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東莞職業技術學校(東莞將建成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發展目標:打造灣區職教產教融合新高地
去年9月份以來,東莞市教育局在深入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大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打造品質教育“1 12”行動計劃。今年1月13日,東莞市委、市政府高規格召開東莞市推進品質教育大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全力推進品質教育建設,努力實現“六個新”的發展目標,其中之一就是要打造灣區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新高地。
具體舉措:六大舉措為發展目標保駕護航
一:加強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建設建成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到2025年,全市建成5所省級高水平中職學校,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實現辦學規模與水平“雙提升”,在校生規模達到2萬人左右,達到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標準。
二:對接重點產業,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群。到2025年,全市建設電子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產品藝術設計、電子商務、印刷媒體技術等6-8個高水平專業群。

三:落實職業院校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依托產教融合型企業,建立一批教師企業實踐基地,保證教師每年至少累計1個月參與企業實踐,強化教學基本功和生產實踐能力培養;面向行業企業的優秀技術技能人才開展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到2025年,全市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重達到70%以上。
四:建設一批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支持職業院校建設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內實訓基地,提升重點專業建設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面向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重點建設50個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
五:支持在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含技工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辦學和實訓基地建設。至2025年,共培育100家以上高水平產教融合型企業。
六:以支柱產業和優勢專業(群)為紐帶,引導行業龍頭企業牽頭,大中型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職業院校參與,建設覆蓋全產業鏈、輻射區域產業發展的職教集團。力爭到2025年,培育10個具有廣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職教集團。
“十三五”職業教育發展成果:
東莞市教育局副局長鄧柏松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東莞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作為“人才強市”戰略的重要組成,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取得了明顯工作成效。
一是構建起“一校一特色”的差異化發展格局。目前,全市共有省級以上重點中職學校17所,其中國家級示范中職學校2所,省級示范中職學校4所,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10所。

二是建成了一批緊密結合產業發展的特色專業。按照學校所處鎮街的產業特點,開設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和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的戰略新興專業。2020年,東莞市職業院校共開辦242個專業,基本覆蓋東莞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
三是形成了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東莞范本”。全市職業院校與1100多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探索形成共建基地、車間進校、企業專班、教學工廠、職教集團等合作模式。
四是探索出職業教育人才國際化聯合培養的新方式。全市共有10所職業院校的42個專業與職教先進國家和地區合作辦學,開設了德國課程班、日本課程班、中國臺灣課程班和出國留學班等,在校生達3000多人。
五是搭建起中、高等職業教育相銜接的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中職畢業生升學渠道不斷拓寬,升學人數不斷增加。2020年,全市中職畢業生中成功升入高一級院校就讀的共8089人,與2016年相比,升學人數增加3853人,增幅達91%。
六是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十三五”期間,全市中職學校共85582名畢業生,成功就業(含升學)學生84660人,升學就業率達98.92%。其中對口就業學生47119人,對口就業率達87.45%,輸出了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直建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楊洪權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226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