,父親還是一個村干部,喜歡讀書寫字。
在父親的熏陶之下,伍繼紅也喜歡閱讀,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高考之前,伍繼紅的戶口遷到了廣東叔父名下。
她沒有辜負家人期望,以712分的好成績,順利被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錄取。
從窮鄉村到大都市,伍繼紅從未放棄自己的學業。
在學校的時候,還獲得了蘭臺獎學金。這是檔案管理專業最高獎學金。
上大學時,伍繼紅想法很簡單,畢業分配一份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別無他求。
“大學時,沒有什么具體的想法,就想找個好工作,想進機關單位,只要能和專業對口就行。”
社會、工作遠沒有想得那么簡單,在讀圣賢書的時候,也要聽一聽窗外事。
早在伍繼紅入學之前,相關部門就已經下發了《關于畢業生分配的實施意見》,對于分配制度開始實行改革;
1996年,又發布了《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
這就意味著1998年畢業的伍繼紅,要和當年101萬畢業生PK,競爭上崗。
伍繼紅處于改革的洪流之中,大部分人都成功上岸了,只有伍繼紅一次次碰壁。
她先是報考了公務員考試,筆試通過了,卻在面試階段被刷了下來。
此后,她輾轉北京、天津、廣東等地,尋找就業機會,卻屢次被拒。
當時手機還不普及,為了能找到專業對口工作,她挨個打電話,北京的檔案館,甚至郊縣的都打了;還給廣東的檔案館打電話,始終沒有找到錄用她的事業單位。
用伍繼紅的話形容,當時她已經“走到了懸崖口”。
距離上岸最近的一次,是北京海淀區檔案館。當時一名領導給她打電話,讓她準備好資料盡快去面試。
在伍繼紅猶豫之間,第二天就被告知已經錄取了伍繼紅的同學。
如果伍繼紅在大學四年中,能夠有所準備可能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除了書本知識,還要學一些課外知識。埋頭苦讀和抬頭看路,缺一不可。
02發不出來的情緒最終傷害的都是自己眼看留京無望,忙完畢業論文,拿到畢業證后,伍繼紅就買了回廣東的車票。
她在廣東中山市找到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教育軟件公司做檔案管理和信息錄入工作,月薪3000塊。
這在當時是很好的待遇了。
不善交際,性格內向的伍繼紅,在工作之和同事發生爭執,不堪職場內卷,她辭職了。
辭職之后,又找到了一份制作新年賀卡和日歷的工作,月工資只有1000塊。
這個工作干了也僅僅一個月,再次辭職,到一個服裝廠干起了體力活。
沒過多久,又辭職了。
畢業兩年,三份工作,伍繼紅生活在求職和辭職之間。
其實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影響伍繼紅一生的事情,就是父親去世。
在伍繼紅剛剛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時候,父親去世。
父親去世一個月后,姐姐伍繼華才打電話告訴她父親的死訊。
電話這頭,伍繼紅沒有說話,也沒有哭。
返回家中,她在父親的墳前哭了一天一夜。
接連的求職打擊和至親離世,讓伍繼紅有一種深深的失控感。
大概就是這個時候,伍繼紅的精神開始有些變化。
對外界的一切開始產生懷疑的時候,伍繼紅一邊開始尋求依靠,一邊開始拒絕交流,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
姐姐非但沒有安慰伍繼紅,還說是她的性格害了她。
伍繼紅的情緒沒有發出來,反而成了傷害自己的利劍。
生活里,一定要活得痛快些。該說就說,該罵就罵,該哭就哭,都是第一次做人,何必委屈自己,讓別人痛快。
03糟糕的婚姻是女人的噩夢2000年,伍繼紅已經畢業兩年。
無業的她在順德街上游蕩,找工作,正好碰上了第一任丈夫。
當年10月,就返鄉結婚了。此后,伍繼紅再也沒有出來工作。一直到被吳美華發現,她已經17年沒有工作過了。
她和第一任丈夫,婚后不久生下了一個女兒。
2005年,婚后第五年,丈夫帶著女兒失蹤了,再也聯系不上了。
伍繼紅只好回了娘家。可是在娘家不久,懷有身孕的她,又返回丈夫家中。
可是婆婆家,只有年老的公公一人,他非要趕走伍繼紅,說兒子已經變心了。
這時候,村里一個人,就把伍繼紅介紹給了隔壁鎮上的鄧高華。
到鄧家,20多天,伍繼紅就產下一個男孩。
隨后,她陸續生下了四個孩子。
伍繼紅被孩子捆綁著,心中的理想早就落了灰。
一家9口,過得清貧。夫妻倆人,和五個孩子,還有兩個老人,全靠鄧高華一個人養。
日子艱難,可想而知。
嫁到鄧家,十幾年里,她只在家附近走動,就連30里的鎮上都沒去過。
伍繼紅說,這些年,自己感到家中十分冷清,雖然5個子女每天都在哭鬧。
“家中有弟弟、妹妹,母親在陜西做保姆已經好幾年了。但他們從來沒有來過修水。只有過年時,才會打電話,慶賀新年,平時冷冷清清的。為了照顧兒女,什么事也做不成。”
說到為什么不回娘家,伍繼紅說:“家里沒錢坐車。”
其實,回娘家只要幾十塊的車票錢。娘家人也從未來看過她。
沒有親情,斷了外界的聯系,每天就是孩子和鍋碗瓢盆,對于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是多么殘酷的一件事。
直到大兒子上小學三年級,拿回課本,伍繼紅才第一次看到讀物。
多年來,生活封閉的伍繼紅,自從嫁到這里,第一次感到了“向上的力量。”
走出困境,需要堅定的內心
被關注后,伍繼紅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娘家人”人大校友會和當地扶貧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伍繼紅搬離了潮濕且陰暗的土坯房,住進了170平米的二層樓房。
校友會還給她配上了電腦和手機。
但是這些都不是伍繼紅想要的,她最想要的是一份工作。
她降低標準,“哪怕去洗碗也行。”
她也有自己的思考:“一家9口,如果高華(丈夫)不去打工,經濟來源只有低保。公公婆婆一想到將來,就特別緊張,很有壓力,哪怕手上有八九萬,也不敢花錢。”
自從被報道后,伍繼紅的精神也好了,話也多了。她不止一次下決心,她要出去工作,“不能指望別人”。
但是眼下,上有六七十歲的公婆,還有80多歲的爺爺;下有5個不更事的孩子需要照顧。
出去工作,又談何容易。
婦幼保健院,為伍繼紅檢查過身體,說她是自閉癥,多和外人打交道就好了。
“實事求是講,我不敢奢望什么理想。現在,只能隨便找個工作,慢慢適應社會再說。”伍繼紅其實很清醒。
但是改變,是需要很大勇氣,外界的幫扶只能治標,內心的堅定才能治本。
伍繼紅的困境,其實是很多女性的困境。她們有追求,能獨立,只是困于家庭。作為最親近的家人,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照和理解。
理解和關愛,最能撫慰疲憊的心靈。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4161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