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如何幫孩子找工作(給青春期孩子無條件的零花錢)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上周家長會,幾個媽媽聚在一起吃飯,大家和自然地說起了孩子,小小的媽媽說:“你們一個月給孩子多少零花錢呀?我們家這個太會花錢了,每周回來都要花我們不少錢。”幾個媽媽聽后都說沒有給孩子具體的零花錢,基本都是孩子想要錢了,說一聲就三五十的給,或者也有媽媽直接給100塊錢,讓孩子買了想買的東西后把剩下的錢拿回來就行。
不過,也會常常因為零花錢吵幾句或者嘮叨的,搞得最后感覺自己像后媽,不給吧,好像對不起孩子;給吧,又怕孩子養(yǎng)成亂花錢的習慣,真是左右為難。但同時,如果想要孩子幫忙做點事情,卻常常遭到拒絕。
美國正面管教育兒機構創(chuàng)始人,著名的早教專家艾米·麥克瑞迪曾說:“我們給錢給得越頻繁,孩子對我們想讓他做的事情就越沒興趣。”
這并不是懶惰,而是人性。
就像上學的孩子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個問題“這個知識點會在考試中出現(xiàn)嗎?”一樣,如果老師沒有嚴格按照考試范圍去講課,孩子就會不滿:“太不公平了,干嘛要我們學習這些沒用的知識?”
教會孩子把金錢視為一種有局限性的工具,孩子就會把重點放在如何有效地利用金錢上去。

“媽媽,給點零花錢吧。”“爸爸,我要買書,你給我點錢吧。”……這樣的場景,父母肯定都不陌生,這個時候,到底給不給呢?又要怎么給呢?
不少父母會很大方地給孩子,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過兩天,孩子又會說:“媽媽,我的筆用完了,你給我點錢吧?”或者“爸爸,我們學校要舉行藝術節(jié)了,你給我點錢,我要買水彩筆。”
面對孩子沒完沒了的要錢,很多父母都很頭痛,不是因為錢的多少,而是覺得孩子這樣不斷地買買買,并不是一件對的事情,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于是,有的家庭就會提出讓孩子做一定的家務時給一定的報酬,以此來鼓勵孩子完成任務,或者把這當成一種為孩子提供經濟支持的手段,認為:“既然我能從自己的工作中獲得報酬,我的孩子為什么不能呢?”
可是,我們在家里洗碗拿不到錢,洗衣服也拿不到錢,那為什么孩子就得從家務中獲得報酬呢?
家,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我們對它有責任!
無論我們愿不愿意,都得洗碗、拖地、擦桌子。如果把孩子做家務和金錢聯(lián)系起來,那么和我們靠嘮叨去督促孩子洗碗、掃地并沒有區(qū)別。如果孩子并不需要錢,那么家務對他來說就完全沒有了意義。

8歲的愷愷最近看上了同學的賽車,但是上個月爸爸才給他買了玩具跑車,而且買的時候就說好了三個月之內都不能再買玩具。為此,愷愷在晚飯時,向爸爸媽媽提出他想靠做家務來“掙錢”,以此賺得購買賽車的錢。
看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寶貝提出這樣的條件,愷爸愷媽很高興得答應了,并規(guī)定倒一次垃圾給一塊錢,洗一次碗給3塊錢,如果同時收拾了廚房給5塊錢……
很快,愷愷承包了家里倒垃圾、掃地、收晾衣服的家務,并在兩周內就掙夠了買賽車的錢,周末的時候,爸爸媽媽陪著他買回來了想要的賽車。
看著心儀已久的賽車,愷愷玩得不亦樂乎,爸爸媽媽也覺得這樣很好,但是從當天晚上開始,愷愷就不再搶著倒垃圾、洗碗、擦桌子了,他開心地坐在沙發(fā)上玩自己的賽車。媽媽在廚房喊他倒一下垃圾,愷愷頭都沒抬地說:“我不掙錢了,你讓爸爸去倒垃圾吧。”

如果,我們不能用合理的方式把錢交給孩子,便會導致孩子的心理發(fā)生扭曲,無法正確地對待家務和金錢。也無法讓孩子體會到對家的歸屬感和地位感,也失去了為家人做事才能體會到的愉悅和幸福。
02“工作招聘”法,讓孩子懂得努力工作的意義9歲的妮妮正在為買“芭比娃娃與飛馬魔法”而攢錢,她還差一點就攢夠了,正好這個周末她的好朋友要來家里玩兒。她很想跟朋友一起痛痛快快地玩游戲。妮妮于是向媽媽提出“借錢”,希望媽媽可以借點錢給她買“芭比娃娃與飛馬魔法”。
妮妮媽媽看著女兒滿懷期待的雙眼,答應借錢給妮妮,但有個條件,妮妮除了完成自己之前做的家務活外,可以幫助媽媽每天收拾客廳來獲得想要借的錢。妮妮想了想,很開心的答應了。
這就是典型的“工作招聘”法,這個方法讓孩子通過在家里多承擔一些家務來賺取更多的零用錢,并以此告訴孩子懂得努力工作的意義。
這個方法是美國著名正面教育機構創(chuàng)始人艾米·麥克瑞迪20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她在《正面管教魔法書》中提出:
這種方法能夠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雖然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來的支票,但他可以設法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只要他愿意!
不過,艾米也提出了一些在執(zhí)行這種工作招聘法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原則:
1、孩子依然應該承擔一般的日常家務,而且這個任務是除日常家務之外的。
在執(zhí)行“工作招聘”法前一定要和孩子說好,之前需要他完成的日常家務也必須得完成,比如妮妮在答應媽媽的“工作招聘”法前有扔垃圾的家務,那就得在完成了扔垃圾的工作后再去做和媽媽約定好的“收拾客廳”的任務。不然,就算完成了收拾客廳的任務,也不能得到承諾的報酬。
而且在完成這個任務的時候,應該是孩子獨立完成,不能借助其他人的幫助,特別是和家里老人一起居住的家庭,更應該讓孩子知道,如果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幫忙做了這個任務,他就沒有得到承諾的報酬的理由。
2、明確提出對任務的要求和完成期限。
明確提出對任務的要求和期限,是保證任務順利完成的首要條件。如果有必要的話,甚至可以把要求寫下來,明確告訴他如果沒有按時完成工作或者工作不符合要求,他就拿不到報酬。
妮妮和媽媽約定了“工作招聘”法,第一天完成得很不;第二天有點松懈了,媽媽提了出來,妮妮做了改正;第三天,因為媽媽加班,回家時間有點晚,妮妮就偷偷讓奶奶幫忙收拾了客廳,看著跟之前收拾得更整潔的客廳,媽媽知道奶奶幫了忙,所以扣除了當天妮妮的報酬。為此,妮妮哭著說不公平,但媽媽很嚴肅地拿出了他們之前的約定,妮妮只好接受……
明確提出對任務的要求和完成期限,并堅持嚴格執(zhí)行,可以幫助孩子懂得只有自己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才能有收獲,這比純粹的嘮叨來得更為直觀和明確。
3、事先約定好應該給孩子的報酬
難度較大的任務錢多,難度較小的任務錢少,但不管任務的難度如何,一定要和孩子提前做好約定,并且保持公平合理,之后就嚴格執(zhí)行,不能隨心所欲的一會兒多給點,一會兒少給點。
如果孩子沒有按照規(guī)定的要求完成任務,那么不管他怎么哭鬧,都不能給錢!
規(guī)矩的用來遵守的,不是用來討價還價的,如果不能嚴格遵守,那么這個方法就是去了制定的意義。
03 如何找到適合孩子獨立完成的工作
如果找不到任何適合孩子獨立完成的工作,那么可以多培養(yǎng)孩子的不同技巧,當他能夠滿懷信心地完成打理庭院或者收拾房間的工作之后,再找新的任務給他就不再是難事了。
沒有誰是天生就會做事情的,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之中才能找到適合孩子獨立完成的工作。不過,在讓孩子獨立完成工作之前,最好對孩子有一定的培訓,并鼓勵他在必要的時候或者不知道怎么做的時候向父母求助。
艾米在書中強調:“只有孩子從事不需要特殊技巧的重復性勞動時,這個方法才能發(fā)揮最佳效果。至于給籬笆刷漆或者修車之類的活兒,還是你自己來吧。”
在孩子的整個青少年時期,給孩子零用錢卻沒有附加條件,是我們教孩子學習獨立承擔財務責任的首選,借助整個方法,孩子講學會儲蓄、消費、推遲欲望、捐贈、接待、做預算及投資等一系列的理財技能,也會養(yǎng)成在購買前仔細斟酌的好習慣,甚至能夠幫助孩子為特殊事件,比如同學朋友生日禮物、開學用品等準備預算。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當我們離開,都希望有個獨立自強、內心強大的人繼續(xù)生活下去,與其對孩子的要求予取予求,比如教給他正確對待金錢的方法和態(tài)度。生活是我們自己的,也是孩子自己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給孩子零花錢,是幫助孩子建立金錢觀的第一步。如果孩子從小就能夠在自己的消費行為中學習,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行為,都能形成讓他終身受益的財務觀念,這對孩子來說絕對是一筆無比珍貴的財富。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246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